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EHF)中医学者多认为属于温病范畴,也有人将其归属于伤寒范围。近年,各地用中医理论探讨治疗出血热的报道甚多,现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一)病因分析肾精不足,外邪乘虚侵袭人体是本病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本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1990年复秋季节,我院收治乙脑患儿79例,运用中医温病的辨证施治和辨证施护原则,配合西药对症处理,收到满意疗效。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3.
中医温病学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中医温病范畴。为什么流行性乙型脑炎与中医温病论治相一致呢?这主要从温病的特点可以看出:温病具有特异的致病因素即温邪,有一定的传染性、漉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发病变化有不同的阶段性即卫气营血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病理损害。故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可以在温病理论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4.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心肌炎 ,根据其发病特点属中医学温病范畴 ,从其临床特点来看 ,则可将其归属心悸、怔忡、胸痹、虚劳等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患者素体气阴两虚 ,外感邪毒 ,内侵于心所致 ,其病情轻重不一 ,病机错综复杂 ,临床证候虚实并见。1 外感邪毒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外因 ,热毒内侵是其重要发病环节  根据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常伴有发热、周身酸痛、咽痛等外感热证及传变迅速、易伤气阴等特点分析 ,本病的病因应主要是外感邪毒。正如《素问·痹论篇》中所云 :“脉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心”。《济生方·怔忡论治》[1] 亦认为 :“冒…  相似文献   

5.
感冒是临床最普通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外感病范畴。目前中医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遵从“伤寒”和“温病”的辨证体系进行辨证论治。“伤寒”和“温病”的辨证体系是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现在人们所生活的气候环境、人的体质、发病因素较古代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照搬古人的经验来治疗现在的疾病。目前的感冒临床特点与古代的“伤寒”和“温病”不同,其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烧、头痛、周身酸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整个发病过程其症状无显著的变化,并没有“伤寒”的六经传变和“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过程。病人之…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发病率高,具有反复性、自愈性、局限性的特点,本病虽非重症,但它往往影响患者的说话、进食,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治疗也无特效药物,本病多属中医学"口疮"、"口糜"、"口疳"等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的效果显著,本文就浅谈一下中医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的相关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学的“温病”范畴。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又属“心悸”“心痛”“虚劳”等内科疾病的范畴。本病因风热或湿热邪毒经口鼻或胃肠侵入机体,繁衍病毒、渗入营血,直犯心体而发。病机关键是邪毒犯心。中医药治疗确有较大优势,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可达人群的20%[1].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发病因素很多,有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因素、感染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在中医学中属于口疮、口糜、口疡等范畴,以反复发作、久治难愈为特征,治疗颇为棘手,因而治疗方法多根据可能的病因进行全身治疗及局部对症治疗.近年来,采用中西医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又称蜱传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经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我国森林脑炎主要见于东北和西北的林区。 病毒在自然界循环于蜱和野生动物中。啮齿动物如灰鼠、野鼠等为本病的传染源。当蜱吮吸受染动物的血液后,病毒在蜱体内繁殖,并可越冬和经卵传至下一代,故蜱不仅是传播媒介也是重要的储存宿主。当人进入有本病存在的森林地带,被带有病毒的蜱刺吸后即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0.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亦名壁虱脑炎,是一种地区性和季节性传染病。在我省及临省吉林之各森林地区均有流行。森林脑炎首见于苏联,远在1929年已知道森林脑炎的疾患,由于那时对本病认识不足,曾诊为“中毒性流感”。1935年始被А.Γ.Па-нов氏确定它是一种脑炎。发病于森林地区,而以林产工作为主要职业者。1937年—1939年苏联保健部组织了调查团,于远东森林地区进  相似文献   

11.
浅谈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感属于中医学"外感热病"、"疫病"的范畴,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时行感冒"。时行感冒的出现也正是古代医家在研究外感热病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深化衍变而来的,是外感热病的分类从笼统到逐步清晰的结果。当代临床在治疗流感的过程中,运用伤寒辨证理论、温病辨证理论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分析,进而通过不同辨证体系论治,根据时令、地域、病情的轻重、性质等特点,灵活选方用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随着中医防疫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疾病领域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疫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青霉素被发现和应用之前,中医学在传染病领域的建树一直雄居世界前列,这种建树随着明清时代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完善,达到了高峰.中医学认识传染病病因并不为病原体所困扰,而是着眼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后所出现的证候来把握病因--辨证求因,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力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近现代以来中医防治疫病没能充分发挥作用,往往是在疫情发生之初被忽视,由情势所迫才想到中医中药的参与,足见党和国家的中医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回顾对疫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堪称当代中医诊疗疫病的范例.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中医治疗疫痉的心得体会,同时强调中医治疗疫病的相对优势,希望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疫情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散发性脑炎,一般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近年来发病有增高的趋势。有关本病病因国内一般认为可能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国外有人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散发性脑炎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散发性脑炎的20~76%。目前国内主要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等治疗。尚未见用干扰  相似文献   

14.
正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部分,研究的对象是温热病。《素问》是最早记载温热病的著作,从病因、病机、发病到对临床表现的描述,说明当时对温热病已有初步认识。从两汉到宋早期,温热病的著作几乎不见。到金元时期,河间学派创始人刘完素提出"火热论",论述对热病的辨证治疗,初步奠定了温病学说的基础[1]。明代温病学说发展几近停滞。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医学因机证治、理法方药的有机联系 ,结合现代医学相关认识 ,试提出科学的温病病因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并据此认为温病的病因即是杂气 ,或作温邪。目前 ,温病病因主要包括有六淫虚邪、四时戾气、挟毒时气与潜血杂气等几类 ,并且可据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合理拓展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属中医学"痹证"、"眩晕"、"头痛"等病证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并发或继发的颈源性疾病亦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临床的治疗当中,大多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笔者根据多年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经验,对颈椎病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实施不同的方法,多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温病病因从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医学因机证治、理法方药的有机联系,结合现代医学相关认识,试提出科学的温病病因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并据此认为温病的病因即是杂气,或作温邪。目前,温病病因主要包括有六淫虚邪、四时戾气、挟毒时气与潜血杂气等几类,并且可据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合理拓展。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包括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类,后者发病是前者的8倍。其归属于中医学“精浊”、“劳淋”等范畴。本病由于病因复杂、症状各异,致使医者认识不一,概括起来,有虚实两端,实者有湿热(湿毒)、血瘀(瘀热)、痰浊(瘀浊);虚者包括中虚、肾虚。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的报道很多,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病原体可能为病毒,病理基础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发热、低血压、出血现象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中医属温病范畴、温病夹斑。本病病情重,转变快,病死率高,主要侵犯青壮年,以4—7月及10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特提出以下参考意见,希望大家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八角莲治疗乙型脑炎8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尚无特效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亦不满意。七十年代在学习中医中药的过程中,按照中医的理论,乙脑属温病,“暑温”、“暑风“、“暑痉”、“暑厥”范畴,治则以清热解毒,凉血熄风,化湿开窍为原则。八角莲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