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2d龄SD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将2d龄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VL模型组。对照组仅进行右侧颈总动脉分离术,而不作结扎及缺氧处理。PVL模型组大鼠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吸入含6%O2和94%N2的氧氮混合气体处理4h,建立新生大鼠PVL模型。对两组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神经行为学评价和生长发育评估。结果光镜和电镜下发现,对照组无明显形态学变化而缺氧缺血48h后PVL组有显著的脑室周围脑白质损伤,14d可见典型的PVL病理改变。神经行为学评价,PVL组大鼠感觉运动功能、情感行为能力及生长发育均较对照组明显减退。结论该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符合早产儿PVL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SCP动物模型,以期最大程度地模拟SCP的神经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探讨模型的评价方法。方法:清洁级5日龄W 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而对照组仅切开颈部皮肤。检测方法分两部分:①两组各取20只新生大鼠,分别于术前、术后不同时期测量体重,术后25天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及数据统计分析;②两组各取16只新生大鼠,分别在术后不同时期对脑组织切片、HE染色及光镜观察。结果:①对照组存活率为100%,实验组存活率为85.71%。②术后实验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对照组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悬吊试验中、斜坡试验中、旷场试验中、拒俘反应试验中、肌张力测试中、不自主运动测试中,各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均P<0.05,表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HE染色光镜观察,实验组脑组织病理改变为小胶质细胞浸润;星形胶质细胞肥大、增生;脑白质结构稀疏、紊乱;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灶形成,囊间少突胶质细胞减少;侧脑室扩大且形态多不规则等,对照组无异常。结论:①结扎5日龄新生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经神经行为学检测为成功构建痉挛型脑瘫动物模型;其脑损伤的部位主要在白质,该模型对脑瘫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利利 《现代保健》2012,(20):15-17
目的:探讨3日龄未成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白质中VEGF的表达变化规律,研究VEGF在早产儿脑损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为干预治疗打下理论基础。方法:92只体重6.5~10.5g新生3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缺氧缺血)50只和对照组(假手术)42只,实验组死亡10只,对照组死亡2只,故进入实验的两组均为40只。实验组大鼠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予以低氧(6%O2+94%N2)处理4h,以建立动物模型。对照组仅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以结扎和缺氧处理。术后12、24、48、72h及7d处死8只大鼠,取脑组织,制备光镜石蜡标本。VEGF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VEGF阳性单位表达的AU值。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神经元、内皮细胞、软脑膜细胞、胶质细胞等均可见VEGF表达。表达变化以胼胝体和脑室周围白质部位明显。对照组VEGF的表达较弱,且随时间的增加,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于缺氧缺血12h表达开始增加,缺氧缺血24h表达达到高峰,7d时恢复至正常,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EGF的表达在12、24、48、72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成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VEGF蛋白的表达于缺氧缺血12h开始增加,于24h达到高峰,7d降至正常,说明VEGF在其发病机制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铁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7d龄健康新生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4)、假手术组(n=14)及HIBD模型组(n=34)。HIBD模型组新生大鼠采用改良Rice方法行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h后将新生大鼠置于37oC恒温水浴的1L有机玻璃缺氧舱中,输入氧浓度为8%±0.1%的氮氧混合气体持续缺氧2h,观察缺氧缺血后24h内神经行为变化及24、48、72h脑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干湿法测定24h脑含水量。应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HIBD大鼠脑组织铁元素含量。结果HIBD模型组新生大鼠神经行为异常发生率为94.12%,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发生神经行为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HE染色可见神经元损伤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未见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含水量较右脑、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HIBD大鼠左侧脑组织中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右侧脑组织(P<0.05);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右侧脑组织铁元素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组织中铁元素含量的增加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维持铁代谢的稳态对防治铁超载引起的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的大鼠改良血管性痴呆模型,观察血流变学指标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以便更好的了解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采取间隔3d分2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术后8周测定学习记忆能力后,取血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及制备脑组织匀浆检测TNF-α、IL-1β、NO、NOS、SOD、MD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学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TNF-α、IL-1β、NO、MDA含量明显升高,NOS活性显著增加,SOD活性明显降低。[结论]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造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血流变学异常,多种生化指标改变,符合血管性痴呆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生鼠缺氧缺血损伤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损伤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7d龄SD大鼠共80只,分为对照组(40只)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HIBD组)(40只)。HIBD组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吸入8%O2 1h,建立HIBD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不予颈总动脉结扎和缺氧。两组均于HIBD模型制成后0h,6h,24h,48h和72h分别处死动物(各时间点动物8只),进行脑含水量观察,Western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脑组织AQP-4表达。结果HIBD组6h,24h,48h和72h脑组织含水量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IBD组脑组织AQP-4表达在48h内呈下降趋势,72h出现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QP-4表达下降可能与脑水肿的发生有关,AQP-4可能参与脑内渗透平衡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老龄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30d和60d时,分别进行水迷宫实验。结果发现该模型动物术后30d时,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60d后,学习记忆能力仍然降低,没有恢复的趋势。结论我们认为该模型的建立对老龄血管性痴呆药物防治的效果评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HI)对新生大鼠脑白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VEGF及iNOS在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WM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3日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建立新生大鼠WMD模型,分别予HI后12、24、48、72 h及7 d处死,对其脑组织取材后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VEGF及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新生大鼠脑白质中,1)VEGF表达水平予HI后12 h开始明显上升,24 h后达高峰,至7 d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脑室周围白质VEGF的表达在12、24、48、72 h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iNOS于HI后12 h表达开始增加,72 h达高峰,7 d仍有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HI可导致新生大鼠脑白质VEGF及iNOS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参与新生大鼠WM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白藜芦醇甙对HIBD新生大鼠皮层BDNF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藜芦醇甙(PD)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脑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52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S组)、阴性对照组(NG组)、缺氧缺血组(HI组)、白藜芦醇甙干预组(PD组);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及通入8%的氧气2 h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各组按照造模后24 h、10 d分为2个亚组,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4 h、10 d HI组大鼠皮层BDNF表达(0.144±0.011,0.105±0.011)较NS(0.069±0.005,0.068±0.005)和NG组(0.070±0.003,0.069±0.007)增高(P<0.01),10 d PD组皮层BDNF表达(0.131±0.009)较HI组(0.105±0.011)明显增加(P<0.01)。结论白藜芦醇甙能上调HIBD新生大鼠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对缺氧缺血后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7日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大鼠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方法将75只SD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1)假手术组取颈部正中切口,接着游离左侧颈总动脉,并进行切口缝合;2)HIBD组分离左侧颈总动脉,接着游离血管并行结扎,缝合后放入含氧量为8%的环境中2h;3)EPO处理组游离并结扎左侧颈总动脉,随后放于含氧量为8%的环境中2h,并腹腔内注射rhEPO 1次(剂量:5 000U/kg)。于6、12、24、72h后分别留取脑标本,并对脑组织中VEGF及NF-κB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1)与假手术组对比,HIBD组和EPO处理组中VEGF的表达有明显增高(P0.05);2)HIBD组NF-κB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HIBD组高于EPO处理组(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增高VEGF蛋白表达、降低NF-κB蛋白表达作用,这一机制可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缺血侧脑组织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健康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对照组(n=24)及EGB治疗组(n=24)。采用经典的Rice法制成HIBD模型,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伤后1、3、7、14d的细胞凋亡数及Survivin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EGB治疗组伤后7、14d的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P<0.01),且在伤后1、3d的Survivin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EGB可促进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减少HIBD后的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damage,HIBD)后缺血侧脑组织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健康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对照组(n=24)及EGB治疗组(n=24)。采用经典的PAce法制成HIBD模型,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伤后1、3、7、14d的细胞凋亡数及Survivin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EGB治疗组伤后7、14d的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P〈0.01),且在伤后1、3d的Survivin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EGB可促进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减少HIBD后的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开花  曲云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443-5445
目的: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观察缺氧缺血后凋亡通路上关键成分核因子-κappaB(NF-κB)表达的变化,探讨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减轻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72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PDTC预处理组(n=24)。各组再随机分为HI 6 h、24 h组(n=12)。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后行8%低氧暴露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PDTC组HI前腹腔注射PDTC(50μg.g-1.wt-1)。采用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的表达;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结果:假手术组左侧海马神经元NF-κB活化和凋亡阳性细胞数极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NF-κB活化和凋亡阳性细胞持续增加至HI 24 h(P<0.01或P<0.001);PDTC干预组NF-κB活化和凋亡细胞数均较HIBD组下降(P<0.05或P<0.01)。结论:PDTC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NF-κB过度活化来减少脑细胞凋亡,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皮质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144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胞二磷胆碱组、辛伐他汀组,每组又分为0、12、24、48、72 h和7天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按R ice方法,制作成H IBD模型后,各组分别于即刻及之后的每天同一时刻进行不同的干预,假手术组仅手术游离左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不再进行缺氧及药物干预等处理。于不同时间点剥取结扎侧脑皮质,免疫组化检测结扎侧脑皮质ICAM-1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别。结果:阴性对照组未见ICAM-1表达阳性的微血管,假手术组结扎侧皮质区ICAM-1蛋白阳性率均较低,各时间点皮质部位ICAM-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34,P>0.05)。生理盐水组、胞二磷胆碱组和辛伐他汀组ICAM-1蛋白表达阳性血管数于缺氧缺血后12 h时开始显著升高,24 h达高峰,然后开始回落,到7天时,生理盐水组和胞二磷胆碱组ICAM-1蛋白表达阳性血管数仍然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胞二磷胆碱组、辛伐他汀组于12、24、48、72 h时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7天时,辛伐他汀组已接近假手术组水平(P>0.05),且72 h、7天时,辛伐他汀组ICAM-1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胞二磷胆碱组(P<0.05和P<0.01)。结论:辛伐他汀和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ICAM-1有关,且辛伐他汀的调控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G-2)与N-ε-γ谷氨酰基赖氨酸交联物(GGEL)在海马CA1区的表达特点,探讨TG-2与GGEL是否参与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过程。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只。实验组在乙醚麻醉下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氮氧混合气体(92%氮气和8%氧气)缺氧2 h,制作为HIBD模型。对照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不结扎,不做缺氧处理。分别于缺氧后不同时间点(1天、2天、3天、5天、7天)断头,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2与GGEL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免疫组化显示海马CA1区对照组各个时间点均有TG-2的表达,且没有表达量的变化,实验组海马区TG-2在缺氧缺血(HI)后3天开始表达逐渐增加,5天达到表达高峰,随后表达有所下降(P<0.05)。②海马CA1区对照组各时间点有GGEL的阳性细胞表达,但量少,且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HI后1天起GGEL的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对照组开始增加,于HI后5天达到表达高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2与GGEL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提示TG-2和GGEL可能参与了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蛋白表达变化,以及西比灵干预的影响。方法制作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前给沙鼠喂食西比灵,分别在缺血再灌注(IR)1、3、7 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内PAI-1蛋白的表达,并与其他各组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沙鼠脑组织中有微弱PAI-1的阳性表达。缺血再灌注1、3、7d PAI-1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蛋白的表达随再灌注后时间的延长而递增,7 d达高峰,不同时间点PAI-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比灵干预后PAI-1的表达趋势亦同缺血再灌注组,但阳性率高于缺血再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脑组织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表达PAI-1蛋白,西比灵可上调PAI-1蛋白表达而有利于抵御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猴脑缺血后行选择性深低温顺行脑灌注对脑、心肺等全身主要器官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恒河猴8只,动物随机分为二组:选择性深低温组(双侧颈总动脉脉夹闭后低温灌流,n=5),常温组(双侧颈总动脉夹闭,n=3)。常温下临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min后,选择性深低温组经右颈内动脉灌流2℃林格氏液,右颈内静脉回流,降低脑温至18℃,维持60min后,开放夹闭的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猴缓慢复苏。于缺血前、后连续监测脑电生理活动,手术中持续监测中心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术后每天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检查,取脑及心肺等重要脏器行光镜检查。常温组用相同方法灌流37℃林格氏液。结果在8只恒河猴中,选择性深低温组5只猴术中、术后血压、脉搏变化相对稳定,断血流70min后意识恢复并长期生存,术后脑电生理活动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检查正常,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组织观察正常;常温组3只猴在灌流60min后未恢复意识,灌流结束1d内死亡,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可见不同程度异常。结论严重脑缺血后行选择性深低温顺行脑灌注60min是安全可靠的,无严重心肺并发症发生,不会遗留有不可逆性脑缺血损害。  相似文献   

18.
石晶  周毅 《现代预防医学》2015,(20):3746-3748
摘要:目的 观察托吡酯对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加缺氧处理的2日龄SD大鼠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模型,检测WMD模型后12 h、24 h、48 h及72 h脑白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的改变,并与对照组大鼠比较。WMD模型组大鼠分别加用托吡酯30 mg/kg(托吡酯干预组)和DMSO(非干预组)腹腔注射5次后检测脑白质MDA的改变,电镜观察大鼠脑白质髓鞘化形成情况。结果 WMD各组大鼠脑白质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0.001);托吡酯干预组MDA水平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01)。电镜观察显示,托吡酯干预组大鼠脑白质髓鞘化程度明显好于非干预组。结论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脑白质SOD含量下降,MDA随着缺氧缺血时间的延长而生成增多;托吡酯对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伤椎单侧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双侧组和单侧组各31例。双侧组采用伤椎双侧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单侧组采用伤椎单侧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VSA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结果单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局部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伤椎单侧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的部分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成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喜得镇)组、脑力苏高剂量和脑力苏低剂量组。术后2d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5d后取血清测定SOD活性、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力苏胶囊组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其中以脑力苏低剂量组较为明显;脑力苏低剂量组、喜得镇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MDA含量。结论脑力苏胶囊可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改善实验性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