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及对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脑出血康复期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应用ELISA法分析干预前后血清中MIF和BDNF的表达.评价干预对焦虑评分及血清中MIF和BDNF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MIF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BDNF的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积极应用认知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情绪,同时可以有效改善血清中与焦虑相关的MIF和BDNF的表达,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情绪,对促进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胡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12):1688-1689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出现抑郁情绪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2组患者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抑郁状况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有效率为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情绪,对促进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将住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别于病例参加前、后进行1次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定.结果 实验组病例参加认知行为治疗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参加认知行为治疗后SAS分明显低于活动前,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情绪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华洁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91-2391,241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采取针对性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AS、SDS、QLQ-C30评分。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可引起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波  王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59-161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4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工具进行评价。结果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SCL-9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躯体形式障碍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使用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12周,即教育干预、心理干预、放松训练等。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SDS、SAS和SCL-9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而在SCL-90各因子分中,观察组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因子分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能显著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9,(9):676-679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恐惧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恐惧症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特定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及对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皮质醇(Cor)的影响,关注其意义。方法选取240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的抑郁评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清中CRP、Cor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评分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血清中CRP和Cor变化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积极应用特定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情绪,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与抑郁相关的CRP和Cor的表达,有效提高疗效,患者满意率高,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可能帮助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康小玲 《吉林医学》2014,(36):8181-8182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对缓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恐惧、焦虑等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病例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独特的强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恐惧焦虑等情绪的缓解状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因焦虑、恐惧,心情差,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差,而观察组通过强化护理干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提高可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病期间的负性情绪状况,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减轻ACS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及放松训练。住院始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ACS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降低ACS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的心理行为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 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不良心理行为,改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恶性淋巴瘤患者6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恶性淋巴瘤。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化疗治疗,给予常规化疗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定。记录两组患者按时回院治疗情况,观察患者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恶性淋巴瘤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精神病康复期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治疗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2例精神病康复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组患者均31例,其中对照组均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于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GWB(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2.6%,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45.2%,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康复期采用心理干预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均改善良好,总体幸福感较高,且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低,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方志莲 《中国医疗前沿》2013,(5):100-100,78
目的探讨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家床科2008年10月-2012年2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院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焦虑或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或抑郁的发生率为28.00%,对照组患病率为5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期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1日到2015年8月1日在我科行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负性情绪评定,应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明显(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程序化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价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能缓改善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家属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