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脊椎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0例脊椎结核的PET/CT表现,SUV>2.5定为放射性摄取增高,并对比MRI图像,分析其对脊椎结核的诊断符合率。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结果有完整资料的10例脊椎结核患者,MRI诊断脊柱结核6例(60%),其余均诊断为转移瘤。18F-FDG PET/CT诊断脊椎结核10例,共计16个椎体,其中4例为单一椎体受累,6例患者表现为2个连续椎体同时受累,以胸腰段椎体为主。PET/CT和MRl检出病灶率相同,均为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和60%,二者定性诊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ET/CT在诊断脊椎骨结核方面优于MRI,能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增强CT和PET/CT对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47例手术治疗的胰腺占位患者资料.术前均行CA19-9检查、腹部增强CT扫描及全身PET/CT扫描,比较增强CT与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价值.结果 47例患者中,确诊胰腺癌41例,非胰腺癌6例.CA19-9、增强CT和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8.0%、80.4%和95.1%,PET/CT灵敏度优于CA19-9和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和0.043);在胰周淋巴结转移判断方面,PET/CT和增强CT的灵敏度分别为75.0%和4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在肝转移判断方面,PET/CT和增强CT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0%和6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结论 PET/CT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灵敏度,显著优于增强CT.当肿瘤SUV值升高,PET/CT诊断仍应注意结合CA19-9、增强CT甚至MRI综合判断;PET/CT有助于发现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病灶,获得更加准确的术前分期,从而避免诊断性剖腹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身18F-FDG PET/CT在氩氦刀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00例肿瘤患者冷冻治疗前目标病灶CT检查、全身PET/CT检查。结果根据PET/CT和CT结果,100例患者中,肺内病灶53例,肝内病灶22例,盆腔病灶11例;23例临床分期改变,17例治疗计划改变。12例肺内病灶(12/53,22.64%)、3例肝内病灶(3/22,13.64%)、2例盆腔病灶(2/11,18.18%)治疗计划改变。结论全身PET/CT可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对制定氩氦刀冷冻治疗策略有显著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对肾癌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临床诊断为肾癌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对肾癌的诊断价值.结果:56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实为肾癌者47例.其余9例因18F-FDG PET/CT显像发现有转移病灶者放弃手术.18F-FDG;PET/CT 榆古敏感度为80.4%;CT平扫加增强扫描的敏感度为92.9%.9例转移病例中,3例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两肺多发转移,2例骨转移并肝转移,1例伴有下腔静脉和肾静脉癌栓形成,而CT平扫加增强扫描仅发现1例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痛栓形成.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诊断原发性肾癌的敏感性不如CT,但对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诊断优于CT,对肾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PSA升高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组,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阴性对照组,静脉注射7.4 MBq/kg 11C-胆碱5 min后行仰卧位盆腔PET/CT显像,可疑转移者行全身显像。测量最高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计算前列腺病灶与肌肉组织SUVmax的比值T/B。结果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者2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者25例(含对照组),两者的T/B值分别为4.32±1.35和1.68±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C-胆碱PET/CT显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1.8%(18/22),特异性为84.0%(21/25)。PET/CT显示9例前列腺癌患者伴骨和(或)淋巴结及肺转移。22例前列腺癌者SUVmax与PSA值、Gleason评分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11C-胆碱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检查(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40例,年龄52 ~ 78岁,平均67岁.其中T24例,T316例,T420例.行18F-FDG PET/CT及99Tcm-MDPECT骨显像检查,统计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及骨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对比分析PET/CT显像及99Tcm-MDPECT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效果.结果 40例患者中,18F-FDG PET/CT检查显示前列腺局部结节状放射性浓聚17例,对原发灶诊断敏感性为43%.17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CT检查发现8例,18F-FDG PET/CT检查发现15例,诊断敏感性为88%,其中5例患者因PET/CT检查改变了临床分期以及治疗方案.18F-FDG PET/CT对骨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与99Tcm-MDP骨显像相近,但特异性(95%)和准确率(96%)均明显高于99Tcm-MDP骨显像,其中6例患者因PET/CT检查改变了临床分期,2例改变了治疗方案.结论 18F-FDG PET/CT对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有较高诊断价值,对前列腺的分期具有特殊优势,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ET—CT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前列腺肿瘤病例中,病理类型最终确诊为前列腺癌者有47例接受了全身PET—CT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前列腺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及全身脏器,将PET—CT结果参照手术/病理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1例未发现原发病灶,此外PET—CT与常规检查各有1例假阴性,准确性均高达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例I、Ⅱ期患者中18例髂血管淋巴结转移,PET-CT检查的敏感性59.6%、特异性81%、准确性70.3%,优于B超、磁共振检查;PET—CT发现4例患者合并远处转移并经穿刺证实,准确性100%。结论PET—CT对于发现前列腺癌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转移均优于B超、磁共振检查,且对于远处转移具有较精确的检测能力,对于前列腺癌术前诊断及分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脊椎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8例脊椎骨挫伤的PET/CT表现,SUV>2.5定为放射性摄取增高,并对比MRI图像,分析其对脊椎骨挫伤的诊断符合率。随访时间为6~24个月。结果有完整资料的18例脊椎骨挫伤患者,X线平片及CT未能检出异常,MRI诊断骨挫伤6例(33.3%),其余均诊断为转移瘤。18F-FDG PET/CT诊断脊椎骨挫伤18例,共计20个椎体,其中16例为单一椎体,2例患者表现为2个椎体,以胸腰段椎体为主。PET/CT和MRl检出病灶率相同,均为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和40%,二者定性诊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7.14,P<0.05)。结论 PET/CT在诊断脊椎骨挫伤方面优于MRI,能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结直肠癌疑肝转移患者肝脏手术前18F-FDG PET/CT显像研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对143例确定或怀疑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肝脏手术前进行18F-FDG PET/CT显像,通过双盲回顾性的方法进行研究,以病理活检或临床/影像学随访确定病灶的发展或转归.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在疑诊132例中确诊有肝转移的127例显示阳性,确诊无肝转移的患者11例均显示阴性,经统计学处理对于肝转移的确定PET/CT敏感性96.2%,特异性100%.用传统的诊断方法(CT、MRI、超声等)未发现的肝外转移病灶26例中有13例患者排除肝转移,故有27.3%的患者改变了手术治疗措施.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现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肝外转移灶的发现也优于传统的诊断手段.建议18F-FDG PET/CT显像应被加入到结直肠癌肝转移肝脏手术前患者的诊疗计划中.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结肠空气造影术对结肠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临床连续纳入70例怀疑结肠息肉(肿瘤)的患者及常规PET/CT检查发现肠道局灶性浓聚患者。患者注射18F-FDG(0.1mCi/Kg)60分钟后进行第一次非造影扫描。扫描结束后,行结肠空气造影扫描。所有患者行电子纤维肠镜检查,非造影扫描及空气造影扫描图像影像诊断均分别与电子纤维肠镜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分析18F-FDG PET/CT结肠空气造影检查对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70例患者电子肠镜共发现23处恶性肿瘤病灶,15处息肉等良性病灶,其中常规PET/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86.96%,对息肉的诊断诊断灵敏度为46.67%。结肠空气造影PET/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5.65%(22/23),对良性息肉的诊断灵敏度为86.67% (13/15)。11个息肉在造影后显示病灶形态更为清晰(73.33%)。1例患者造影后显示肠道内瘘清晰。23例患者在结肠空气造影PET/CT检查后对常规PET/CT检查报告做出了较大修改,占32.86%(23/70)。结论18F-FDG PET/CT结肠空气造影检查能提高结肠良性息肉的检出灵敏度,能较好的鉴别生理性浓聚,提高诊断特异度;18F-FDG PET/CT结肠造影空气检查对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及肿瘤侵犯转移情况优于非造影检查,18F-FDG PET/CT结肠造影空气检查可以作为常规PET/CT扫描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