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和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0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且实验组患者给予了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有2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治疗前,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PH值、体温、PT和APPT等方面无统计意义(P0.05),而治疗后的各项检测指标中,实验组患者的PH值、体温、PT和APPT等均要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各类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策略在合并严重多发伤的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合并严重多发伤的骨折6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骨科救治方式进行救治,观察组采取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技术进行救治,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较对照组的24.04%低,且P0.05。结论:对合并严重多发伤的骨折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更佳,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还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映雄 《中外医疗》2014,33(2):83-84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同时并骨折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抢救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严重多发伤并骨折患者6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损伤控制抢救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科传统方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情况。结果研究组抢救后显效率50.O%,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显效率26.6%,总有效率63.3%。研究组死亡率3.3%,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死亡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3.3%。研究组效果明显更理想(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同时并骨折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抢救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效果,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玉玲 《中外医疗》2014,(28):66-67
目的探讨和分析损伤控制骨科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该院自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共21例做为试验组,给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同时选择一般的多发伤患者20例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多发伤手段来实施治疗。然后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严重多发伤患者共有2例死亡(多种患器官障碍综合征和失血性休克各1例),占9.5%;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实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在患者实施手术以后,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给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可以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74-77
目的 分析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作常规组与控制组,常规组患者单纯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干预,控制组患者则需要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干预之后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情况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控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具体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数表法86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抢救,研究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乳酸恢复时间与体温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乳酸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严重多发伤患者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本院2013年-2015年收治确诊为严重多发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方案治疗,抽取40例(观察组)并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将该组患者与本院同期收治一半多发伤患者(对照组)40例进行对比。结果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7.5%,有5例患者出现死亡事件,死亡率为12.5%,导致死亡原因为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脑疝(3例)。复苏期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体温、p H、凝血功能)等和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复苏期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体温、p H、凝血功能)等和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方案干预可取得突出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提升对此类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和总结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多发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急诊救治中的意义.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51例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手术救治(实验组),并与2003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常规手术方法救治的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对照组1)、44例充分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性手术方法救治的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对照组2)以及46例充分液体复苏和常规手术方法救治的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对照组3)进行成功率比较.结果 实验组抢救成功34例,成功率66.7%;死亡17例,死亡率33.3%.对照组1抢救成功24例,成功率48.0%;死亡26例,死亡率52.0%.对照组2抢救成功21例,成功率47.7%;死亡23例,死亡率52.3%.对照组3抢救成功16例,成功率34.8%;死亡30例,死亡率65.2%.实验组与对照组3比较,成功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其他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对照组间成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抢救治疗中,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性手术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忠 《大家健康》2013,(24):99-100
目的:探讨分析时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的应用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质治疗中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治疗提供临床借鉴与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骨科接收的120例ISS评分≥16的严重合并骨折患者,分析患者具体临床资料和伤病程度不同,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男128例,女72例,年龄18~67岁。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情况、后遗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治疗综合情况。结果:12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中,死亡9例,死亡率7.5%,死亡主要原因系休克及胸部损伤,合并伤过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颅脑坏死1例,其他经过常规或损伤控制治疗后,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恢复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能够显著性缩短骨折治恢复时间、促进骨折恢复、并发症少且患者满意较高,损伤控制骨科技术(DCO)可以为临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的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创后二次打击,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DCS)理念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临床危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率。方法选取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其中应用DCS方法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30例为DCS组,以传统方式抢救的病情严重程度一致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温恢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6例(96.7%)治愈出院,其中DCS组死亡1例(3.3%),对照组死亡3例(10%);DCS组发生并发症6例(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5例(50.0%)。DCS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DCS组体温恢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PT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 DCS理念应用于急诊外科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是可行的,能有效减少病死率及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策略(DCS)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盆骨折救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采用DCS治疗和常规救治2种方法,比较DCS对多发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的救治疗效.结果 DCS治疗组较常规救治组相比较可有效提高救治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S可有效控制严重多发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周芬  管义祥 《重庆医学》2022,51(2):357-36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干预。对比两组救治效果、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的伤情严重程度(IS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可提高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时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二次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曾湘林 《当代医学》2010,16(1):15-16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DCO)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DCO)方法救治并根据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病死3例,死亡率15.7%,休克及合并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症4例均痊愈。结论DCO是治疗严重多发伤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论(DCO)对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11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试验组采取DCO救治。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率与术前术后3 d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并分析两组不同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患者病死情况。结果 (1)手术情况: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2)并发症: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病死情况:试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4)凝血功能指标:术后3 d试验组PT、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不同ISS评分患者病死情况:试验组ISS评分为31~50分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O应用于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50例采用损伤控制的多发伤患者作为实验组和50例采用传统方式抢救的多发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对分析,主要包括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体温和乳酸的恢复时间,ATT和PT、BE的恢复时间,DIC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体温和乳酸的恢复时间、ATT和PT、BE的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DIC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应用于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建崇 《中外医疗》2011,30(9):48-4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7例病死,占18.42%,死亡原因为3例失血性休克,2例因胸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2例术后合并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具有安全、疗效明显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伴有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严重多发伤伴骨折的病例,36例采用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32例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的策略(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救治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6例采用早期全面处理患者中,抢救成功27例(75%),一期手术后死亡3例(8.3%),一期手术时间平均90 min(40~150 min),术中平均出血310 mL(185~450 mL)。32例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的策略救治患者中,抢救成功29例(90.6%),一期手术后死亡2例(6.3%)。一期手术时间平均70 min(20~110 min),术中平均出血150 mL(85~250 mL)。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合理采用DCO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伴有骨折患者,可减少创伤后的二次打击,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骨科损伤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n=15),观察组经骨科损伤控制下治疗,对照组经常规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6.6%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并发症发生率6.7%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低(P<0.05)。术后对2组患者进行16个月的随访,通过X线片得知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无1例患者发生畸形愈合。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骨科损伤控制,能促进患者预后,提高骨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实施分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6.67%,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效果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骨折的复位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