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FibroScan监测肝硬度值与艾滋病(AIDS)合并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60例AIDS合并CHC患者,依据抗HCV治疗3个月后治疗效果分为有应答组(n=50)、无应答组(n=10)。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CPⅢ)、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肝硬度值,分析AIDS合并CHC患者治疗前后肝硬度值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探讨AIDS合并CHC患者治疗效果有关影响因素,分析肝硬度值对AIDS合并CHC患者抗HCV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无应答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HCV RNA、AST、ALT与CⅣ、CPⅢ、LN、HA、肝硬度值均高于有应答组,A/G比值低于有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合并CHC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肝硬度值与血清CⅣ、CPⅢ、LN、H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HCV RNA、LN、HA、肝硬度值均为AIDS合并CHC患者抗HCV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前肝硬度值预测AIDS合并CHC患者抗HCV治疗效果为无应答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0,当治疗前肝硬度值取截断值14.46 kPa时,其预测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72.00%。结论 FibroScan监测AIDS合并CHC患者肝硬度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且能辅助临床预测抗HCV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苦参素治疗肝纤维化(CHB)的临床疗效及FibroSca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ADV片口服,10mg,1次/d;治疗组给予ADV片口服,10mg,1次/d,同时口服用苦参素软胶囊300mg,3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各项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两组肝脏弹性值均比治疗前下降,而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V联合苦参素治疗CHB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有有效抗纤维化,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段桂姣  王振常 《广西医学》2021,43(23):2818-2823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外敷.治疗6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肝脏硬度值、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BV-DNA水平、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肝脏硬度值、血清AST、ALT、TBIL、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及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而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均低于检测下限(<100 IU/mL),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单纯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相比,中药外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观察肝爽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和肝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3例,应用肝爽颗粒治疗;对照组31例,应用葡醛内酯片(即肝太乐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及HBV-DNA等,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检测显示,每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0.05) ;血清白蛋白(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 >0.05)。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透明质酸( HA )、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连蛋白(LN)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血清HBV-DNA水平在每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爽颗粒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水平,还在逆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和减轻肝内炎症、坏死方面也有较好疗效;但对HBV-DNA水平无明显影响,即抗病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37-39+43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乙肝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300 mg/次,每天1次;对照组予拉米夫定100 mg/次,每天1次;阿德福韦酯10 mg/次,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HA、LN、PCⅢ、Ⅳ-C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分别较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能显著降低乙肝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的数值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癌上消化道出血与肝脏硬度和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2月浙江舟山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6例,分为出血组39例和非出血组47例,出血组根据Fibroscan肝纤维化检测肝脏弹性值为A组11例、B组16例、C组12例。结果出血组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弹性值均明显高于非出血组(P0.05),A、B、C组LN、HA、PⅢP、Ⅳ-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最高,其次为B组、A组,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不同肝脏硬度组与LN、HA、PⅢP、CⅣ呈显著正相关(r=0.304,0.354,0.305,0.312,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Fibroscan肝纤维化检测肝脏弹性值与LN、HA、PⅢP、CⅣ关系,弹性值与LN、HA、PⅢP、CⅣ呈显著正相关(r=0.355,0.492,0.361,0.354,P0.05)。结论肝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Fibroscan肝纤维化检测可以作为无创检测肝癌肝脏硬度的诊断方式,有助于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NAs单药治疗后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但肝纤维化指标仍改善不佳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1年疗效。方法将已接受NAs初始治疗至少2年,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6个月以上,但肝纤维化指标仍改善不佳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NAs治疗,同时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则继续单用NAs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定量、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肝脾B超的变化,部分患者行肝穿检查。结果基线时两组以上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时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两组肝功能、HBV-DNA定量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HA、PCⅢ、ⅣC、LN、门静脉内径和脾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2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接受肝脏穿刺活检,其中63.6%肝纤维化分期有改善,对照组21例接受肝穿刺活检,14.3%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s抗病毒治疗后,HBV即使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仍然有部分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无法改善,在此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可以使肝纤维化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爽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应用肝爽颗粒治疗;对照组31例,应用葡醛内酯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等,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检测显示每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DNA水平在每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爽颗粒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水平,还在逆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和减轻肝内炎症、坏死方面也有较好疗效;但对HBV-DNA水平无明显影响,即抗病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确诊的120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双盲法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肝脏B超变化、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L-Ⅳ)、间质金属蛋白酶(MMPS)、间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CL-Ⅳ、PC-Ⅲ、LN、TIMP1、TIMP2及TGF-β1明显降低,而MMP2和MMP9上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B超检查积分治疗组的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肝纤维化无创扫描仪(FibroScan)评价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替比夫定治疗,疗程1 a,观察2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肝功能复常率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用FibroScan观察肝脏瞬时弹性值(LS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BV-DNA转阴率、肝功能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纤维化指标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LSM值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可以更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FibroScan是临床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轻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湿热蕴结证与肝郁脾虚证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级、肝脏硬度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轻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蕴结证组和肝郁脾虚证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按1∶1匹配后,比较两组间肝组织纤维化分级、肝脏硬度值的差异。结果 (1)倾向得分匹配后,共纳入116例轻度CHB,分为湿热蕴结证和肝郁脾虚证组,各58例,两组间临床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9.7%(104/116)轻型CHB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级为S0-2,湿热蕴结证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重于肝郁脾虚证(P0.05);(3)湿热蕴结证组肝硬度值(LSM)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P0.05)。结论轻型CHB患者病程早期,湿热蕴结证较肝郁脾虚证其纤维化程度重,启动抗病毒治疗时,及时运用中医辨治抗肝纤维化,力求及早延缓、阻断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35-138+封三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纤维化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肝纤维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利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肝脏弹性模量值及肝穿刺活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AST、AL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LN、PⅢPN-P、CL-Ⅳ水平及杨氏弹性模量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LN、PⅢPN-P、CL-Ⅳ水平及杨氏弹性模量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肝穿刺活检结果均有好转,尤其是汇管区、肝小叶内炎症及肝纤维化改善明显。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肝脏硬度定量检测的无创性技术,可用于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纤维化临床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和肝脾指标的影响。方法:75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安络化纤丸6g/次,早晚各1次,服用3个月。对照组36例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用齐墩果酸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肝脾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层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HA、PⅢNP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转氨酶、球蛋白明显降低。结论:安络化纤丸能较好地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纤胶囊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脏纤维硬度值、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指数(APRI评分)、血液流变学、肝纤维化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纤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纤维硬度值、APRI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肝纤维化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纤维硬度值、APR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抗纤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可减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程度,改善肝脏微循环,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分为A组(干扰素联合胸腺肽组)、B组(干扰素组)、C组(一般护肝组),并据A、B两组中HBV DNA阴转与否分为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上述五组治疗前后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等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HBV DNA的阴转率为65.0%,显著高于B组(40.0%)及C组(10.0%),A、B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以A组显著,C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无变化.而治疗后应答组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其中HA、PCⅢ较无应答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A、B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以A组效果较好,且HBV DNA阴转病例中肝纤维化指标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可视化瞬时弹性成像(Vi TE)与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66例慢乙肝患者根据肝穿刺活检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肝纤维化,均用Vi TE和FibroScan检测肝硬度值。结果 肝纤维化组ViTE与FibroScan测定的肝硬度值高于无肝纤维化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ViTE与FibroScan测定值呈高度正相关(r=0.893,P<0.01),Bland-Altman图显示Vi TE与FibroScan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E与FibroScan检测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呈高度正相关,一致性强,二者均可区分有无明显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联合维生素E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给予保肝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IFN-γ及维生素E,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T、AST及血清前胶原Ⅲ(PⅢP)、胶原Ⅳ(Ⅳ-C)、层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水平及治疗前后肝脏病理炎症积分,分析疗程结束时两组肝纤维化变化情况。结果两组ALT、AS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PⅢP、Ⅳ-C、H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N无明显的变化;对照组PIIIP、Ⅳ-C、HA、LN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炎症、纤维化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变。治疗后治疗组各期病理逆转率及总逆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γ联合维生素E对肝纤维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此疗法具有较好疗效、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及对肝纤维化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接受GSH、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病毒复制情况、肝纤维化指标以及炎症因子含量.结果:观察组乙肝病毒-DNA拷贝数低于对照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前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ET)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H、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有助于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缓解炎症反应,是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丹鸡活血汤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肝纤维化降解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丹鸡活血汤,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79.55%,对照组有效率为59.09% (P <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丙三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IV-C)、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鸡活血汤能够显著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炎症反应,抑制肝纤维化进程,抗纤维化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因年龄、疗效差、具有禁忌证、不能耐受等原因放弃了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5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对照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药物如护肝片、肝泰乐等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4片/次,3次/d,3个月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期间避免应用其他抗肝纤维化药物及抗病毒药物。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改善(P值均小于0.01)。结论不能接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可以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