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荻兰  杨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156-4159
<正>近年来内分泌干扰物引起儿童性早熟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报道显示内分泌干扰物也可引起婴幼儿性早熟。婴幼儿性早熟多以单纯乳房早发育为主,单纯乳房早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是指女童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发育而无其他性成熟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和单纯乳房早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女童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特点,探讨MRI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在河南某省级医院确诊的ICPP女童和PT女童各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鞍区磁共振扫描,测量MRI脑垂体高度,Elster法划分脑垂体发育等级。结果垂体高度:ICPP组的均值为(5.18±1.01)mm,PT组(4.30±0.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形态:ICPP组Ⅳ级及以上的占82.86%,PT组Ⅳ级及以上占11.43%(P0.05)。结论 ICPP组患儿的垂体偏高,上缘饱满;PT组患儿垂体偏低,以上缘扁平或低凹为主。磁共振脑垂体检查对ICPP与PT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无创无痛,可作为性早熟初诊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乳房早发育1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婴幼儿乳房早发育的特点及其发展为中枢性性早熟的比率。 【方法】 对2007年7月—2010年8月在本院进行体检发现乳房结节的162名1月~3.4岁的婴幼儿进行定期体检、随访,年龄>2岁、乳房结节2.5 cm及乳房结节退而复现的患儿,均进行腹部、乳房B超,性激素、骨龄等相关检查。据病情需要进行GnRH激发试验、头颅MRI检查。 【结果】 乳房结节最常见出现年龄在5~8月龄,到2岁半消失者达96.91%,出现乳房结节患儿的喂养方式中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不同喂养方式在患儿乳房结节大小、乳房结节退而复现及乳房结节单侧或双侧出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卵巢、性激素及骨龄异常者占乳房早发育的2.47%,GnRH激发试验均阴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生率为0。 【结论】 婴幼儿乳房早发育大多是一种良性情况,但应注意观察随诊,以便早期发现中枢性性早熟的征象,及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女童乳房早发育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房早发育与中枢性、周围性和不完全性性早熟的关系.方法详细询问病史与体查,内分泌检查,骨龄,盆腔B超检查,病情需要则作头颅MRI或CT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结果女童乳房早发育48例,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CPP)14例,周围性性早熟(PPP)21例,不完全性性早熟(单纯乳房发育)13例.CPP病例GnRH激发试验呈阳性,全部病例为特发性(ICPP);骨龄比生理年龄超前1~3年,盆腔B超检查显示部分病例子宫、卵巢均有增大;PPP病例和不完全性性早熟病例GnRH激发试验呈阴性,骨龄除PPP部份病例有超前外,其余均与生理年龄相符,盆腔B超检查二者皆无明显变化.PPP除1例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外,大部份与经常食用肉类、禽类、水产、饮料有关.结论乳房早发育常是各种类型性早熟最早出现的症状,故及早鉴别乳房早发育的性质,对性早熟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各类型性早熟在初期差别不明显,诊断不能依据表现,尽早作血清LH,FSH,E2检测及作GnRH激发试验,盆腔B超,可用于鉴别各种性早熟的重要指标.PPP的发病因素与多食肉类、禽类、水产、滋补品关系密切,与目前许多使用雌激素饲养家禽、水产等有关.这是一个社会食品安全的大问题,应引起广大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单纯乳房早发育和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临床意义,为预防性早熟进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专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性早熟女童84例,其中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单纯乳房早发育组和中枢性性早熟组;根据国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分类方法,将性早熟组女童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另选取80例健康女童为对照组。记录并统计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骨龄(BA);骨龄与生活年龄比值(BA/CA)、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峰值(P-LH)、促卵泡雌激素峰值(P-FSH)、血清雌二醇(E2)水平,采用25-(OH)D水平评价维生素D水平。结果 性早熟组女童血清25-(OH)D水平为(53.02±20.64)nmol/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女童[(74.32±14.30)n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P<0.05);中枢性性早熟组女童25-(OH)D水平[(36.09±11.83)nmol/L]低于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55.29±23.0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7,P<0.05)。25-(OH)D不足组与25-(OH)D缺乏组骨龄(BA)、实际年龄(CA)、BMI-SDS、身高SDS、体重SDS、LH、FSH基础值、E2、P-LH、P-FSH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不足组P-LH[(30.31±13.45)U/L]和P-FSH[(22.66±7.70)U/L]与25-(OH)D正常组P-LH[(10.67±9.34)U/L]和P-FSH[(17.12±9.23)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3.127,P<0.05);25-(OH)D缺乏组P-LH[(32.39±14.56)U/L)]和P-FSH[(25.09±10.56) U/L]与25-(OH)D正常组P-LH和P-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5、5.242,P<0.05)。 结论 性早熟女童维生素D水平减低,且维生素D水平与性早熟的发生及进程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100例乳房早发育病人血清性激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乳房早发育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儿科内分泌门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性早熟的一种变异型。特发性乳房早发育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为研究乳房早发育病人血清性激素、促性腺激素及催乳激素水平,我们测定了乳房早发育病人的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并经1~3年临床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按Wilkins标准诊断,即8岁前女孩,孤立性乳房发育。病例来自本院内分泌门诊,初诊年龄2.3~7.8岁,平均5.±1.56岁。同时经…  相似文献   

7.
王德芬  朱逞 《大众医学》2010,(10):34-35
背景资料 2010年8月5日,新闻媒体报道了“武汉三名女婴乳房发育,疑为性早熟”的病例.三名女婴均食用过“圣元优博”奶粉。之后,山西、北京、山东等均报道发现此类病例.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卫生部迅速介入调查,8月15日发布调查结果: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奶粉没有关联.市场上抽检的圣元奶粉和其他婴幼儿奶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  相似文献   

8.
陈宇  钟燕  赵莎  康如彤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40-214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本科诊治的105例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根据患者是否接受系统干预措施分为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46例),同时以门诊随机选取100例年龄匹配的未发育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找出与生活习惯相关的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危险因素,针对该危险因素作早期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干预组及对照组患者血雌激素水平变化及乳房消退的情况。结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乳房早发育组与正常组相比,在经常食用含雌激素食物、服用过保健品或补品、经常开灯睡觉习惯和长期服用类激素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经常看成人电视、广告和母孕期是否有保胎用药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年时间的早期干预和随访,1年后干预组乳房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乳房消退率高于对照组(P〈0.05),1年后转化成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转化率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E2下降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房早发育患者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血雌激素水平,提高乳房早发育消退率,有利于降低中枢性性早熟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单纯乳房早发育(PT)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卵巢、子宫超声征象。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就诊80例性早熟女童资料,将其中40例ICPP女童纳入ICPP组,40例PT女童纳入PT组,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收集并填写ICPP、PT女童的基线资料、卵巢及子宫超声征象,绘制ROC曲线分析卵巢、子宫超声征象对ICPP的诊断价值。结果 ICPP组的子宫长径[2.648(2.38,2.96)cm]、卵巢长径[2.686(2.51,2.84)cm]、子宫体积[(2.36±0.52)cm3]及卵巢体积[(1.75±0.41)cm3]均比PT组[2.309(2.17,2.49)cm、2.212(1.87,2.64)cm、(1.38±0.36)cm3及(1.14±0.33)cm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P组的年龄[(6.62±0.52)岁]、乳房发育年龄[(6.22±0.47)岁]、卵巢前后径[(1.18±0.32)cm]、BM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天津市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及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7年5月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11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127例,同时按照年龄进行1∶2配对,分别选取220例和254例发育正常女童作为对照,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址附近有污染工厂、母亲初潮年龄≤13岁、塑料制品使用频率、动物性食品或高蛋白饮食和含防腐剂色素食品是单纯乳房早发育的危险因素(OR=9.061、22.220、2.980、6.508和14.069,P均<0.05);服用营养滋补品、使用成人洗漱护肤品、含激素类食品和母亲初潮年龄≤13岁、海产品饮食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危险因素(OR=3.071、2.445、4.063、2.809和2.849,P均<0.05)。结论 天津市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及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发病危险因素较多,与母亲初潮年龄、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女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simple premature thelarche, SPT)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瘦素(leptin)、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测定28例ICPP及32例SPT女童BMI、血清IGF-1和leptin的水平,并以26名正常青春发育期女童及30名未发育女童作为对照,观察BMI及血清IGF-1、leptin水平的相互关系;以IGF-1及leptin为诊断指标,对ICPP进行诊断试验评价。 【结果】 ICPP组女童血清IGF-1及leptin水平均明显高于SPT及未发育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正常青春发育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P组女童IGF-1及leptin水平均与BMI呈正相关(r=0.67,0.71,P<0.01);正常青春发育组女童IGF-1及leptin水平均与BMI亦呈正相关(r=0.63、0.68,P<0.01);SPT组、未发育组女童IGF-1及leptin水平均与BMI无相关关系(P>0.05)。IGF-1>319.47 ng/mL对诊断ICP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4%、96.3%、95.6%;leptin>6.32 ng/mL对诊断ICP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5%,95.7%,94.8%。 【结论】 IGF-1和leptin水平的测定可作为ICPP诊断的参考指标,对鉴别ICPP与SPT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IGF-1和Leptin可能是激活GnRH脉冲分泌的相关代谢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清瘦素、网膜素-1和脂联素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8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124例ICPP女童、86例单纯性乳房发育(PT)女童和100例健康女童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瘦素、网膜素-1 和脂联素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CPP组瘦素水平较高,网膜素-1和脂联素水平较低(P<0.05),PT组瘦素水平较高,网膜素-1水平较低(P<0.05);与PT组比较,ICPP组瘦素水平较高,网膜素-1水平较低(P<0.05)。瘦素、网膜素-1 和脂联素诊断ICPP的AUC分别为0.898、0.842和0.799,三者联合检测可将AUC提高至0.920;瘦素、网膜素-1 和脂联素鉴别诊断ICPP和PT的AUC分别为0.761、0.604和0.572,三者联合检测可将AUC提高至0.775。结论 血清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和网膜素-1在ICPP的诊断及与PT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女童乳房发育年龄与母亲初潮年龄及母亲身高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并测查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子宫卵巢、B超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实验,对ICPP组、单纯性乳房早发育(simple premature thelarche, SPT)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ICPP女童的母亲月经初潮年龄(11.66±1.35)岁显著低于SPT组(12.93±1.66)岁和正常对照组(14.03±0.58)岁(P<0.01);2)ICPP女童母亲身高(154.13±3.61)cm显著低于SPT组(159.80±4.71)cm及正常对照组(159.50±2.33)cm(P<0.01);SP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ICPP组女童的乳房开始发育年龄与母亲月经初潮年龄、母亲身高均具有显著直线正相关(P<0.01)。 【结论】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乳房发育年龄与母亲初潮年龄及身高关联性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及母亲的身材矮小与性早熟或青春期提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婴儿期神经行为发育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4月~2009年3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儿童保健中心接受保健服务的381例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时期在毓璜顶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体检的足月儿3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早产儿于纠正胎龄40周、足月儿于出生后2~3天进行NBNA评分;在早产儿纠正年龄/足月儿生后年龄为3、6、9月及1岁时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修订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查发育商(DQ)。结果:早产儿与足月儿NBNA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3.4496,P0.0500)。早产儿组NBNA评分≤35分者22例,与对照组(6例)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163,P=0.043)。早产儿组在3、6月及1岁时的发育商低于足月儿,早产儿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落后于足月儿。早产儿组智力低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水平低于足月儿,尤其是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落后于足月儿。应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的气质特点和智能发育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早产儿和足月出生儿童在出生后30个月内气质、智能发育情况进行比较,探讨早产儿气质特点及与智能发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arry儿童气质问卷《婴儿气质问卷修订版》(RITQ)和《幼儿气质评估表》(TTQ),以及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早产儿表现为活动水平、适应性、反应强度及反应阈较足月出生儿童明显降低(P〈0.05)。(2)2组儿童气质类型均以中间型和易养型为主。(3)智能发育水平与儿童气质维度中的节律性、适应性、坚持性、活动水平、反应强度、注意分散度和反应阈有关(P〈0.05)。(4)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与父母学历有关,与性别及其气质特点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早产儿童具有一定的气质特征。根据其气质特点可指导进行早期干预以提高智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相关因素,为预防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住院的确诊ICH的早产儿为病例组,同期住院非ICH早产儿为对照组,对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宫内窘迫、胎龄小于34周、机械通气、电解质紊乱为早产儿ICH独立危险因素,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是ICH的有利因素。结论加强对高危孕产妇孕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合并症,产前适时应用地塞米松等可减少早产儿IC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早产儿的发生情况和住院情况,为早产儿住院期间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5-2017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200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这些早产儿围生期资料、住院期间营养和疾病情况。结果 在本研究样本中的200例早产儿中,发生IUGR者占 23.5%(47/200),其中严重IUGR占10%(20/200)。IUGR患儿中,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为97.9%(46/47),严重EUGR为68.0%(32/47)。非IUGR患儿中,发生EUGR为51.6%(47/153),严重EUGR为6.5%(10/153)。IUGR组与非IUGR组间EUGR以及严重EUGR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体重越小,出生体重所在同龄儿生长曲线上的百分比越低(χ2=55.615,P<0.01)。随着出生体重增加,IUGR发生率逐渐下降。IUGR组母亲妊高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UGR组(P<0.01)。IUGR组住院期间开奶时间、禁食时间、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大于非IUGR组(P<0.05)。非IUGR组最低球蛋白数值低于IUGR组(P<0.05)。IUGR组在中心静脉置管、输血(严重贫血)、肺炎、败血症、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喂养不耐受、MRI显示颅内病变人数的发生率高于非IUGR组(P<0.05)。结论 住院早产儿中IUGR发生率较高,发生IUGR的早产儿更易出现EUGR。IUGR组与非IUGR住院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重视IUGR早产儿的特点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