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40)
目的探究CT低辐射剂量条件下低浓度CT造影剂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42),观察组给予管低电压80k Vp,低管电流600m A,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 I/m L),对照组给予管电压120k Vp,管电流600m A,对比剂碘比醇(Xenetix 350 mg I/m L),比较两组血管CT值、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血管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CT值均大于300HU;观察组和对照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噪声(SD)、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观察组容积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和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分别为((7.30±0.12)m Gy、(83.21±10.52)m Gy·cm、(1.40±0.21)m Sv和(9.41±1.12)m Gy,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电压条件下应用低浓度CT造影剂碘克沙醇(270mg I/m L)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源CT低浓度、低剂量扫描在低体质指数人群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低体质指数BMI≤20患者,心率<65次/分和65≤心率<90次/分各30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低心率组采用单扇面采集;高心率组采用多扇面采集。每组再按随机性原则,15例采用370mg I/ml典比乐、120KV扫描;15例采用300 mg I/ml典比乐、100KV进行扫描。比较两组影像的质量与剂量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内不同造影剂浓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主观性评价无明显差异,图像质量均较好,客观评价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噪声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单扇面与多扇面相比放射剂量有明显差异CTDI及DLP分别降低20%、11%,两组数据P<0.01,有统计学差异。每组间不同KV放射剂量比较,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100KV较120KV相比,CTDI及DLP分别降低21%、9%,两组数据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低体质指数人群,采用低浓度、低剂量的双源CT扫描程序,可以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有效的减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及造影剂的摄取,减少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飞利浦Brilliance iCT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评估及其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89名患者(共112枚支架),均因心慌、气短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先后分别接受了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computed tomographicangiography,C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检查,收集CCTA与CAG的诊断数据,以CAG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CCTA诊断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112枚支架中4枚支架因管腔内伪影较大,无法评估,余108枚支架均可评估。CCTA显示支架腔内通畅的为92枚,支架腔内再狭窄的为16枚。CAG显示支架腔内通畅的为90枚,支架腔内再狭窄的为18枚,CCTA诊断支架腔内再狭窄的敏感性为88.9%(16/18),特异性为100%(90/90),阳性预测值为100%(16/16),阴性预测值为9 7. 8%(9 0/9 2),诊断准确率为9 8. 1%(1 0 6/1 0 8)。结论飞利浦Brilliance i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支架腔内情况,并准确地评估支架内腔再狭窄程度,是一种有效评价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无创检查方法,对PCI术后患者的随访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当前临床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于头颈部血管检查的低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确诊有头颈部血管病变80例患者的CTA图像,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低BMI(<25kg/m 2)组40例和高(≥25 kg/m 2)组40例。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即低BMI组亚组A组、B组,高BMI组亚组C组、D组,各组20例。对A组、C组不同管电流下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同时比较B组、D组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A组、C组不同病灶类型在不同管电流下均可清晰显示,但管电流A200及A100、B100图像质量有所下降。A组管电流A300、A400、A500时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70%、6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优于A100、A200的0%、10%(P<0.05)。C组管电流C200、C300、C400、C500时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65%、70%、7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优于C100的5.0%(P<0.05),B组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时的图像评分达5分的比例分别为9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组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时的图像质量评分达5分的比例分别为8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CTA应用于头颈部血管检查是可行的,降低管电流根据BMI进行调整,当患者BMI<25 kg/m 2时,管电流设置为300 mA;BMI≥25 kg/m 2时,管电流设置200 mA既能减少辐射损伤还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56层i CT个性化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选取150名受检者,基于BMI指数(kg/m2)分为三组:A组(BMI18.5,n=50)、B组(18.5≤BMI≤25,n=50)和C组(BMI25,n=50),分别采用30m As、45m As及60m As进行胸部CT扫描,三组扫描数据均采用FBP及i Dose4对图像进行重建。比较各组间辐射剂量、CT图像噪声(SD)以及主观图像质量。结果三组采用i Dose4迭代重建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A组、B组和C组的有效剂量(ED)均值分别为(0.33±0.06)m Sv、(0.52±0.12)m Sv和(0.91±0.24)m Sv。结论应用i Dose4迭代重建技术,基于受检者的BMI,可获得满意的个性化、低剂量胸部CT扫描方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检查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根据对比剂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观察患者MSCT图像,对比两组血管强化情况和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剂量中肺主动脉及其分支强化后CT值均符合评价标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强化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CT值分别为(256.19±51.34)HU、(268.33±49.86)HU,高于低剂量组[(105.11±43.12)HU、(126.12±31.2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图像质量总优良率为87.17%(34/39),低剂量组76.92%(30/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对PE检查可行性高,图像质量较佳,可有效区分肺动静脉影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收集的CT冠状动脉成像图应用噪声添加软件进行处理,模拟出不同球管电流条件下的图像数据,评估出冠状动脉最适合的低球管电流。方法 选择2013年4~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检查且确诊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42例患者的CTA横断面图像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24kg/m^2和≤24kg/m^2分为A、B两组,每组各21例。应用噪声添加软件分别模拟出150、250、350、450、550mA5种低剂量图像。使用秩和检验与χ^2检验,对不同辐射剂量下的病灶显示情况和影像质量进行对比评价,得出既能使患者接受最小辐射剂量又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最适球管电流。结果 A组的患者最适低球管电流为350mA.B组患者最适低球管电流为250mA。辐射剂量分别为原管电流辐射剂量的49%和33%。结论 在进行CCTA检查中。BMI〉24kg/m^2和≤24kg/m^2的患者最适低球管电流分别为350mA和250mA,采用减低球管电流的方法 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同时获得满足临床要求的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 。 相似文献
10.
《上海医学》2007,(Z1)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在冠状动脉超长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7-83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7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4例,有陈旧性心梗病史者6例,Junkins法行冠脉造影示:冠脉两支病变或三支病变,全部患者均有一支病变属于趨长病变(38-78mm),狭窄程度>70%,靶病变为前降支14例,回旋支6例,右冠12例。结果所有32支超长病变血管中串联植入2-3枚SES,共植入CypherTM49枚,Firebird7枚,1例患者为前降支近中段长病变,串联植入2枚支架(CypherTM3.5 mm×28 mm,3.0 mm×33 mm),于术后3 h胸痛,心电图示STV1-V4上抬,立即回导管室冠脉造影证实远端支架出口处夹层伴血栓,远端血流1-2级,于远端再植入1枚支架(CypherTM2.75 mm×13 mm)后血流恢复3级,症状消失,心电图未出现病理性Q波,CTn-I阴性,无1例心脏性死亡发生。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超长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比较256 层螺旋CT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MR)和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低辐射剂量肝脏增强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相较于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0月同时行肝脏增强平扫使用常规剂量、三期增强使用相对低剂量CT扫描和MRI动态增强,并病理确诊为肝癌的40例患者,对肝脏三期薄层图像分别行混合迭代算法(iDose4)重建(A组)和全模型迭代算法(IMR)重建(B组),比较两组客观评价指标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价指标低对比分辨率、图像失真度及诊断信心度,计算有效辐射剂量,并对比MRI动态增强对肝癌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重建组算法下所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需求,两组在噪声、SNR和C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质量均优于A组;三期增强辐射剂量较平扫有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对比分辨率和诊断信心度高于A组,图像失真度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MRI动态增强三组对肝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MR重建技术对细微征象显示更清晰。结论 256层螺旋CT中全迭代重建(IMR)技术可改善肝脏低剂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在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 2017 年 6 月—2020年 6 月期间该院 80 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普通球囊成形术)和观察组(切割球囊成形术),每组 40 例。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 6 个月、术后 12 个月狭窄血管最小直径、靶血管狭窄程度,以及术后 3 个月、术后 6 个月、术后 12 个月管腔丢失情况,以及术后随访 12 个月再狭窄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狭窄血管最小直径明显增大[术后即刻(3.3±0.4) mm vs (2.6±0.4) mm,术后 6 个月(3.0±0.3) mm vs (2.2±0.3) mm,术后 12 个月(2.9±0.4) mm vs (2.1±0.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26、11.926、8.944,P<0.05);靶血管狭窄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即刻(7.6±1.8) % vs (10.3±2.2) %,术后 6 个月(9.4±1.5) % vs (12.3±3.4) %,术后 12 个月(10.3±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剂量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320 mgI/mL)在640层容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146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A组(64例)、B组(45例)和C组(37例),对比剂用量分别为0.6、0.7和0.8 mL/kg.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分析比较各组的图像质量.结果 CT值:A组低于B、C组(P<0.05),但A组血管节段CT值均大于250 HU,能满足诊断要求.SNR及CNR:A组在RCAp、RCAm、RCAd、PDA、LAD-D1、LAD-D2、LCX-OM1、LCXm、LCXd段SNR、CNR明显高于B、C组(P<0.05);在LM、LADp、LADm、LADd段CNR明显高于B、C组(P<0.05);在AA段SNR、CNR低于B、C组(P<0.05);在LADp段SNR A组低于B组,而高于C组(P<0.05);而在LM、LADm、LADd、LCXp段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0层容积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应用320 mgI/mL碘克沙醇0.6 mL/kg,可得到较好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并且能减少对比剂用量,降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权红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9)
目的 探讨针对Philips iCT如何降低冠状动脉CTA成像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使用剂量,而不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最佳扫描方式.方法 ①对30例心率整齐,心率控制在75次/min以下的患者改变示踪位置,进行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成像;②再随机抽取30例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平均对比剂用量为(42.16±6.11)mL,对照组平均对比剂用量为(73.16±3.59)mL,两组对比剂用量有明显差异(P<0.01),有显著性;实验组平均辐射剂量为(4.95±1.09)mSv,对照组为(13.21±0.86)mSv,买验组较对照组射线量明显降低,两组病例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获图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实验组静脉显影干扰评分(4.33±0.58)与对照组静脉显影干扰评分(2.61±0.85),两组静脉显影干扰有明显差异(P<0.01),有显著性.结论 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前瞻性序列扫描技术,改变示踪位置,不仅可大大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使用剂量,还可以减少静脉显影对冠状动脉后处理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电极放置位置对心电监护图形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09/2020-09月接受CCTA检查的7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常规电极放置组和改良电极放置组,每组各35例。常规电极放置组将电极贴于左、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及左侧肋弓下缘以下部位区域;改良电极放置组将电极贴于左、右前臂皮肤裸露区域及左侧锁骨中线与肋弓下缘以下部位区域。两组患者扫描参数及对比剂注射方案均一致,比较两组患者心电监护图形质量、图像噪声、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有效辐射剂量和主观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满足诊断需求。两组患者的图像噪声、SNR、有效辐射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电极放置组患者的心电监护图形清晰概率(100%)优于常规电极放置组(8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电极放置方案不仅可得到与常规电极放置方案同等质量的CCTA图像,有效辐射剂量无增加,还可获得更稳定、可靠的心电监护图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6,(19)
目的观察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部小结节病灶显示的差异,探讨在肺部小结节鉴别诊断的早期肺癌筛查中低剂量CT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选取应用常规剂量(120 kV/100 m As;滤波反投影法重建图像,FBP)检测出肺小结节患者46例,经患者知情同意3~24个月后隔期复查时采用低剂量参数(120 kV/50、30 mAs;迭代算法重建图像,IR)扫描,分别对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进行主观图像分析、评分,以及客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比较。结果两组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肺结节数目及形态特征,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的CT值、SD值、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没有区别;而两组在CTDIvol、DLP、ED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结论低剂量扫描方案可以在肺部小结节鉴别诊断中大幅度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辐射剂量256层i C T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9例行冠脉CTA检查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Philips Brilliance256层iCT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扫描,根据使用辐射剂量分为A组(23例,280-420mAs)、B组(23例,480-620mAs)、C组(23例,680-820mAs),患者均予以常规管电压100KV,开启ECG自动毫安调制进行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比较三组患者成像质量并进行分析。结果A、B、C组BMI依次是(22.4±2.8)kg/m~2、(22.8±2.7)kg/m~2、(24.6±2.9)kg/m~2,且C组体重、BMI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成像良好率78.3%,B组82.6%,C组100.0%,C组成像优良率显著高于A、B组(P0.05);三组mAs依次是(360.7±54.8)mGy、(553.6±83.1)mGy、(753.7±113.5)mGy(P0.05);CTDIV0l依次是(14.5±2.2)mGy、(22.3±3.4)mGy、(30.4±4.5)mGy(P0.05);DLP依次是(260.1±38.5)mGy·cm、(392.5±58.8)mGy·cm、(519.8±77.9)mGy·cm(P0.05);A组SNR1最高,其次为C组,B组最低(P0.05);降低50mAs,CTDIV0l降低20%左右,DLP降低28%左右;降低100mAs时,CTDIV0l降低26%左右,DLP降低20%左右,且350mAs组时图像CNR大,550mAs左右合适。结论适当降低mAs值时辐射剂量亦明显下降,且对成像质量无明显影响,临床应根据患者BMI、心率等情况选择最佳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通过对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观察,评价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980例,随机分为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组494例(用三联三通,简称常规组)和改良冠状动脉造影组486例(未用三联三通),比较两组X线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并发症、材料费用、造影剂剂量、肾功能.结果 常规组和改良组患者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7.4±3.1) min和(4.3±2.9) min(P<0.01);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9.5±9.2) min和(12.1±8.3) min(P<0.01);手术成功率均为100%(P>0.05);冠状动脉并发症分别为4例和3例(P>0.05);材料费用分别为(1465.3±188.8)元和(1188.5±163.7)元(P<0.01);造影剂剂量为(42.5±6.3) ml和(32.9±6.1) ml(P<0.01).结论 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一样安全、有效,且更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测量狭窄斑块冠状动脉周围(以下简称冠周)FAI,并与狭窄程度、斑块特征与FFRCT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评价FAI能否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提供额外诊疗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具有高危风险可疑CAD患者,并接受CCTA检查与FAI、FFRCT进一步分析。对梗阻性狭窄与正常管腔冠周FAI、FFR异常与正常冠周FAI、不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冠周FAI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周FAI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实际纳入36例患者,共计评价血管108支。梗阻性狭窄管腔与正常管腔冠周F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性冠状动脉周围FAI与FFR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周FAI呈中度正相关(r=0.508,P<0.05);无斑块冠周FAI与有斑块冠周F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周FAI、FFRCT、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类型存在一致性(P<0.05)。结论冠周FAI可间接提供多项关联指标,是可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