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石斛爽目颗粒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由于久视、过度用眼导致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石斛爽目颗粒内服,对照组给予珍珠明目滴眼液点眼。连用1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之间的视力、自觉症状及近距离用眼耐受时间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石斛爽目颗粒能有效缓解视疲劳,改善视功能,预防近视,调整全身肌体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融合训练治疗VDT视疲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双眼治疗VDT视疲劳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双眼治疗,连续4周为一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融合训练(集辏训练、散开训练)每日训练3次,连续训练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视疲劳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近距离用眼时间、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痛、干涩、异物流泪、头痛的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痛、干涩、异物流泪、头痛、眼胀、近距离重影的症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近距离用眼时间均比治疗前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近距离用眼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37.7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2.22%。经过检验x~2=5.3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双眼治疗基础上,采用融合训练治疗VDT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代高速度、高效率的信息时代中,各种计算机、电视机、游戏机等视屏显示终端(VDT)已逐渐广泛渗透进入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场所及家庭生活中来,随之而来操作者出现的眼部干涩、灼痛、视朦、头痛、肩酸背痛及精神疲倦等一系列症侯群越来越多,称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掀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2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掀针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予以掀针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5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情况。结果针刺结合掀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5%,高于普通针刺对照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掀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视疲劳又称眼疲劳,是以患者自觉眼的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并非独立的眼病。因而常被称为眼疲劳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范畴[1]。眼疲劳在临床上相当常见,近来明显增多,常于用眼一定时间后视物模糊不清,休息一段时间后又恢复视物清晰的现象。有时较长时间用眼后,除上述表现以外,有眼球和眶周  相似文献   

6.
霍豫星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40-540,548
目的:观察结合中医治疗眼肌性视疲劳的疗效。方法:对64例已配戴矫正眼镜后仍有视疲劳的患者进一步检查屈光、隐斜度、融合力,确定为眼肌性视疲劳,全部病例内服加减调中益气汤。结果:视疲劳症状消除者44例(70%),缓解12例(18%),无效8例(12%)。结论:调中益气汤具有消除和缓解眼肌性视疲劳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调中益气汤治疗眼肌性视疲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合中医治疗眼肌性视疲劳的疗效.方法对64例已配戴矫正眼镜后仍有视疲劳的患者进一步检查屈光、隐斜度、融合力,确定为眼肌性视疲劳,全部病例内服加减调中益气汤.结果视疲劳症状消除者44例(70%),缓解12例(18%),无效8例(12%).结论调中益气汤具有消除和缓解眼肌性视疲劳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联合针刺耳穴治疗视疲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口服柴葛解肌汤,随机抽取34例设为对照组,34例为中药组,对照组联合针刺耳穴治疗,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共治疗视疲劳患者68例,总有效率88.2%.对照组疗效好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柴葛解肌汤能明显改善视疲劳患者眼部自觉症状,在灌服中药汤荆的基础上,辅助针刺耳穴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方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张宏教授创立的针刺调神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视疲劳症状积分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疲劳症状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为96.67%和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调神方和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均可以有效缓解视疲劳综合征的相关症状,但针刺调神方治疗效果更明显,更具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学生视疲劳的疗效.方法 将眼科门诊就医的学生视疲劳患者100例(200眼),详细询问病史并记录,详细检查,排除眼部及全身其他疾病,除外干眼症、神经衰弱及三叉神经疾患的患者,矫正屈光不正,矫正斜视、隐斜视后,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5例70眼)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3次/d;对照组(35例70眼)给予珍珠明目滴眼液滴眼,3次/d;空白组(30例60眼)给予生理盐水滴眼,3次/d,20d后观察视疲劳症状消失的情况.结果 七叶洋地黄滴眼液治疗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有效率54.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有效率16.67%.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学生视疲劳与珍珠明目滴眼液比较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头皮针治疗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的后遗症─—偏瘫,可使大多数病人丧失劳动能力,这不仅给病人造成了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负担。治疗偏瘫方法很多,我们用头皮针治偏瘫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我院自1989年至1993年的住院病人,共86例;男性50例,女性36例,年龄39至65岁;其中经腰穿证实脑出血者12例,脑血栓者74例。86例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有63例接受头皮针治疗,其中脑出血9例。治疗前所有病人的肌力均为0级。2.诊断依据:有脑动脉硬化病史,出现偏瘫或其它脑局灶症状,无明显意识障碍,脑脊液无变化,除外颅内其…  相似文献   

13.
围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3月 ,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 64例 ,并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及未经治疗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4 2例 ,男 2 0例 ,女 2 2例 ,年龄 18~ 87岁 ,平均 5 9岁。发病 2天以内就诊 10例 ,5天以内 2 6例 ,5天以上 6例。受累神经 :颅神经 6例 ,颈神经 6例 ,胸神经 2 0例 ,腰神经 9例 ,骶神经 1例。对照组 2 2例 ,男 10例 ,女 12例 ,年龄 15~ 70岁 ,平均 5 7岁。发病 2天以内就诊 9例 ,5天以内 11例 ,5天以上 2例。受累神经 :颅神经 3例 ,颈神经 5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基层军人视疲劳的治疗及结果。方法:某驻军5 896名官兵体检出的视疲劳患者546例分为轻、中、重三度,经过对症、对因治疗,调整饮食结构,给予心理疏导等,1周、半月、1月左右复查,进行问卷调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询问患者自觉症状。结果:546例视疲劳病例中完全缓解101例,部分缓解437例,无效8例。结论:视疲劳在基层军人中发病率较高,通过对症对因治疗可取得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仍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可出现偏瘫、中枢性面瘫、失语等症状 ,给患者带来痛苦 ,且较难治疗。笔者采用头针体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脑梗塞 ,并与单纯体针治疗相对照 ,取效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共 90例 ,经头CT确诊 ,以全国第 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关于脑梗塞的诊断要点为诊断依据。发病在 1周以内 ,神志清楚 ,无严重合并症。随机分治疗组 50例(头针体针结合组 ) 和对照组 4 0例(体针组 ) ,治疗组 50例中 ,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4 7岁 ,最大 70岁。对照组 4 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  相似文献   

16.
头皮针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2000年8月~2006年5月,采用头皮针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要求针灸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按就诊先后,凡在2003年8月之前就诊者采用传统针刺法,之后就诊者采用头皮针配合传统针刺法.分为对照组(传统针刺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35~82岁,平均63.0岁,病程7~110天,平均22.9天;疗前症状积分(14.37±5.70)分;脑梗死23例,脑出血4例.治疗组(头皮针配合传统针刺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33~85岁,平均61.24岁;病程7~120天,平均22.2天;疗前症状积分(13.65±4.87)分;脑梗死28例,脑出血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种、疗前积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针刺激痛点与传统经穴治疗网球肘的疗效差异,为治疗网球肘提供参考。方法:将95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治疗组48例。治疗组采取针刺激痛点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传统腧穴疗法治疗。每天1次,7 d间歇2 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关节活动范围、稳定程度、日常功能4项评分的变化。评价两组治疗1个疗程和随访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关节活动范围、稳定程度、日常功能4项言语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针刺激痛点治疗网球肘具有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增大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肘关节稳定程度、恢复日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针药并用治疗梅核气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方法:针刺膻中、天突、中脘、内关、丰隆、合谷、太冲等穴同时并用回味半夏厚补汤。结果:3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药并用治疗梅核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或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