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后手术成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共对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行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情志治疗、辨证施膳指导、生活指导及功能锻炼等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55例患者中,痊愈46例(83.6%),有效9例(16.4%),治愈率为100%。结论:正确的中医干预治疗对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手术疗效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44)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3年-2017年收治的行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836例,对其实施术后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前的健康教育、手术前后饮食指导、术后的体位护理、并发症观察、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836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诊,其中效果为优者501例,良者310例,差者20例,无效者5例,总有效率97%。结论对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采取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42)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对本科2016年2月-2017年3月的159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9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恢复满意。结论术后康复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5.
李小宏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56)
目的椎间孔镜手术是现阶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最有效的方法,为了促进该新技术在我科的顺利开展,对此类手术前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方法选取了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我科收治的50例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观察和调查护理环节结束后病患的康复情况及对术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患者在通过科学的护理后,手术后疼痛感有效降低。结论接受科学的护理工作,可以保证病患的正常康复。 相似文献
6.
椎间孔镜技术作为脊柱微创疗法的最新进展,一经问世,就以其微创、可视、疗效确切而受到疼痛界和骨科界的热捧。本文简要介绍了椎间孔镜技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入路、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110例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及时沟通、交流并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症状反弹及麻木症状缓解缓慢以求患者的理解,从而消除患者顾虑,结合脊柱外科规范的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采用VAS评分法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10例患者术后次日均下床活动,2周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大多数疼痛症状在3 d内缓解,术后3天出院,术后VAS评分0~4分,平均2.60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能明显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术后及时沟通、交流可以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39)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方法将200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给予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及VAS疼痛状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发现200例患者其术后病情恢复状况均较为良好,在术后并发症状况方面,均无切口感染、术后复发或神经功能损伤等患者。在VAS疼痛状况方面,患者治疗前的VAS疼痛评分为(7.74±1.62)分,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为(2.200±1.21)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宝鸡市中医医院60例采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加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和疼痛评估;手术后进行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并发症,个体化的镇痛模式;建立随访机制。结果本组60例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及时、有效、全程的护理是手术疗效和远期愈后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敖云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69)
目的通过这次试验观察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发挥的作用,为之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借鉴经验。方法在这次试验中,选取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56人作为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将56名实验对象分成两组,每组28人。第一组实验对象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办法,这组称为观察组;第二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法,这组称为对照组。在分好组之后试验就可以正式开始了,实验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两个标准:病人临床症状是否减轻,病人自身护理体验。结果在这次实验中,在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观察组中,病人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减轻的有11人,病人感觉护理体验良好的有9人;在使用个性化护理的对照组中,病人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减轻的有23人,病人感觉护理体验良好的有24人。结论从以上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在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个性化的护理对于病人的病情是更有作用的,在之后的临床护理中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8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6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术前进行有效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加强体位及康复锻炼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住院3-5d,出院后随访24-30个月,患者疗效评价优良率达93.67%,并发症发生率为7.59%。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系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腰椎微创手术的优势。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有效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TED)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在局麻下行PTED手术治疗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定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周及3个月采用Macnab进行疗效评级。结果 术后1周优良率为81.0%,术后3个月为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VAS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ODI评分较术前下降,且术后3个月较术后1周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术后1周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行椎间盘镜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4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水肿,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 PTED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行PTED治疗17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后给予病情观察、功能训练等护理措施,观察比较术前术后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患者术后SA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改善疼痛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总结分析了4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住院时间5~8 d,平均(5.67±0.78)d。术前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7.91±1.23)分,术后为(2.09±1.31)分,疼痛明显减轻(P<0.01),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PELD安全有效,可用于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细致的术后病情观察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治疗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手术相关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1/39),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3/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对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应用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情况。方法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12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按照对患者实施的不同护理措施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60例。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观察组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有效的护理措施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过程中,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医学创新》2019,(13)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符合单节段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定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析(JOA)、MacNab疗效、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ODI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JOA评分、MacNab优良率、治疗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采取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治疗的安全性也有较高的保障,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患者平均年龄39.5岁(20岁~67岁),平均病程11个月(3个月~6年)。所有患者均为单间隙突出,突出间隙:L3/4 3例,L4/5 26例,L5/S1 13例。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 Scores)、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0 min(55~120min),术中出血量5~15 mL。术后3例患者出现下肢神经感觉异常;3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缓解,出院后症状加重;1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或症状好转。无患者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和硬脊膜破裂等合并症。术后随访时间9个月。腰痛、腿痛VAS评分由术前(5.8±1.4)分、(7.4±2.2)分减少到术后9个月时的(1.6±0.9)分、(1.4±0.2)分,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由术前(12.1±3.7)分升高至术后9个月时的(22.5±2.1)分,ODI由术前(68.83±14.18)%下降至术后9个月时(21.02±11.34)%。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术后末次随访时优12例(28.6%),良25例(59.5%),可4例(9.5%),差l例(2.4%),优良率88.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