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心电门控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PE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成像,按扫描方式随机分为2组:A组:心电门控扫描,手动控制降低管电流;B组:常规胸部强化扫描,管电流采用实时自动曝光剂量调节自动曝光。比较2组间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辐射计量分别为(4.75±1.21)mSv、(14.61±1.16)mSv;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图像质量评分的总分分别为101、85分,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门控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是诊断PE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和临床确诊的PE患者影像资料,其中12例采用常规螺旋平扫和螺旋增强扫描,15例采用了回顾性的心电门控技术和分段数据采集方式。结果27例PE患者常规多层面螺旋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和心电门控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都能明确诊断,但心电门控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图像更清晰,避免了心脏和大血管搏动伪影的干扰,能显示更细肺动脉的栓塞。结论心电门控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图像清晰,可作为PE检查的首选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10例临床怀疑PE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肺动脉造影检查,并行轴面、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II)。结果10例患者经MSCTA检查后8例确诊为PE,8例PE患者中发现34支肺段以上肺动脉发生PE,CT直接征象:充盈缺损(中心性和偏心性)、附壁血栓及完全性阻塞;间接征象:"马赛克"征、胸膜下梗死灶、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其中MPR和MIP对栓子显示满意。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肺PE的一种无创伤的有效检查方法,可代替肺动脉造影,可能成为诊断PE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经64层螺旋CT扫描并经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肺栓塞患者64层螺旋CT扫描显示共累及肺动脉580支,PE的直接征象分为中心型64支(占11.0%),附壁环型215支(占37.0%),偏心型187支(占33.0%),闭塞型114支(占20.0%)。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的CT表现为肺纹理稀疏.局部肺密度下降,肺梗死灶形成,肺动脉高压和胸腔积液。结论64层螺旋CT具有扫描用时短、图像清晰、三维重建方便等优势,已经成为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民康医学》2017,(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比较非危重(33例)和危重(46例)患者CT肺血管造影表现以及CT检测结果。结果:79例肺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学图像显示4 378支肺动脉中有833支(19.0%)肺动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栓塞;肺动脉栓塞患者直接征象主要为中心型、锐角附壁型、钝角附壁血栓型以及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主要为肺动脉高压、脑梗死以及胸膜增厚和积液;病情危重患者其CT肺动脉阻塞指数以及中央肺动脉受累率均明显高于病情非危重患者(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方面具有无创、简便、快捷且安全等特点,对评价肺动脉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本文为回顾性总结性的研究,随机选取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采用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的成像可以清楚的显示肺动脉栓塞患者肺动脉血栓的大小、位置及分布范围。50例患者中扫描显示累及肺动脉的栓塞共678支,由造影直接征象主要分为中心型78支、偏心型208支、闭塞型139支、附壁环型253支。间接征象的造影主要显示为肺动脉高压,肺纹理出现稀疏,胸腔出现积液和形成肺梗死灶等症状。结论: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快速、图像清晰准确,并且具有三维重建等优点,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MD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效果。方法收集82例经MDCTPA检查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分析MDCTPA图像经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处理后对肺动脉及其栓子的显示情况,并总结肺动脉栓塞的MDCTPA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结果 (1)8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显示,有405支肺动脉或分支受累,其中16支肺段动脉、81支肺叶动脉、128支肺动脉干、15支累及肺左/右动脉、165支亚段动脉或以下动脉分支;(2)肺动脉栓塞的MDCTPA直接征象表现为:40例附壁血栓、15例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9例中心型充盈缺损、18例偏心型充盈缺损;(3)肺动脉栓塞的MDCTPA间接征象表现为:12例肺纹理稀疏、细小,22例肺呈斑片状渗出或实变影,28例肺动脉高压,17例心包或胸腔积液,3例肺梗死灶形成。结论 MDCTPA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具有简单快捷、无创、准确率高等优点,能够直观显示栓子的位置和形态以及管腔狭窄程度,可为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推广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美国GEMedicalSystems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PlusMSCT机和日本ToshibaAquilionMSCT机对26例临床疑诊PE患者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对扫描图像作多种处理后进行分析诊断。结果:总共显示93处肺动脉及其分支受累,9例同时累及两下叶肺动脉及其段动脉,其中对段动脉内栓子显示为12支,亚段动脉栓子显示6支。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速度快、敏感、无创,可靠又安全,是PE的首选检查方式,而沿海基层医院MSCT的普及率有了明显提高,这为提高基层医院对PE的早期正确诊断和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对60例肺栓塞病人行造影增强扫描,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60例患者中,16-SCTPA共显示肺动脉栓塞310支,其中发生在肺动脉主干5支,左/右肺动脉15支,叶肺动脉20支,段肺动脉130支,亚段肺动脉130支.PE直接征象显示,中心型充盈缺损140支,血栓位于血管腔中心呈长条状与血管腔平行,周围有造影剂,呈"双执征".偏心型充盈缺损50支,血栓位于血管腔一侧.附壁型充盈缺损60支,多为肺叶动脉及肺段动脉内栓塞,表现为圆形不完全性充盈缺损.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60支,表现为局部肺动脉完全被栓于堵塞.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日本Aquilion16层螺旋CT机对21例肺栓塞病人行造影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再处理.结果 多发性肺动脉栓塞16例,其中双侧多发13例,右侧多发2例,左侧多发1例;单发5例,其中肺动脉段2例,叶动脉1例,段动脉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速度快、敏感、无创,可靠又安全,是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式,这为提高对本病的早期正确诊断和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13.
肺栓塞(PE)是一种较为常见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死亡率也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居临床死亡原因的第3位。由于肺栓塞是肺动脉分支或主干被栓子阻塞后引起的相应肺组织供血障碍,来自深静脉的栓子是发生肺栓塞的常见原因。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发生误诊或漏诊。本文旨在对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病人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表现, 相似文献
14.
肺动脉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其中最常见的为肺血栓栓塞症,占肺动脉栓塞的90%.而引起肺血栓栓塞症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近年来,肺动脉栓塞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缺乏普通放射学特征性表现,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高达20%~30%,及时诊断治疗可使病死率降至2%~8%[1],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33例患者进行MSCTPA,采用容积显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法MPR及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结果 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可充分显示肺动脉血栓的大小、分布、范围。直接征象为部分性充盈缺损、附壁性充盈缺损、中心性充盈缺损即轨道征和完全阻塞;间接征象为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右心扩大、胸腔积液和肺梗死。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无创、快捷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①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②方法对21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应用血管扫描程序.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100mL,3.0—3.5mL/s,延迟18—20秒。③结果肺动脉中心型充盈缺损5例.信心型充盈缺损7例.完全型充置缺损7例.附壁血栓2铜。其中曲面重建能量示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19例.多平面重组对栓塞小分支的定位准确.血管内窥镜可以观察到腔内血栓。④结论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柱塞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CTPA检查确诊肺栓塞病人49例,进行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指数。结果 CTPA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240条,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为0.375~0.825。结论 CTPA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他间接征象,并可以此判断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及判定预后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经MSCTPA检查确诊的19例肺动脉栓塞病例,行溶栓治疗后对比评估。结果 19例肺动脉栓塞病例:共累计段及以上肺动脉119支,其中左肺39支,右肺80支,双肺动脉同时受累101支;其中上腔静脉受累2例。溶栓治疗后行MSCTPA示栓子部分或完全消失,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MS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