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丽  朱晓丹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103-1104
目的调查护士职业倦怠的状况,寻求维护护士身心健康的措施,以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根据职业倦怠与工作匹配理论对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进行修改,并将银川市96名护士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名中出现职业倦怠23人,出现职业倦怠前期症状67人,无职业倦怠6人。结论银川市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状况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利于我区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应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士护理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苏元英 《华夏医学》2014,27(6):192-194
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稳定护理队伍、积极干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笔者就心理授权与护理人员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近况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改变,在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病人的就医需求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护理专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急危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家属的期望值更高,维护自己权益意识增强,使护理人员面临巨大的职业挑战,护士在体力和心理上承受压力不断加大,当压力过大,无法承受时,护士情绪容易失控。长期的身心疲惫极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护士职业倦怠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更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死存亡,以及医务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声誉。因此,消除护士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广大让护理人员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让护理人员以健康的心态救护病人,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让病人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现将护士职业倦怠对护理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整理如下:
  (1)降低职业形象和社会声誉:“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社会上给予护士“白衣天使”的称号,对护理工作者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护士如果存在职业倦怠,就会对工作失去热情,工作作风涣散,得过且过,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严重的影响了自身职业形象,降低了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员是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的人群。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包括职业特殊、工作环境复杂、角色多样、工作价值得不到认可、伤医事件频繁发生和自身性格存在缺陷等。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倦怠后可对其工作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并容易引起医疗事故。医院的相关部门只有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关心、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才能减少其发生职业倦怠的几率,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疆某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某三甲医院内科、外科、门诊和其他科室工作1 a以上(含1 a)的女性护士688名,应用基本情况调查量表和职业倦怠问卷(CMBI)调查护士的一般情况、工作倦怠情况,比较不同工龄、不同学历、不同夜班频率护士职业倦怠水平的差异,并对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688名护士中以汉族为主(64.1%),工龄以<5 a和5∽15 a为主。不同工龄护士个人成就感降低、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和工作倦怠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学历水平护士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工作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夜班频率护士个人成就感降低、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和工作倦怠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工龄和夜班频率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水平与国外M aslach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职业倦怠受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多夜班工作是发生工作倦怠的危险因素,应当在个人层面加强自身应对和组织管理层面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工作倦怠的风险,提高护士职业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护士职业倦怠的概念,阐述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护理工作性质、护士人格特征、角色压力、社会地位及年龄、护理工作性质等均是导致护士出现职业倦怠的因素,针对上述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三甲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及护理差错现状,分析护理差错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我国13所医院工作满1年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纳入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及护理差错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1名研究对象中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2.35±1.13)分;478人发生过护理差错.单因素分析显示,收入满意度、玩世不恭及成就感低落与护理差错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学历、工作年限、每周工作时间、收入满意度及玩世不恭是护士发生护理差错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护理人员工作时间长,工作满意度较低,职业倦怠现象严重,三者均是护理差错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降低职业倦怠阳性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初级职称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及工作倦怠量表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回收率为94.5%。初级职称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7个维度: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专业发展、教育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耗竭、玩世不恭和成就低落感3个维度显著相关。结论建议注重初级职称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培养,采取针对性及个性化培训。  相似文献   

9.
刘淑芸  吴悦 《西部医学》2013,25(1):151-153
目的调查区县级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会议期间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中文版((MaslachBurnoutInventoryGeneralSurvey,简称MBI-GS)对我区县级医疗机构中的381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该地区县级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均值处于中度,职业倦怠比较严重;其中护龄6~10年与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倦怠处于重度水平。②职称、职位倦怠水平呈负相关,工作负荷、夜班轮值频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护患纠纷与倦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③领导重视、组织支持、社会肯定、绩效呈正相关。结论目前区县级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比较严重。政府干预,改善社会外部大环境,理解护士、尊重护士对缓解职业倦怠非常重要。领导重视、组织支持、增加编制,减轻工作负荷是缓解倦怠的必要条件。加强自我调节是消除倦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和工作倦怠的现状及二者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使用工作倦怠量表(MBI)和关怀能力量表(CAI)对36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339份,其中57.2%的护理人员处于高度个人无成就感状态,77.3%的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总分处于低水平;总体上,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偏低、工作倦怠程度严重;去人格化和个人无成就感两个维度是关怀能力总分的有效预测变量。结论鼓励从管理者和护理人员自身角度预防和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ICU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状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不记名调查问卷收集资料,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执业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NBS),对ICU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 ICU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在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感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护士存在较高的工作倦怠,建议护理管理者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积极寻找缓解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方法,确保ICU护士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与职业紧张水平,分析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通用版量表、工作内容量表,以滚雪球抽样方式对245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职业倦怠和职业紧张情况调查.以均数、标准差、率等进行统计描述,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推断.结果:职业倦怠阳性人数为163人(66.5%),职业紧张阳性人数113人(46.1%).有职业紧张的护士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和人格解体(t=2.606、3.121,P<0.05),JCQ社会支持更好的护士更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t=-3.996、-3.264、-3.694,P<0.01).结论: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强化工作环境中的社会支持可对缓解职业倦怠有积极效果.医疗机构应缓解护理人员工作要求,同时提升工作自主程度、加大对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进而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对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从护理人员、患者、临床环境三方面着手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出风险评估表,提出护理工作中的“六问”,加强对重点人员的引导,综合分析后制订出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在院患者的风险评估,有利于制订完善的防范措施,显著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风险评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护士将风险关口前移,增强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是预防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董亦茹  陈小玲 《吉林医学》2015,(7):1480-1481
目的:分析和探讨APN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对神经内科及消化内科80位护理人员进行排班改革,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对患者排班改革前后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改革前后护士情感耗竭评分分别为(23.29±9.8)分、(14.33±6.4)分,非人性化评分分别为(7.11±5.23)分、(6.98±4.86)分,工作成就感评分分别为(28.36±5.67)分、(36.71±6.23)分。改革前后护士情感耗竭评分与工作成就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人性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N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满足了患者持续性护理服务的需求,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机制的建立和护士职业归属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的76例临床护士,随机分组,护士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组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士季度工作考核达标率;护士日均工作的时间;明尼苏达护士体验和满意度问卷;职业倦怠发生率。结果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组护士季度工作考核达标率、明尼苏达护士体验和满意度问卷、护士日均工作的时间、职业倦怠发生率对比护士常规护理干预组有优势,P0.05。结论临床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管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日均工作时间,并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提高考核达标率,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和职业体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对患者服务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和马斯勒倦怠量表(MBI-HSS)对传染病医院291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护士的倦怠现状和对患者的态度。结果:传染病医院护士出现较高的职业倦怠,不同年龄、婚姻及工作年限与护士对传染病患者态度均存在差异性;护士职业倦怠对服务态度有显著影响。结论:应注重构建良好职业环境,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从而预防和减少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提高护士对患者服务的意识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人员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较大的人群之一.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的职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无论是医院还是患者本身,都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而民营医院护士在承受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地位、待遇、工作环境不稳定等众多负面因素的影响,由此,民营医院护理人员成为了社会公认的职业倦怠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8.
黄玮 《医学与社会》2012,25(6):81-82,88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在严重的工作压力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护士的职业倦怠状态不仅严重影响着护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错综复杂,工作价值不受认可,专业知识与技能需不断更新,这些压力使护士成为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为此,需要改善排班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自主性,重视护士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为预防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上依据和具体实施缓解怠倦的方式。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人类服务版中文版调查综合性医院的287名护士进行一般基本情况和职业倦怠程度调查。结果以美国M氏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常模为对照,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在情感衰竭的分数较美国M氏常模分高(P<0.05),而个人成就感和去人性化的维度上的总分数低于美M氏常模分(P<0.05)。以上海护士职业怠倦为对照,与上海护士职业倦怠进行比较,个人成就感分数增高(P<0.01),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分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去人性化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护士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工作护理人员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护士职业倦怠个人成就感以及情感衰竭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护士去人性化和情感衰竭和程度最高,而个人成就感最低。结论不同社会经济水平地区的医院护理人员其职业倦怠水平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和学历水平是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不同科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相当,ICU的护理人员情感衰竭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白晓霞 《四川医学》2011,32(10):1650-165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和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对本院手术室9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倦怠主要表现在个人成就感丧失,而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倦怠程度较轻;心理状况不佳者占19.3%。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较高,心理状况较差,应重视对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的管理,从管理者和个人角度去减少或消除压力源,减轻工作倦怠,促进护士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