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阴式、腹式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5例为试验组,抽取同期开腹子宫全切除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前访视、阴道准备、活动指导等护理措施,对照组仅给予普通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田玲 《实用全科医学》2011,9(3):396-396,407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2月妇产科手术的非脱垂子宫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行传统腹式子宫全切除术,观察组施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40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手术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对照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腹腔干扰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子宫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3.
叶伙贞 《吉林医学》2014,(16):93-94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行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指征相近的行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疼痛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疼痛率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非脱垂式子宫行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排气时间早、以及疼痛轻等优点,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红 《中外健康文摘》2012,(40):166-167
目的探讨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2例行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2例行腹式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且操作简便易行,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媛媛 《吉林医学》2010,(24):4176-4176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观察效果。方法:选择55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为观察组,选择50例同期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下按常规腹部手术方法行子宫全切除术。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全身复合麻醉下行标准腹腔镜子宫筋膜内SEMM式子宫切除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中,心理护理和器械的养护与使用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妇产科接受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9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分为对照组,余者95例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的优势,提高了手术效果,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腹腔镜辅助阴武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与53例腹式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对照,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疗效好,可作为妇科良性病变子宫切除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35例阴式子宫切除术为观察组,同期指征相近的35例腹式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如选择好合适的病例,手术成功率高,较腹式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腹腔干扰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瘢痕,符合微创原则,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何映 《中外医疗》2009,28(26):39-39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度子宫切除术,比较两手术情况。结果阴式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经腹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1-2010.12的2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比较两手术情况.结果阴式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经腹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和传统阴式子宫全切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于蒙自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2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总分相比,观察组较高(230.79±9.5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子宫脱垂子宫切除术中,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7例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3组,其中行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行常规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常规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病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生活质量影响小。结论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具有诸多优点并符合微创原则,可以作为基层医院治疗有子宫全切适应证的子宫良性疾病值得推荐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辅助下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除阴道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除淋巴结的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能有效提高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阴道切除全子宫的临床疗效。方法阴式子宫切除57例与腹式子宫全切41例对照,分别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阴式子宫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式子宫切除疗效好,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9例.根据患者自己的选择,69名采用腹式切除术进行子宫切除,作为对照组,50名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切除术进行子宫切除,作为观察组.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可有效弥补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不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①术中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均有1例患者术中转行开腹手术。②术后情况: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6313.4±99.2元)高于对照组患者(5513.4±106.2元),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各有所长,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32例(腹腔镜组)与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55例(阴式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镇痛用药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高于阴式组。结论:两种途径的术式均是目前子宫全切除的理想术式,但在基层医院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及手术费用明显高于阴式组,应根据患者具体经济情况及病情选用相应的手术方式,一般无明显盆腔粘连及附件病变的子宫手术,首选廉价而安全的阴式子宫全切除术。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和阴式子宫全切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费用对比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青 《中国医学创新》2012,(28):151-152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笔者所在科行子宫全切除术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阴式子宫全切术的75例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接受开腹子宫全切术的53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相比,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患者创伤更小,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妇科疾病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前者给予开腹式子宫切除术,后者给予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费用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