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房内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正常分娩的120例健康产妇作为研究对象,6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60例健康产妇作为实验组应用产房内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泌乳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与产妇产房内早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早期乳汁分泌,保证乳汁分泌足量以及良好的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影响乳汁分泌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6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乳汁分泌的相关因素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 164例剖宫产产妇24h内出现泌乳的29例(17.7%),48 h泌乳量达到50 m L的产妇87例(53.0%),产后45 d母乳喂养的153例(93.3%)。统计分析中6个影响因素可能影响乳汁分泌。其中产后2 h刺激乳头、每次挤奶时间增加、24 h挤奶次数增加及抑郁值(EPDS)9分均可促进乳汁分泌(P0.05)。而年龄及使用麻醉时间对乳汁分泌无影响(P0.05)。结论产后2 h刺激乳头、每次挤奶时间增加、24 h挤奶次数增加及抑郁值可影响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进而增加母乳喂养,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3.
影响泌乳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小洁 《华夏医学》2003,16(6):895-897
近年来 ,各地广泛开展创建爱婴医院工作 ,将母乳喂养提到了首要地位。但由于受某些因素影响 ,有部分产妇乳汁分泌迟缓 ,乳量不足 ,而中断母乳喂养。促进早泌乳、多泌乳 ,已成为支持、促进和保障母乳喂养的关键。现将影响泌乳的因素及护理对策论述如下。1 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产后随着胎盘剥离排出 ,机体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 ,乳汁开始分泌。尽管垂体催乳激素是泌乳的基础 ,但产后乳汁分泌很大程度依赖哺乳时的吸吮刺激。吸吮动作能反射性地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喷出乳汁 ,表明吸吮喷乳是保…  相似文献   

4.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产后早泌乳与多泌乳是促进与保障母乳喂养的关键,产后最初几天促进乳汁的分泌对增强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至关重要。根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乳汁为气血所化生的理论,笔者对平产后产妇早期进行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促进乳汁分泌,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产妇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12小时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的实施、指导与有效母乳喂养的督促,观察产妇产后3~5天乳房泌乳量。结果观察组在产后3天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结论产后12小时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促进泌乳、增加泌乳量、预防产后乳房胀痛,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影响.方法 将240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5小时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的实施、指导与督促,观察产妇产后3~5天乳房泌乳量.结果 实验组在产后3天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结论 产后5小时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预防乳房胀痛,促进泌乳,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后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母乳喂养、乳汁分泌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1d之内初乳泌乳率高于对照组(P〈0.01),产妇乳汁分泌困难率低于对照组(P〈0.01),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对产妇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且能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产后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将82例产妇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此基础之上实施产后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在不同护理干预方案下的泌乳时间、喂养方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对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有重要效果,对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效果显著,有临床重视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暗示方法促进产后泌乳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 6 0例产妇应用语言暗示干预及安慰剂进行治疗 ;对照组 6 0例为同期分娩的产妇进行对照 ,分别统计泌乳的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 :实验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 ,乳汁分泌充足。结论 :心理暗示方法可有效促进产后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泌乳以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72h后乳汁分泌足量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增加产妇对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心,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王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8):1019-1020
目的:观察产后使用康复治疗仪对产妇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顺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产妇在产褥期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康复治疗仪对乳房、子宫相应部位电疗20min,2次/d,连续治疗3d,对照组进行母乳喂养宣教,不作任何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能促进产妇乳腺疏通、提前泌乳、增加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子宫复旧,减少子宫出血,有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  相似文献   

12.
陈俊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26-2327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和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足月妊娠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于产后立即早接触、早开奶、按需哺乳;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6h-8h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比较2组产妇乳房充盈时间、产后72h内的乳汁泌乳量和乳房胀痛情况。结果产后2组产妇乳房充盈时间、乳汁分泌情况、乳房胀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能满足婴儿哺乳的需求,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对泌乳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146-1147
探讨剖宫产术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足月妊娠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初产妇为观察组,50例足月妊娠自然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后均实行母婴早期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等措施,监测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较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剖宫产是影响产妇泌乳的重要因素。结论:为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我们采用以下对策:①帮助母亲建立信心;②协助产妇正确哺乳;③乳房护理;④做好母亲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对分娩后产妇缺乳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足月顺产的健康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乳房按摩并结合催乳方剂,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较对照组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较好地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需求,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黎小云 《当代医学》2014,(29):104-10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乳房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200例足月分娩的乳汁分泌不足或无分泌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早接触、早吸吮等母婴喂养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乳房按摩,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经有效护理后,产后24h与48h内,实验组无泌乳量者分别为5例、1例,对照组则有30例、12例,实验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时间提前与对照组,此外,其泌乳量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增加,2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心理干预联合乳房按摩护理,能够明显缩短乳汁分泌时间,促进乳汁尽早分泌,提高乳汁分泌量,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董晓倩  丁杰锋  马英英 《浙江医学》2011,33(9):1372-1373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母乳喂养对母婴均有益,产后早泌乳与多泌乳是促进和保障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为了观察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术两种方式对产妇血清泌乳素(PRL)、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对96例剖宫产术和阴道分娩产妇PRL进行测定和比较,同时对两组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及出生5d(含5d)新生儿体重变化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哺乳辅助器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产妇250例,产前孕妇接受母乳喂养宣教,产后由专职护士有针对性的协助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应用哺乳辅助器协助哺乳,促进了泌乳的产生,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应用哺乳辅助器的产妇术后3天左右乳汁分泌能满足新生儿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月分娩产妇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实施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和母乳喂养技能。结果:干预组产妇产后1周、产后3个月时母乳喂养人数多于对照组产妇,产后泌乳量充足人数以及Latches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分娩产妇母乳喂养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喂养效率,强化产妇哺乳技能,保障乳汁分泌充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2小时开始实施穴位和乳房按摩,每日3次,每次20分钟,连做3天.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3至4天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实施穴位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母乳喂养的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产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每组各45例。比较组产妇产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产后则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以及72小时内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开始泌乳时间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小时内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比较组的6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产妇产后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促进了产妇的乳汁分泌,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大大缩短了开始泌乳时间,达到了良好的母乳喂养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