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所在科室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实验样本确定为39例,Ⅱ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Ⅰ组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胃镜评分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症状评分。结果相对于Ⅰ组,Ⅱ组患者的胃镜评分结果和症状评分更好,P0.05,Ⅱ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镜评分结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症状评分较低,药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埃索美拉唑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埃索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本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铝碳酸镁1000 mg,3次/d,对照组48例,单纯给予铝碳酸镁1000 mg,3次/d,两组均联合胃肠动力剂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Hp感染加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周.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7.9%,对照组为86%.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有协同作用,对受损胃黏膜的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自本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给予研究组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后,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埃索美拉唑,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两组均合用多潘立酮。结论:埃索关拉唑合多潘立酮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具有更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例数合计为74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11月15日,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37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治疗(称为:参照组),另一组进行埃索美拉唑与多潘立酮(称为:研究组),对比2组的临床症状分值、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值低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总有效率97.30%高于参照组83.78%,P0.05。结论实施埃索美拉唑与多潘立酮治疗方案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当中,可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和对照组29例(单纯采用铝碳酸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胃镜征象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通过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胃内胆汁反流,而铝碳酸镁具有结合胆酸的功效,因此通过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治疗该疾病具有更佳的疗效,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多潘立酮与不同药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铝碳酸镁组和硫糖铝组各61例,铝碳酸镁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硫糖铝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硫糖铝治疗,疗程4周,并作临床表现、胃镜征象、病理活检、HP检测等疗效评定。结果铝碳酸镁组疗效优于硫糖铝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二联组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作用协同,疗效优于多潘立酮与硫糖铝组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加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加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不良反应,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且复发率较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两种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治疗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临床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实验组和参照组组别划分,其中实验组行多潘立酮治疗,参照组行铝碳酸镁治疗。对比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以及药物毒副反应等。结果:经比较,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胆汁检测结果(反流总时间、次数、最长反流时间以及5 min以上反流持续发生次数等)比较,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来说,采用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两种药物使用所得效果无明显差异,都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推荐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多潘立嗣与不同药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1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铝碳酸镁组59例采用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硫糖铝组59例采用硫糖铝与多潘立酮联合施治,持续1疗程(4周),治疗后,评定两组HP检测、病理活检、胃镜征象及临床表现等疗效。结果铝碳酸镁组临床表现、病理活检、胃镜征象及HP检测等效果较之对照组,均优于后者(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者采用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合施治,作用协同,临床疗效较之多潘立酮联合硫糖铝,明显占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与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胃食管反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复发率明显比较低(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确切,不存在显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铝碳酸镁、兰索拉唑及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9例确诊胆汁反流胃炎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30例,服用兰索拉唑30mg、多潘立酮10mg、铝碳酸镁1.0g,3次/d;B组30例,多潘立酮10mg,3次/d;C组29例,铝碳酸镁1.0g,3次/d。一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内镜变化及复发。结果:A、B、C三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0%、79.5%,半年复发结果分别为2例、10例、11例。结论: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兰索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并能改善胃黏膜萎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方法:选取14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多潘立酮组(72例)和联合用药组(72例),记录患者恶心、呕吐、上腹痛和腹痛等症状积分变化,治疗24小时后胆汁反流情况,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14d 后,联合用药组患者恶心、上腹痛和腹痛积分均明显低于多潘立酮组(P <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反流次数明显少于多潘立酮组(P <0.05),但最长反流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复发率(8.3%)也明显低于多潘立酮组。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情况。方法:选取7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多潘立酮组(36例)和联合用药组(36例),记录患者恶心、呕吐、上腹痛和腹痛等症状积分变化,治疗24小时后胆汁反流情况,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用药组患者恶心、上腹痛和腹痛积分均明显低于多潘立酮组(P〈0.01),联合用药组患者反流次数明显少于多潘立酮组(P〈0.05),但最长反流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复发率(8.3%)也明显低于多潘立酮组。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于波 《大家健康》2016,(7):134-134
目的:对比分析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两种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治疗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临床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实验组和参照组组别划分,其中实验组行多潘立酮治疗,参照组行铝碳酸镁治疗。对比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以及药物毒副反应等。结果:经比较,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没有明显差别 P >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胆汁检测结果(反流总时间、次数、最长反流时间以及5 min 以上反流持续发生次数等)比较,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来说,采用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两种药物使用所得效果无明显差异,都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推荐药物。  相似文献   

17.
吴乾学  林尤冠  庄桂凤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9):1242-1243,1246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进行治疗,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清晨空腹,观察组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8周后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中IL-6、VIP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IL-6、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VI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后IL-6与VIP的表达均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能够降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血清中IL-6、VIP的水平,疗效较好。IL-6、VIP可作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朱荣华 《吉林医学》2013,(35):7408-7409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在门诊或住院就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莫沙必利,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莫沙比利与铝碳酸镁片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铝碳酸镁片治疗,实验组给予铝碳酸镁片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比2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几率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莫沙比利与铝碳酸镁片治疗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于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经内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