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上腹癌痛(附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上腹癌痛(附8例分析)葛志平(沭阳县人民医院223600)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腹腔伸经丛阻滞(NCPB)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取得较好疗效。作者对8例病人进行了NCPB治疗,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6例,女2例。其中肝癌... 相似文献
5.
中上腹癌性疼痛的术中腹腔神经丛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的癌性疼痛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在 1990年提出消除疼痛是控制癌症优先考虑的问题 ,因晚期肿瘤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故治疗癌性疼痛的方法及药物得以不断改善。既往通过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镇痛的药物治疗需反复使用 ,持续时间短且易成瘾。我院自 1996~ 2 0 0 1年对上腹部晚期肿瘤患者在剖腹探查行姑息手术 (转流、姑息切除等 )的同时施行经腹直视下的腹腔神经丛阻滞 (NCPB)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我院自 1996~ 2 0 0 1年共收治 4 9例上腹部晚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热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癌性上腹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加热组和23例常温组晚期癌性上腹痛患者,CT引导下分别于背侧入路实施经皮穿刺无水乙醇双侧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止痛效果分为0级~Ⅲ级,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观察止痛效果。结果:随访观察3个月,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加热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5例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热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乙醇弥散良好,可获得较常温乙醇更好的止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穿刺途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PNCPB)对晚期癌痛的疗效。方法将常规止痛治疗无效的51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分为2组,椎旁入路组36例,椎间盘入路组15例,缓慢注入95%无水乙醇约30ml。记录透视时间,用视觉权衡评分法(VAS)评价止痛疗效。结果所有患者PNCPB均成功,两组所用透视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 VAS测定,椎旁入路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77.8%(28/36),椎间盘入路组总有效率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3.3%(12/36)和73.3%(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椎间盘入路PNCPB治疗癌痛,方法简单安全,效果优于椎旁入路。 相似文献
8.
9.
报告40例施行腹腔神经丛酒精阻滞治疗上腹部器官癌痛的护理体会。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术前准备,操作中配合和术后护理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陈绍辉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0,1(2):120-120
据统计我国癌症病人中有51.1%的患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90%属中晚期癌症病人,经过药物治疗70%-80%的患可部分或完全缓解,但部分患尽管采用各种治疗方法,疼痛仍得不到有效控制。同时也有部分患无法接受治疗的副作用而终止治疗。据报道,国内癌痛患仅0.4%接受神经阻滞治疗,接受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更少。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改良传统腹腔神经丛穿刺法,先后对4例晚期癌痛病人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摘 要 目的 比较单次与连续腹腔神经丛阻滞对癌性腹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择53例上腹部癌症伴重度疼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次腹腔神经丛阻滞(S组,N=26);连续腹腔神经丛阻滞(D组,N=27)。两组分别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成功,S组为经穿刺针一次性注入无水酒精30ml,D组为经膈肌脚后间隙预留置导管并分次注入无水酒精20-25ml后,分别予24h、48h重复经导管进行上述阻滞。记录两组病人神经阻滞术前、中、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VAS评分;记录两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 结果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S组在神经阻滞术后10min、30min发生低血压及窦缓的比例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比较,两组V0-V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V3-V4的VAS评分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膈肌脚后间隙预放置导管并连续多次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发生低血压和窦缓的比例低,且远期镇痛效果更理想,适合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 相似文献
13.
癌性疼痛是现代医疗中的重要课题,癌瘤压迫、浸润神经是其主要原因。其他如浸润管腔脏器,引起梗阻;浸润、压迫动脉、静脉、淋巴管;原发或转移性骨肿瘤,癌浸润骨骼等,均可引起疼痛。肝、胰、胃、食管等恶性肿瘤的疼痛可为剧痛,亦可为阵发钝痛,临床上使用吗啡、哌替啶 相似文献
14.
神经阻滞治疗癌性疼痛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神经阻滞在癌痛病人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以镇痛复合液和亚甲蓝等采用神经阻滞或神经毁损术治疗癌性疼痛。结果:用局麻药为主的镇痛复合液行神经阻滞和亚甲蓝等行神经毁损术治疗癌性疼痛后,VA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总有效率达86.2%。结论:对晚期癌痛病人进行有效的镇痛,既可给患者创造放、化疗的机会,又获得较为舒适和较长时间的带瘤生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患者,女性,44岁。5个月前夜间突发性上腹部剧痛,向腰部放射,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以保守治疗。2个月前CT扫描提示轻度胰腺炎。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1周前经ERCP检查发现胰头、体部胰腺管模糊略扩张、扭曲,提示慢性轻度胰腺炎。5个多月来,上腹部持续刺痛,时轻时重,每天需注射654-2 3~4次,间断注射哌替啶解痉止痛,纳差。体检:痛苦面容,消瘦,剑突下及左上腹部压痛,拒按。血及尿淀粉酶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热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癌性上腹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加热组和23例常温组晚期癌性上腹痛患者,CT引导下分别于背侧入路实施经皮穿刺无水乙醇双侧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止痛效果分为0级~Ⅲ级,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观察止痛效果。结果:随访观察3个月.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加热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5例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热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乙醇弥散良好,可获得较常温乙醇更好的止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经CT、MIR、彩超等检查后确诊为癌症晚期,均出现较严重癌性上腹部疼痛.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时晚期上腹部癌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6例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随机分为50%乙醇组、75%乙醇组和无水乙醇组,每组32例,X线引导下分别于背侧入路实施经皮疆腔神经丛阻滞术,止痛效果被分为0~Ⅲ级,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止痛效果。结果随访观察3个月,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用75%乙醇组和无水乙醇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50%乙醇组。而75%乙醇组与无水乙醇组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腹腔神经丛75%乙醇和无水乙醇(15ml)阻滞治疗晚期上腹部癌性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