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切除大口胆肠内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8例行肝左外叶切除大口胆肠内引流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患者中优良54例,其优良率为93.1%,术后2例患者发生膈下脓肿现象,3例患者发生肝断面胆漏现象,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胆漏现象。结论:给予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肝左外叶切除大口胆肠内引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肝内外胆管结石常规手术后,残余结石的发生率非常高.其中肝外胆管结石术后残留发生率为1%~10%,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留发生率为30%~50%。传统方法是再次手术,目前纤维胆管镜取石术(POC)已成为治疗胆管术后残留结石的主要方法。纤维胆管镜能发现各级胆管的狭窄情况。可在镜下取出残留结石,治疗肝内胆管狭窄,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近期胆管及血管并发症的微创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近期胆管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数量,以及诊治处理方法。结果66例肝移植患者中,术后发生肝动脉并发症5例,其中肝动脉狭窄3例,合并假性动脉瘤及肝动脉血栓各1例,单纯肝动脉血栓2例。经介入治疗下尿激酶溶栓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肝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3例恢复正常;1例肝动脉狭窄合并假性动脉瘤者症状缓解,1例再次行肝移植。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胆管感染3例,胆瘘2例;5例经放射介入和内窥镜治疗缓解,再次手术3例。结论术后早期动态连续移植肝彩超观察为胆管及血管并发症的尽早发现提供了证据,手术治疗应谨慎选择,放射介入和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为微创治疗提供了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门部不同病变致胆管梗阻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MSCT表现,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40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中,15例肝门部胆管癌,2例肝门部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肝门部转移癌,8例胆管结石,2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胆总管炎。27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者MSCT表现为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肝外胆管中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伴或不伴肿块的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肝外胆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13例肝门部胆管良性梗阻者MSCT表现为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轻中度扩张,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削尖状狭窄,肝外胆管壁呈弥漫环形增厚。结论:引起肝门部胆管梗阻的疾病多种多样,MSCT对肝门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门部不同病变致胆管梗阻的MSCT 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MSCT 表现,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SCT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40 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中,15 例肝门部胆管癌,2 例肝门部原发性肝细胞癌,10 例肝门部转移癌,8 例胆管结石,2 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2 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 例胆总管炎.27 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者MSCT 表现为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肝外胆管中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伴或不伴肿块的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肝外胆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13 例肝门部胆管良性梗阻者MSCT 表现为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轻中度扩张,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削尖状狭窄,肝外胆管壁呈弥漫环形增厚.结论:引起肝门部胆管梗阻的疾病多种多样,MSCT对肝门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195例全部经中药治疗,其中内镜介入治疗139例,开腹手术85例,腹腔镜手术44例.结果:治愈153例,好转35例,有效率为96.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管狭窄疗效肯定,内镜介入治疗针对良性病变及部分恶性病变引发肝外胆管狭窄病人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术中和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术中配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结石取净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效果确切,较术后取石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ERCP+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60例患者资料和围手术期观察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ERCP+EPBD后治疗肝外胆管结石60例,ERC成功率达100%,一次治愈52例(87%),行二次取石治愈8例(13%)。60例均行鼻胆管引流术,术后发生轻症ERCP术后胰腺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7例,无出血、穿孔发生。结论 ERCP+EPBD术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关系到手术成败。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结石与胆管狭窄常合并存在,胆管狭窄作为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导致高残石率和高复发率的基本原因。在临床处理中,除尽量取净结石外,如何处理好胆管狭窄是影响远期疗效的关键。我院肝胆外科于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狭窄的患者52例,联合采用肝叶(肝)段切除、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肝胆管空肠吻合术等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应用利胆排石汤后,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患者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的疗效,并进行相应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行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机数字为奇数者为治疗组,偶数者为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利胆排石汤处理,对照组则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治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以及出院后胆结石复发率等指标,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治疗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胆石残留、胆管狭窄概率及胆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胆结石治愈率,改善术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的产生以及出院后胆结石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纤维胆管镜(简称胆管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是指应用胆管镜经T管窦道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一种方法。肝内外胆管结石常规手术后,患者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率非常高,肝外胆管结石术后残留发生率为1%~10%,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留发生率为30%~50%,传统方法是再次手术解决残留结石的问题。纤维胆管镜取石术(POC)目前已成为治疗胆管术后残留结石的主要方法。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对235例胆管残余结石患者进行了493例次的胆管镜取石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POC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8例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10例,术后残留结石14例,残留结石率17.9%,术后随访6~17个月,优良73例,优良率93.6%,差5例。结论:术前明确结石部位、狭窄部位及程度等情况,结合术中B超及胆道镜检查,选择合理的术式可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治愈率,降低结石残余率、复发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3年以来,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00例,取石途径主要为经"T"管窦道进行,但其中9例患者为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施行胆管切开取石,高位肝胆管空肠Romx-Y吻合,腹壁埋拌,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后经肝内胆管引流管造影,发现肝内胆管仍存余结石,经盲拌行纤维胆道镜取石,3例埋拌后结石复发,经盲拌直接胆道镜取石,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liN床资料1.l一般资料: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23~65岁,平均48岁,肝左内支4例,左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3例,右前支1例,右前、后支多发性结石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肝圆韧带在肝外胆管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肝外胆管缺损患者5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自体静脉移植术,观察组进行带蒂肝圆韧带修复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外胆管缺损患者行肝圆韧带修复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密亚琦  单连美  张瑜 《光明中医》2014,29(2):348-349
目的 观察EST联合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先行EST取石术,术后口服自拟清胆通腑汤7天,对照组(40例)仅行EST取石术,观察两组肝外胆管残石发生率及肝功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残石率5%,对照组残石率2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ST联合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能够明显降低EST术后残石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5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方式和术后效果。结果:全组病人切口感染6例(11%),胆道出血2例(3.8%),胆肠吻合口瘘1例(1.9%),本组病例均治愈。结论: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肯定,但须注意解除胆道狭窄,去除病灶,通畅引流,以预防胆管炎复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李华斌 《中成药》2005,27(10):I0021-I0023
1986年1月至2005年1月,共计20年,我们诊治胆石病(cholelithiasis)678例,其中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再生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198例.原发肝内、外胆管结石296例.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18例.胆囊结石66例.中药排石要严格选择适应症,对中药排石无效或有并发症的要中转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实验组),入选病例均行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随机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行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术的25例患者,将其进行常规手术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术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切口感染,残留结石,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体疗效等指标。结果:25例实验组患者中,2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良,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差,临床优良率为92%,经随访观察,实验组4例患者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其中1例为胸腔积液,1例肺炎,1例切口感染,1例肝胆管残留结石,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0%,并发症发生率为2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可取净结石,解除肝内胆管狭窄,避免术后消化性溃疡,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理想术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管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0—2006年胆管术后发生胆漏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14例,胆总管或肝总管损伤致胆漏3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T管早期滑脱或拔T管后胆漏8例,T管放置不当1例,T管引流术后护理不当2例。保守治疗22例,再手术7例,除1例85岁重症胆管炎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与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有无胆道梗阻以及腹腔是否引流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对策,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例肝外胆管损伤的诊治经过,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本组135例,出现5例肝外胆管损伤,均为肝总管损伤,2例为肝总管误缝,3例横断,4例经胆肠Roux-Y吻合术治愈,1例经腹膜修补侧壁治愈,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贵在预防,强调人为因素,熟悉解剖,严守规范操作,辩明三管关系、高度重视胆囊三角区的解剖变异,是避免胆管损伤的根本措施,通过总结可提高医生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