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厌食症,古称“恶食”、“不嗜食”,系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本病以1~6岁的小儿为多见。若日久不愈,易变生他疾,严重者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笔者自1999年以来,自拟健脾开胃汤治疗本病9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纪青山教授治疗单纯性肥胖首重辨证论治,依据中医八纲辨证中虚实辨证,认为素体肥胖之人大多以虚性肥胖为主,并指出肥胖多因脾虚不能健运,致使运化失调、痰湿内阻.临证重视针与灸相结合,辨证论治,因证制宜,采用俞募配穴法,在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过程中常以电针结合空针配以雷火灸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消脂方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小儿消脂方,每日2次,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血压、黑棘皮情况,检测生化全项指标,检查腹部B超。结果两组综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54.5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儿童黑棘皮发生情况在治疗前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下降,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体质量治疗后均有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明显,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身高增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压治疗后有下降趋势,且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LT、AST在治疗后有下降趋势,且存在组间差异(P0.05),BUN、CR治疗前后均无组间差异(P0.05);TC、TG、HDLC、LDL-C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存在组间差异(P0.05),FFA治疗前后无组间差异(P0.05)。空腹血糖治疗后改善,存在组间差异(P0.01),对照组患儿脂肪肝情况无改善,治疗组患儿脂肪肝均消失,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儿消脂方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儿具有一定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饮食和运动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完带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完带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4%,对照组为7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月经周期、痤疮、体重指数、多毛症状等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促黄体素(LH)、LH/卵泡生成激素(FSH)、睾丸(T)水平均较对照组有较明显改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脾虚型小儿厌食症与血浆酪神经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免法检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血浆酪神经肽(NPY)的含量,结果发现: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血浆NPY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小儿厌食症的发生与NPY的丰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的慢性脾胃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西医常通过补充微量元素、促进胃动力、调节肠道菌群进行治疗.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均有较清晰的认识,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突出的优势,可增进食欲,减少伴随症状,调节免疫及提高体内微量元素水平.合理的腧穴配伍以及方药选用都对治疗结果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小儿脾虚积食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马鞍山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脾虚积食型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法结合辨证论治原则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辩证后选取穴位,每穴15min/次,3次/周;对照组为口服舒降之(辛伐他汀),治疗1片/d,1次/d,晚间顿服。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心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治疗组辨证选穴治疗高脂血症是优于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枢疲劳属于疲劳的亚型之一,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从而导致躯体、神经、心理等系列的疲劳样反应。近年来,中枢疲劳发生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现代医学概念及特征阐述中枢疲劳的中医理论内涵及辨证思路,从病因、病机、症状等方面进行探析论述,认为中枢疲劳的中医药内涵为“神劳”“神疲”,其病位在“脾”,病性属“湿”,从脾虚湿盛论治中枢疲劳更符合现代人的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开胃膏治疗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0 例脾虚食积型厌食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健胃消食片口服,试验组予健脾开胃膏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积分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试验组有效率为92.45%,2组患儿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主、次临床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体质量在治疗后增加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开胃膏可有效改善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加体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将39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后分别进行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和体重指数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以水穴为主穴针刺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虽然在对肥胖的治疗方面没有特别显著的疗效,但是在改善患者的饮食情况、睡眠情况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相关的血管炎性疾病,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论文总结钟琴教授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脾虚湿盛是其基本病机,湿热蕴结是反复口腔溃疡发作的关键因素,提出运用健脾化湿法随症加减治疗白塞病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汤治疗脾虚湿盛证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58例辨证为脾虚湿盛证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健脾解毒汤治疗组(30例)和阿维A胶囊对照组(28例),分别予以4w药物治疗,采用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法观察其临床疗效。问卷调查皮肤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并检测治疗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LQI评分在用药4w后均下降(P<0.05);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较正常组仍偏高。结论健脾解毒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皮损状况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TNF-α水平调节免疫、改善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四逆散加味用于小儿肝旺脾虚型厌食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肝旺脾虚型厌食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对照组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15.31,P0.01),观察组食量减少、急躁易怒、咬齿磨牙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肝旺脾虚型厌食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捏脊刺四缝穴结合口服药物治疗小儿厌食(脾虚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厌食(脾虚食积型)患儿113例,随机分为甲组31例,采用捏脊刺四缝穴配合口服药物疗法,乙组35例,只采用捏脊刺四缝穴疗法,丙组47例,只采用口服药物疗法,2周后观察3组疗效.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96.78%,优于乙组的88.57%和丙组的7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捏脊刺四缝穴结合口服药物治疗小儿厌食(脾虚型)短期疗效显著,且疗效优于单一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理脾祛湿方治疗脾虚湿盛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理脾祛湿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自行退出1例,脱落(因故未按疗程治疗)3例,失访1例;对照组自行退出3例,失访2例。最终2组各有30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3%(28/30),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IBS-S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和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  相似文献   

19.
[方一] 原料:鸡蛋清3个,茼蒿250克,调料适量。 制用法:按常法煮汤服食,每日一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痛痹的选穴与用药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该病症的用药及选穴配伍.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 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穴位敷贴数据库,对2005---2015年发表的145篇文献进行整理、筛选、统计、聚类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有效穴位18个,常用药物82味,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分别为阿是穴、血海、膝眼、足三里等穴,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分别是红花、乳香、川乌、独活、当归等药物.结论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可以系统总结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痛痹的穴位配伍与药物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