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2007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72例,并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的36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急性缺血性中风诊断及分型标准选择观察对象,将108例中风病气  相似文献   

2.
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病的常见证型之一,以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多见。目前,针对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基础研究,一般认为,本病证可能存在实验室指标、影像及超声检查等方面的紊乱。目前中医治疗气虚血瘀中风病多采用补阳还五汤以达到益气活血的作用,其效应机制则是通过临床观察或采用复合法建立大鼠模型进行研究。文章将近十年有关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候标准化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效应及效应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对今后的研究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龙克栓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龙克栓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龙克栓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30例,并与消栓口服液3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组药物对血脂影响不大;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仅用活血化瘀药是不够的,应在此基础上注重补气,说明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16例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汤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4.1%,对照组为32.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医整体观念对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症患者护理的益处。方法: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下发的消渴中医护理方案,总结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效果的帮助。结果:中医整体观念融入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症患者护理有明显改进作用。结论:。结论:对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症患者,推荐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同仁采用中医整体理论结合现代护理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蛭蛇通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脑安胶囊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蛭蛇通栓胶囊与对照组对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8.48%和95.4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90.91%。中医症状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研究中两组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蛭蛇通栓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确有较好疗效,临床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对急性期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加均衡法将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中风患者分为中西结合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气虚血瘀证证候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等与血液粘稠程度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中西结合组在总体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中西结合组血脂、血糖、全血比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下降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老年性气虚血瘀型中风有一定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要素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采集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发病第1、7和14天的“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内风、内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发病第14天的NIHSS评分作为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价指标,并依据评分进行分组(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7作为近期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7分为预后良好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进一步应用两样本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比较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发病第1、7和14天的NIHSS评分。结果:发病第14天的血瘀证(比值比为2.924,95%置信区间为1.231~6.946,P=0.015)和发病第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值比为1.956,95%置信区间为1.701~2.250,P=0.000)是预测缺血性中风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从重复测量均数变化趋势图可看出,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非血瘀证患者重,且其NIHSS分值在疾病过程中持续高于非血瘀证组。结论:血瘀证为缺血性中风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积极采取活血化瘀治疗将有助于改善疾病的近期预后。本研究还为实施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动态证候干预提供了循证依据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单模拟法将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疗程为28d.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证候改善程度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及中医证候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消栓通络胶囊(0.54g)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疗效。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方法与同期单纯用西药(对照组)治疗的患者做治疗前后对照,观察两组心电图,临床症状及体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证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杨清  高鹏  徐玉芳 《中医学报》2016,(4):578-58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利尿等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每日1剂,分两次服。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脑尿纳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脑安滴丸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脑安滴丸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脑安滴丸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症30例与脑安胶囊30例对照.结果:脑安滴丸治疗组半身不遂的改善率、平均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脑安滴丸对中风病气虚血瘀症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中医院率先在我国中医院中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及术后中西医结合监护治疗。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虚痰阻证、心脾两虚证等症多见,并针对术后患者循环、呼吸及神经等各系统的情况进行西医治疗及中医辨证治疗。对心脏术后患者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选用针灸、外用中药等中医传统治疗也有较好疗效。在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监护及治疗方法,比单纯采用西医手段监护治疗能收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依据我国临床药品研究有关的要求,依据新药Ⅲ期的临床试验结果,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确定60例入选患者(实验组、对照组各有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之外同时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连续用药一疗程(30d)对比实验结果。评价指标有中风病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中风病疗效的总有效率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63.33%和83.3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实验组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证患者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CERD)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97例CERD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总有效率为97.94%,护理干预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ERD疗效高,配合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和用药护理等干预措施更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采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信息,对其证候特征、中西药物治疗情况及病死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基础病以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主,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血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及阳虚型,年龄增长、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在及其心功能的降低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呈正相关。中药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养阴为主要治法,静脉应用中药以生脉、丹参、三七、总皂甙、刺五加注射液为主结论患者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痰阻、阳虚证为主,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温针灸技术研究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病程为8±1.4月),在康复过程中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病程为7.5±1.7月),在康复过程中只行单纯针刺治疗。以一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行八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残程度和肌力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残程度和肌力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3.4%(P0.05),显效率达50.9%(P0.05),有效率达42.1%(P0.05)。结论:利用温针灸技术可以提高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疗效,为临床上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ing,CMB)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脑微出血亚临床状态与中风病血瘀证的相关性,探索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方法。方法:共收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83例,记录患者症状及舌脉象,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证候评分,对入组患者行头颅MRI的GRE-T2*WI扫描,分成合并及不合并CMB组,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对比分析。结果 :183例急性中风患者中医证候以实证为主,最多见的证型为痰证、火热证及血瘀证(35.5%、31.1%及30.1%)。合并CMB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候主要表现为一证独见或二证相兼(54.0%及41%)。中风合并CMB与无CMB组相比,血瘀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3),其它证候两组之间无差异。合并CMB组出现痰证及血瘀证的频率最高(40.4%及39.4%),而无CMB组出现痰证及风证频率最高(29.8%及28.6%)。合并CMB的中风患者与性别的关系,男性血瘀证的比例高,女性气虚证的比例较高。结论:合并CMB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以单一证候或二证相兼多见,以实证为主,痰证与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合并CMB的缺血性中风患者,CMB与血瘀证存在相关性。CMB患者中,男性血瘀证的比例高,女性气虚证的比例高,建议对于合并CMB的缺血中风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的二级预防治疗,减少中风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陈玲莉 《吉林医学》2008,29(12):979-98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与康复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本院五官科病区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60例为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高压氧治疗,从治疗教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心理护理多方面予以护理干预。以相同治疗方案但无系统的护理干预,在门诊治疗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通过院内观察与院外追踪观察两组患者2周治疗总有效率、3个月治愈率、治疗康复时间(从第1次就诊治疗到痊愈的时间)进行病例数对照。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康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高压氧治疗与康复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本病治疗与康复的认知水平,引导规范其治疗与康复行为,消除不良心理及情绪,从而提高综合治疗的疗效,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