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兰考县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合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患者9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尼莫地平,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BI评分、NIHS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BI评分、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炜栋 《求医问药》2011,(9):257-25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15例,依达拉奉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30mg+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一日2次。联合治疗组15例,依达拉奉组的基础上予醒脑静30ml+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共15天。对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53±9.91)分,依达拉奉组(14.67±6.78)分,联合治疗组(8.8±6.42)分,三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象选取为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采用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相互比较后可知,观察组98.0%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82.0%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得以显著提升,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修武县人民医院治疗的HICH患者8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尼莫地平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善及预后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37%(38/43)高于对照组65.12%(2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肿体积及水肿体积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助于机体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且观察组同时对患者加用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之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度均有显著降低,并且血肿以及水肿情况较治疗之前明显减少,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其他各项指标数值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疗效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水肿带体积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血肿体积、水肿带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体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在依达拉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减少,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依达拉奉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浆EI-1水平、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且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70%,较对照组患者的65.11%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显效率达到60.47%,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仅为37.21%,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血浆EI-1水平、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均显著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血浆EI-1水平、血肿体积、水肿体积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血肿体积、水肿体积缩小明显,血浆EI-1水平显著降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岑运光 《海南医学》2008,19(4):77-78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8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每日2次,14天为1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7(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82±3.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2±2.75)分(P<0.05)。结论依牵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下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上升程度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漯河医专二附院收治的74例HCH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接受尼莫地平+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统计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NIHSS)及血清hs-CRP、IGF-1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GF-1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HCH患者可改善其神经功能,降低血清hs-CRP水平,提高血清IGF-1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4例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及水肿体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肿体积及水肿体积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肿体积及水肿体积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肿体积及水肿体积更低(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而言,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获益较高,保护脑血管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23-2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骨桥蛋白(OP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6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尼莫地平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血肿与周围水肿体积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NSE、OPN、BDN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肿体积与周围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OPN低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治疗脑出血效果确切,可显著缩小血肿及其周围水肿体积,解除血肿占位效应,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加用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治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S100B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GC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MMP-9及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SE、MMP-9及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NSE水平,提高其神经功能,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8例),单纯应用尼莫地平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治疗5天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38±5.41)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3.25±5.32)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23±3.88)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75±4.92)分,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应用依达拉奉组(微创组)6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法,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脱水降低颅内压治疗,调整血压,防治并发症;微创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14 d为1个疗程,同时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或)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组患者术后第7、第14天NIHSS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脑水肿,减轻继发性脑损伤,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颅脑损伤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7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8例颅脑损伤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0.5mg/kg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两组患者颅内压降低起效时间、有效降压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颅内压最低值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5)mmHg比(18±6)mmHg,t=8.362,P<0.01].(2)观察组治疗2周后GSC评分为(12.5±3.1)分,对照组GSC评分为(10.3±2.5)分,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5,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帮助颅脑损伤脑水肿患者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注射用疏血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5±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2±1.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2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