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眩晕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自我感知错误,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和倾斜等.眩晕可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也可由前庭以外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引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眩晕对解除症状、控制复发均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病因病机 眩晕的发病机制复杂,但归结起来不外风、火、痰、虚、瘀五个方面。临床常见的眩晕类型,其病因病机可归纳为:①肝阳上扰清窍,导致眩晕;②气血亏虚,血虚不能上荣于脑,发为眩晕;③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充脑,而致眩晕;④痰湿中阻,多因于饮食不节,或忧思劳倦,伤及于脾,健运失司,水谷不化,湿聚生痰;或肝气郁结,气郁湿滞,酿生痰浊;⑤痰瘀交阻上扰,久病津血亏耗,继而留滞而生痰瘀,瘀血内阻,经络不通,气血不能上荣于脑,而致眩晕。  相似文献   

3.
李波  李彬 《中医学报》2012,27(8):1012-101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眩晕证的中医辨证与治疗方法。方法共收集62例眩晕证患者分为痰浊中阻、风痰阻络、血脉瘀阻、气血两虚四种类型。分别用健脾化浊、涤痰熄风、化瘀通络、益气养血等方法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显效24例(39%)、有效33例(53%)、无效5例(8%)。结论中医药治疗眩晕证有良好的疗效,体现出了治病求本和异病同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冯明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83-348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胃出血患者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27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63.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出血患者应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笔者就眩晕综合征的辨证论治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眩晕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动脉硬化、低血压、高血压、脑梗死、梅尼埃综合征、高脂血症等病。中医辨证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及气血虚弱,清阳不升两型为主,两型中皆可挟痰、挟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老年眩晕 ,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动脉硬化”、“低血压”、“高血压”、“脑梗塞”、“美尼尔氏综合征”、“高脂血症”等病。中医辨证以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及气血虚弱 ,清阳不升两型为主 ,两型中皆可挟痰、挟瘀。1 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生髓 ,通于脑 ,开窍于耳 ;肝体阴而运阳 ,主藏血 ,主疏泄 ,开窍于目。肝肾同源 ,精血互生。老年人机体老化 ,脏腑功能衰减。天癸将竭 ,精气渐衰。若肾精亏虚 ,不能生髓充脑 ,脑失所养 ,髓海空虚 ,则见眩晕久发、目花视糊、耳鸣、健忘、失眠、腰膝酸软乏力等 ,此外 ,肾精渐亏 ,水不涵木 ,…  相似文献   

9.
对于肝硬化的辨治,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诊断,健脾为先;(2)治疗黄疸,忌用苦寒;(3)活血化瘀,贯穿始终;(4)治疗腹水,中西并用;(5)治本补虚,以善其后。  相似文献   

10.
眩为眼花缭乱,晕为头脑昏旋,眩与晕同时出现者谓眩晕。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病状。现代医学的周围性、中枢性、外伤性、椎基底动性及功能性疾病中均可出现。中医学中将眩晕一症概括为虚、实二型。实证以风、火、痰、湿、瘀为主证;虚证以气、血  相似文献   

11.
颈性眩晕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骨质病变、颈肌病变、颈壁神经根炎或神经炎等 ,在椎动脉本身病变基础上 ,当头旋转或过伸时引起椎动脉受压 ,致前庭神经核区供血不足 ;或颈部病变使颈部及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 ;或兼有血管及神经两种因素 ,影响到前庭神经核区及前庭终器而产生症状。诊断时依据有头位性或变位性眩晕 ,颈部病变可借助放射超声诊断。笔者于 1996~ 2 0 0 2年采用中药分期辨证治疗该病 5 6例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5 6例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眩晕的中医诊断 [1 ]。其中门诊病例 32例 ,住院病…  相似文献   

12.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眩晕多属肝的病变,可由风、火、痰、虚等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眩晕很有效的八种方法,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的"咳嗽"、"喘证"范畴.治疗以肺肾同治,攻补兼施,分期论治,贵在固本为主,收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的病因病机认识与治疗思路,总结其学术思想特色。[方法]通过查阅浙派中医中几位代表性医家的书籍、文献资料,摘录整理其关于眩晕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论述,总结归纳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的共同点及各家学术经验与特色。[结果]张景岳等医家认为眩晕多因正气亏虚,治疗应补虚为先,实脾补肾,慎用攻法。朱丹溪等医家主张因痰作眩,痰因火动,主要采用顺气治痰、兼降相火等治法。虞抟等则倡导瘀血致眩,重视活血化瘀法在眩晕中的应用,并且强调辨体论治。[结论]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病因病机立足虚、痰、瘀为核心,治疗上紧扣病因病机,攻补允当,为临床诊治眩晕提供了重要指导,其学术思想特色值得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5.
介绍30例伤寒病的分型证治经验。认为中医辨治伤寒病既要遵循湿温病辨治规律又要针对患者的具体表现灵活辨治,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等范畴.本病的主要病因与情志、饮食失调、内伤虚损等有关,病机当从肝、肾、心、脾着手,临床辨证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虚者,肝肾阴虚,心脾气虚,为病之本,实者,风、火、痰、瘀,为病之标,两者常互为因果.高血压病辨治,当审其虚实主从、标本缓急而治之.  相似文献   

18.
中医虽无慢性肾炎之病名,但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当归属“水肿”、“虚劳”等病证之范畴。在临床实践中,作者遵先贤之古训.详发病之机理,提出以气虚湿热血瘀论病机之中医辨治学术思想,并对慢性肾炎之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贫血、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用中医气虚湿热血瘀病机逐一论述,从而使中医对慢性肾炎之诊断客观标准.有较明确之共识。在临床施治中,提出以益气活血、清化湿热为治法之见解;在选方遣药中,据病之虚实程度,标本缓急而增减药物,调节剂量,驾繁就简。诚有得之谈。文中依据慢性肾炎患者之脾肾虚衰,其吸收输布功能低下之特点,指出单凭传统之内服中药,多难取佳效,故主张辨证使用具有益气、活血、清化湿热之中药制剂,以静脉给药,努力扩大中药之给药途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