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平均分为2组,分别给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和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对比治疗半年后2组Cobb角度的变化情况和引流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半年后Cobb角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影响较大,给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以有效固定骨折,且治疗后Cobb角度恢复较好,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与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胸腰椎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及末次随访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在Cobb角和椎管侵占纠正及椎体前高压缩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较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能够较好地纠正后凸畸形,重建椎体高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后路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伤椎置钉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末次随访时Cobb角高于研究组,术后3 d、末次随访时椎管面积改善指数均低于研究组(均P 0. 05);研究组术后3 d、末次随访时骨折矫正率均高于对照组,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两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后路伤椎置钉术可显著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固定效果,减小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与附加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45例,A组24例,行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B组21例,予传统后路手术附加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比较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改变、榷管占位面积、神经功能、融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等指标.结果 随访8~19个月,平均11.1个月.两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丢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管面积改善值、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内固定失效、融合情况、腰背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典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与附加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都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后者可有效重建椎体结构,增强脊柱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对复位困难的椎体骨折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谢祖全 《当代医学》2012,18(21):98-99
目的 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 自2008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患者均为伤椎及邻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对其行经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并随访观察患者伤椎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前后伤椎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切开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有利于充分矫正后凸畸形及维持矫正效果,可以重建椎体高度和生理曲度,显著增强内固定系统牢固性和脊椎稳定性,避免骨质疏松加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33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且伤椎及邻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其中15例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18例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分别随访观察患者伤椎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5一36个月,平均10个月,伤椎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有利于充分矫正后凸畸形及维持矫正效果,有助于伤椎恢复伤前高度,显著增强内固定系统牢固性和脊椎稳定性,减少卧床过久及加重骨质疏松等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余斌  管四炎 《浙江医学》2021,43(13):1450-1453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132例,其中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68例(观察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64例(对照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腰背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两组患者痛觉、触觉、运动功能评分、椎体前高比、椎管侵占率、伤椎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痛觉、触觉、运动功能评分、椎体前高比均高于对照组,椎管侵占率、伤椎后凸Cobb角、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有助于促进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腰背功能。  相似文献   

8.
    
俞宇  田晓华 《安徽医学》2014,(10):1402-140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加自制植骨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加自制植骨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共16例,骨折愈合后,行椎弓根钉取出术15例,并行远期随访,分别测量不同时期伤椎楔变角、后凸角及伤椎椎体、椎间隙高度。结果术后15例患者得到平均9.5年的远期随访,测得伤椎平均高度及Cobbs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能恢复伤椎高度,能有效预防远期伤椎的椎体塌陷。  相似文献   

9.
刘亮  蒋正山 《海南医学》2013,24(1):85-86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其神经功能恢复以及伤椎楔变指数、后凸Cobb角、椎管受堵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1年后,神经功能、术后伤椎楔变指数、后凸Cobb角、椎管受堵指数均优于手术前(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高度比值高于术前,脊柱后凸成角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有利于伤椎愈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因胸腰椎椎骨折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DL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也显著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26例胸腰椎骨折,按Denis分型属爆裂性骨折,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行自体骨颗粒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良好且随访期间无伤椎高度丢失,术后及随访期间Cobb’s角无明显改变,所有患者植骨区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结论: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式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效果良好,可预防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引起的伤椎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等并发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治疗,随访患者3个月~2 a(平均1.2 a),观察畸形纠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压缩椎体高度恢复良好,Cobb角明显减小,椎管内占位明显降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降低。结论: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固定可靠,易于维持椎体高度,椎体复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伤椎置钉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采用椎弓根螺钉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跨伤椎2节段4钉固定,B组为伤椎置钉3节段6钉固定,观察2组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腰痛程度。结果2组手术前伤椎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角和末次随访时的丢失程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1)。B组术后腰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椎置钉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并减轻其后凸畸形,且远期丢失率低,后遗腰痛轻微,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中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采取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与应用跨节段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20.5±10.8)明显低于对照组(26.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固定失败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中采取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经伤椎置钉固定效果良好,固定持久牢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28例,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取出内固定28例。通过对这28例病例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不同时期伤椎楔变角,后凸角及椎间隙高度。结果:该组病例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后,伤椎楔变角、后凸角及椎间隙高度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恢复。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恢复了椎体高度,矫正了后凸畸形,远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林勇彬  郭跃跃  徐耿填 《广东医学》2011,32(10):1323-1325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的6钉固定术,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内固定失败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有2例伤椎置钉失败,其他病例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椎体复位满意,...  相似文献   

18.
任勇 《大家健康》2013,(24):108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方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NEER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统计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案,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应广泛运用到临床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临床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取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对照组显效24例,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术中出血量更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更好,治疗有效率高,并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益于患者后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系统与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AF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在1~2年的随访后,分析畸形的纠正状况、并发症情况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压缩椎体高度恢复较为良好,椎管的内占位、神经功能分级显著降低,CoBB角显著减小,伤椎前缘压缩比升高。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有利于椎体的复位及保持椎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