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状况及其与感戴、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外化问题行为量表、感戴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498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男生问题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 双亲家庭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得分显著低于单亲家庭(P<0.05);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和感戴、社会支持均显著负相关(P<0.001);家庭内支持对问题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结论 感戴、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抑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旨在为培养初中生积极应对生活压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接纳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德州355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1)初中生自我接纳、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在是否是班干部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37,P2=0.000,P3=0.001,P均<0.05);2)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与自我接纳显著正相关(r1=0.314,r2=0.279),且这两个维度对自我接纳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3)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和利用度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1=0.408,r2=0.341),并对其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与利用度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1=0.114,r2=0.122),且利用度对消极应对方式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4)自我接纳的各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1=0.107,r2=0.265),且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接纳中自我接纳这一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0.241),并对其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 【结论】 应鼓励初中生积极担任学生干部的工作,从而获得更高的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水平,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也能够更好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刘宝  魏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2):1243-1245
目的考察留守儿童感戴与其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提升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进而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和支持。方法采用感戴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3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感戴、领悟社会支持(PSSS)与其生活满意度均显著正相关(r1=0.165,P0.01;r2=0.260,P0.001),领悟社会支持在留守儿童感戴与其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感戴对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一作用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以及学校生活满意度、自尊与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1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湖南、河南、辽宁、广西四省6所农村学校共抽取605名小学5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273名,非留守儿童332名,采用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自尊量表、校园欺凌问卷进行测量。结果 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遭受了更多的校园欺凌行为(t=2.90,P<0.01);校园欺凌行为和受欺凌行为均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296,-0.219,P<0.01);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388,P<0.01);自尊在学校生活满意度与校园受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5,P<0.05)。结论 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遭受更多的校园欺凌行为,学校方面应尽量为儿童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同时通过开展心理活动健康教育,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网络游戏成瘾问卷对40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 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正相关(t=0.23,P<0.001);2)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Z=2.80,P<0.01)。结论 压力性生活事件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因素,而消极应对方式是其重要的内在中介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患者父母依恋水平与社交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7月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120例,年龄范围均为9~16岁。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IPPA)中的父母依恋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分析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1)社交焦虑水平与父子信任、父子沟通呈显著负相关(r=-0.21~-0.35,P<0.05),与母子依恋信任、母子沟通无显著相关;社交焦虑水平与父母疏远呈显著正相关(r=0.22~0.46,P<0.05),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44~-0.56,P<0.001)。2)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患者的母子依恋水平对社交焦虑无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父子依恋水平对社交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 =-0.64,P<0.001),自尊在父子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1%。结论 父子依恋水平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交焦虑障碍关系密切,自尊在父子依恋水平和社交焦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构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的关系模型,重点考察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 运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自动思维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大学生社会适应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553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自动思维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起到中介作用(χ2/df=3.46,P≤0.001,AGFI=0.93;GFI=0.96;CFI=0.95,NFI=0.94;IFI=0.96;TLI=0.93;RMSEA=0.067),社会支持调节了该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a1=0.275,t=6.700,P<0.001;b2=-0.152,t=-3.941,P<0.001)。结论 可以从改变负性认知及增加社会支持两方面对儿童期心理虐待大学新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促进超重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降低自杀意念检出率提供指导。方法 2018年3-5月选取潍坊市4 250名青少年,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心理健康自评量表(K10)、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9.55%(406/4 250),肥胖检出率为6.94%(295/4 250);农村超重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城市青少年(P<0.001),城市超重肥胖青少年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农村,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杀意念得分农村显著高于城市(P<0.001);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1),社会支持分别与心理健康、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378和-0.449,P<0.01);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对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杀意念有显著预测作用(β=0.278和-0.197,P<0.01;R2=0.459),且社会支持在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通过改善超重肥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社会支持,从而降低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9.
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感恩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感知学校氛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干预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提供实证依据和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对湖北省咸宁地区835名农村留守儿童采用感恩问卷、感知学校氛围问卷和网络游戏成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感恩与网络游戏成瘾呈负相关(r=-0.18,P<0.01),感恩与学校氛围的3个因子师生支持、生生支持与自主性机会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0.25,0.15,P值均<0.01),师生支持、生生支持与网络游戏成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8,-0.18,P值均<0.05);生生支持和自主机会在感恩与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Z值分别为-3.20,2.61,P值均<0.01).结论 感恩是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保护性因素,而感知学校氛围是其中的重要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发育迟缓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并探讨焦虑在家庭亲密度与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7月—2021年4月抽取辽宁省某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和复查的200例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儿童焦虑量表与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200例发育迟缓儿童的自我意识总分为45.87±4.15,FACES-Ⅱ得分与自我意识总分呈负相关 (r=-0.607,P<0.01);FACES-Ⅱ得分与儿童焦虑呈正相关(r=0.416,P<0.001);儿童焦虑与自我意识呈负相关(r=-0.367,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儿童焦虑在家庭亲密度对自我意识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95%CI为(-0.257,-0.043)。中介效应值为-0.077,占总效应的9.50%。 结论 发育迟缓儿童自我意识较低,要重点关注对儿童焦虑情绪的疏导,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融洽的亲子关系,提高发育迟缓儿童心理健康与自我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留守儿童感恩、焦虑抑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感恩问卷、焦虑抑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6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回归分析表明,感恩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b=0.15,P0.01),焦虑抑郁显著部分中介这一效应(Z=2.06,P0.05)。结论感恩是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促进因素,焦虑抑郁是这一联结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学校气氛对留守初中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学生学校气氛问卷、自编心理资本量表与学业倦怠量表,对广西农村4所初级中学389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的自信因子得分(F=11.83,P0.001)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自控力因子得分(F=14.90,P0.05)显著高于男生;学校气氛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579,P0.001),与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r=0.512,P0.001),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470,P0.001);心理资本在学校气氛与学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9.89%。结论学校气氛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学业倦怠,还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预测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创伤经历对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的调节作用,以期有效预防和干预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方法 2016年3-5月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简版(CTQ-SF)和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364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 1)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与儿童期创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12~0.31,P<0.05),与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21~-0.48,P<0.01),与专制型和放任/忽略型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2~0.36,P<0.05);2)儿童期创伤与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1~-0.44,P<0.05),与专制型和放任/忽略型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2~0.47,P<0.05);3)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期创伤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影响的调节效应显著,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χ2/df=2.774~3.460,IFI=0.91~0.92,CFI=0.90~0.92,GFI=0.93~0.94,RMSEA=0.07~0.08)。结论 儿童期创伤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重要危险性因素,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在其间起积极调节作用,专制型和放任/忽略型父母教养方式起消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30月龄儿童社交情绪问题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初筛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基层医院尽早发现儿童ASD高危特征,从而尽早进行ASD的初筛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1月来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做常规保健的542名儿童进行调查。儿童家长在培训过的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填写儿童所在月龄组的ASQ-SE问卷。在同一天或相邻时间内,由对ASQ-SE筛查结果不知情的医护人员指导家长完成M-CHAT-R/F。对ASQ-SE与M-CHAT-R分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社交情绪异常儿童在M-CHAT-R上的分数高于社交情绪正常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18月龄组=5004.00,U24月龄组=5491.50,U30月龄组=409.00,P<0.001)。社交情绪异常儿童中,用M-CHAT-R初筛发现有ASD患病风险的人数比例较高(18月龄组为86.96%,24月龄组为90%,30月龄组为80%);ASQ-SE分数与M-CHAT-R分数呈正相关(r18月龄组=0.724,r24月龄组=0.693,r30月龄组=0.783,P<0.01)。结论社交情绪异常的儿童中大多数具有ASD的患病风险,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小年龄段社交情绪异常的儿童,建议儿童保健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儿童采用M-CHAT-R/F量表进行ASD初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0~3岁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月选取295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97),家庭干预组(n=100)和社区干预组(n=98)。由专业人员借助早期教育测评系统(E-LAP)和教育测评诊断系统(LAP-D)两种测评工具分别对干预前后婴幼儿综合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并以“测评发育月龄≥实际月龄的比例”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婴幼儿接受家庭干预前后,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测评发育月龄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11,27.604,30.083,12.562,13.657,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和语言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5.227,P<0.05);对照组在大运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9,P<0.05)。调整婴幼儿年龄、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文化程度后的广义估计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家庭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认知方面,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动作=1.859,OR精细=2.942,OR认知=1.813,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运动=1.751,P<0.05);不同干预方案在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方案,尤其是家庭干预能有效提升早期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0~3岁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月选取295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97),家庭干预组(n=100)和社区干预组(n=98)。由专业人员借助早期教育测评系统(E-LAP)和教育测评诊断系统(LAP-D)两种测评工具分别对干预前后婴幼儿综合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并以“测评发育月龄≥实际月龄的比例”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婴幼儿接受家庭干预前后,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测评发育月龄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11,27.604,30.083,12.562,13.657,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和语言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5.227,P<0.05);对照组在大运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9,P<0.05)。调整婴幼儿年龄、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文化程度后的广义估计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家庭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认知方面,大于或等于实际月龄的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动作=1.859,OR精细=2.942,OR认知=1.813,P<0.05);社区干预组仅在大运动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大运动=1.751,P<0.05);不同干预方案在语言和社交情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方案,尤其是家庭干预能有效提升早期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