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护理。方法:通过回顾162例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情况,观察护理安全转运的系列措施所产生的效果。结果:161例患者安全转运到相关科室病房,1例转运手术室过程中死亡。结论:转运前对患者病情做出的正确评估,转运中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是院内转运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 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5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管理组和安全管理组.常规管理组给予常规转运和护理;安全管理组给予安全转运和护理.评价(:1)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2)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3)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1)安全管理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显著比常规管理组高(P<0.05)(;2)安全管理组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显著比常规管理组短(P<0.05)(;3)安全管理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管理组低(P<0.05).结论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和护理效果确切,可缩短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为更好诊断病情和进行下一步治疗提供基础,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家属满意,可有效规避护理纠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6月我院急诊科共对280例危重患者实施院内转运,男190例,女90例;年龄6天~83岁;颅脑损伤患者85例,胸腹部外伤25例,刀砍伤患者5例,腰椎或四肢骨折30例,其他外伤24例,脑血管意外40例,消化道出血14例,急性胰腺炎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急性中毒5例,心力衰竭患者11例,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患者15例,其中鼻导管吸氧185例,气管捅管20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146例。 相似文献
4.
通过深入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影响因素,研究院内转运的护理策略,有助于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在开展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做好转运前的相关评估,药品、医疗器械等也要充分准备,此外,要加强相关接入科室的协调工作。医院要不断强化医疗工作者的急救技能训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变能力和责任心,确保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季淑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460-461
目的观察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安全护理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院内转运的急诊科危重患者80例,实施转运前、转运途中、转运后系列安全护理。结果 8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均达到安全转运的目的,其中CT、X-线、超声等检查均做到零等待,全部患者转运时,无1例因病情加重造成途中抢救和死亡,无护理纠纷的发生,转运时间平均(11.09±2.84)min;患者家属对转运护理满意79例(98.75%,79/80)、相关科室满意78例(97.50%,78/80)。结论经过检查前的充分评估,有效地计划,组织、准备及实施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可以将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危险事件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韦志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3)
目的观察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院内转运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转运时采用转运床,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血压等情况进行监测,在以上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的安全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在死亡、转运意外和护理纠纷三个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采取全面安全护理措施,可提高院内转运专业护理的质量,降低转运危险性和医疗纠纷发生率,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全面安全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前沿阵地,危重患者在经过抢救、复苏、早期处理后,因诊断与进一步治疗的需要,往往需转运至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病房,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因其病情急、变化快,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生命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容易引起患者和家 相似文献
9.
10.
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危重患者由于病情特殊性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院内转运其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器械药品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手法正确,严格交接班。保证患者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科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ICU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提高应对安全隐患预见水平. 方法 通过对268例病人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进行分析.结果 133例病人在转运中发生意外.讨论重视转运人员的专业技术及应急能力、病人的评估、仪器设备的准备、作好转运途中的监测、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建立完善的转运规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归纳影响转运风险因素,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近2年院内转运156例危重患者中,有5例转运到达接收科室突生病情变化,立即气管插管抢救,有2例在住院30min内死亡,其余均安全转送到达相关科室。结论:规避院内转运风险是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14.
16.
赵跃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64)
目的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院内转运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转运情况结果。结果护理组转运过程中死亡患者0例,意外事件发生患者1例,护理纠纷患者1例,成功转运率为100.00%。对照组转运过程中死亡患者3例,意外事件发生患者5例,护理纠纷患者7例,成功转运率为82.22%。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采用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院内转运成功率,减少转运过程中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次数,提升转运效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转运过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1—12月南通市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常规护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对照组),2021年1—12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观察组),对比2组急诊科护理质量、院内转运风险事件、患者及家属对院内转运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的2021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考核风险评估、配合能力、急救技术、应变能力、转运流程评分高于2020年度(P<0.05);观察组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1.21%,低于对照组的4.31%(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告知、转运流程、转运技术、服务态度、转运时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不良事件,提升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妹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7,2(1):78-79
院内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环节。如果操作不当,不仅影响危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器械药品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手法正确,严格交接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急诊科转运的4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转运,2011年1月-2013年5月转运的5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护理干预方法进行转运:确定转运目标、风险评估、完善院内转运流程、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转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0.93%、护理纠纷0.19%、转运时间(18.33±6.43)min。均少于对照组的5.63%、1.67%和(23.67±7.34)min(P〈0.01);转送科间满意度为99.26%,高于对照组的87.92%(P〈0.05)。结论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提高转运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