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PFN)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半髋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2月治疗64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分别采用PFN(A组)和半髋置换(B组)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下地时间、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及参照Harris评分、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8(12~28)月。A组与B组比较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不明显(P〉0.05),切口长度较小(P〈0.05),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少(P〈0.05),下地时间较长(P〈0.05)。结论两者均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PFN治疗适应症广、微创,更是年龄大、体质差、不能长时间耐受手术者的首选;半髋置换适宜骨折粉碎及骨质疏松很严重的患者,是内固定治疗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998年3月~2004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骨科分别接受动力髖螺钉(DHS,A组), Gamma钉(B组), 股骨近端钉(PFN, C组)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组,共56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并发症、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各组的结果.[结果]与A组相比,B、C组切口小(8.6±2.6)、(8.9±1.9) cm,手术时间短(88±12)、(82±13)min,术中出血(356±250)、(340±213)mL及术后引流量少(53±15)、(50±14)mL,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10.5±1.8)、(10.4±2.5)周,术后并发症较少(4例,2例),术后功能恢复好(83.9%、83.8%),但术中X线暴露次数增加(9.9±1.9)、(9.2±1.6)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与C组相比,A,B组的术中并发症较高(6例,8例,P<0.01 ).[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首选PFN内固定;单独应用DHS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180例患者采用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FN组在手术时间、术中与术后出血、X线暴露次数比DHS组有较大差异,术中、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ⅠA型无移位和ⅠB型部分移位的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均可采用;对Ⅱ、Ⅲ型骨折,适用PFN。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评价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68例,男24例,女44例,年龄63—82岁,平均70.4岁。随机选择股骨头置换或DHS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7例(置换组),DHS内固定41例(DHS组)。骨折类型按Evens分型:Ⅲ型34例,Ⅳ型29例,Ⅴ型5例。随访时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结果本组62例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2.3个月,DHS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在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等方面,与内固定组比较有显著优势(P〈0.01或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较好,生活质量较高,可以成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HA组)治疗患者29例,同期行动力髋螺钉(DHS组)及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组)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后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输血量及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A组和DHS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与PF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A组的骨质疏松程度、术后部分负重时间与DHS组及PF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和骨质疏松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高龄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恰当治疗方法。方法 168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39例;手术治疗129例,其中斯氏针8例,空心钉11例,麦氏鹅头钉37例,角钢板21例,DHS 35例,Gamma钉17例,分析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非手术组优良率为71.8%,手术组为91.5%.非手术组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率为30.8%,手术组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率为9.3%.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2%,手术组为2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手术组病死率为5.1%,手术组无1例术中或住院期间死亡,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各种内固定及治疗效果各有优缺点,斯氏针、麦氏鹅头钉、角钢板不适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机以5 d左右为宜。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骨质条件、骨折类型来确定。 相似文献
7.
两种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8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按Evan's法分型,其中,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DHS)组 51例,解剖钢板固定组36例.结果 术后随访81例,随访10~30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其中12例发生并发症.根据高堂成等的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分别为87.5%、84.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58%、15.15%.两组均取得较好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并发症明显不同.DHS组主要为深静脉血栓,钢板组主要为髋内翻.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目前尚无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针对其缺陷采取必要辅助措施,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方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6):679-681
[目的]研究两种内固定装置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FNA、DHS两种方法固定,采用PFNA固定为治疗组,DHS固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负重时间。[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6.7%,对照组优良率77.4%,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固定操作简便,出血较少,固定牢固,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笔者所在科治疗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Gamma钉内固定组(A组)46例,行Gamma钉内固定治疗;DHS内固定组(B组)44例,行DHS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为91.3%,B组优良率为77.2%,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DHS内固定,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平均出血量和术中平均输血量,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PFNA内固定组)31例和对照组(锁定钢板内固定组)31例,将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1]评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术后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PFNA髓内钉内固定的疗效较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好,且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丛雪峰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69)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其中A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C组给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1)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出血量多于B组、C组,但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B、C两组患者(P0.05);(2)A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高于B、C组(P0.05);(3)A、B、C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0%、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术,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PFNA组患者给予PFNA治疗,DHS组则给予DHS治疗.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临床事件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NA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长、骨折愈合周期与术后输血率以及透视次数与术后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远期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负重时间和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各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D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三组;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其他三组;6个月Harris评分显示,B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优于其他三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36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50例采用伽玛钉(ON)固定.所有病人按中医骨科三期辨证原则,早期服用本院中成药:伤科合剂1号,外敷伤科粉;中期服用接骨合荆;后期服用壮骨舍剂.伤口愈合后,外用下肢熏洗方熏蒸.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9个月~2年,平均15.2个月.DHS组远端内移1例,股骨头坏死2例;GN组拉力螺钉切出1例,股骨头坏死1例;予对症处理骨折愈合.余患者于术后10~15周骨折达临床愈合.髋关节功能根据Brumback评价标准评定,6个月后,DHS手术治疗者优24例,良10例,差2例;GN手术治疗者优35例,良13例;差2例.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案应综合考虑骨折类型、内固定器材特点以及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配合术前、术后中医辨证用药及内外用药,能够提高疗效、减轻症状及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6,(34)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照组采用动力髋加压螺钉(DHS),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无论采用DHS还是PFNA治疗,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但与DHS比较,PFNA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2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用时少、术中出血量少、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与DHS组比较差异显著,且PFN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和DHS组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疗效相似,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DHS,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用时少、术中出血量少、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晁振宇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12(4):36-37
目的 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两组病例分别采取Rjchards钉及麦氏鹅头钉固定,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两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而在术后起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则存在明显差异。结论Richards钉设计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更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和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别.方法 将我院在2006~2012年间收治的粗隆间骨折99例分为3组.A组28例,采用DHS治疗;B组34例,采用PFN或新改进的PFN (PFNA)治疗;C组37例,采用加长型Gamma钉治疗,对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B、C组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A组(P<0.05).结论 3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PFN疗效优于DHS.Gamma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特点,加长型Gamma钉能有效避免假体周围骨折,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14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解剖型钢板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以t检验和x~2检验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在这两组患者间有无差异.再以生存分析法(10g-rank检验)对两组患者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①解剖型钢板组和DHS组的手术时间[(89.24±10.73)min;(93.27±10.08)min,t=2.345,P=0.02]和术中出血量[(287.99±16.06)mL;(293.78±17.19)mL,t=2.102,P=0.03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解剖型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DHS组;②解剖型钢板组患者术后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要I:P-DHS组的旱(x~2=53.846,P<0.001 ).结论 解剖型钢板治疗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