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调查2012-2013年厦门市同安区0~14 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为今后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采用2010年第三次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调查厦门市同安区10 168名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其次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哮喘患儿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在调查的10 168人中, 哮喘患儿428人, 总患病率为4.21%。男性患病率(5.88%)高于女性(2.28%)(P<0.001)。哮喘患儿中, 首次发病以3岁内居多占74.76%;发作诱因最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占85.61%;发作先兆最常见的为打喷嚏占95.20%;经常发作强度以轻度最常见占68.25%;发作类型以突然发作最多占78.50%;好发季节为换季占50.60%;好发时间为夜间和清晨占71.45%。通过对428例哮喘患儿及428例非哮喘儿童的病例对照研究并且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个人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P<0.001)。结论 厦门市同安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高于10年前厦门市区哮喘发病率。男性哮喘患病率高于女性。个人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家族哮喘史及家族过敏史是该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0~14岁儿童哮喘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共抽取调查对象1354例,先由调查员筛查哮喘患儿及可疑哮喘患儿,然后由调研人员对哮喘及可疑哮喘患儿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及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与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环境及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乐从镇0~14岁儿童中,哮喘确诊19例,总患病率为1.40%,男性患病率为1.25%,女性患病率为1.60%,性别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15.80%哮喘患者有过敏史,47.37%哮喘患者的直系亲属有过敏性史。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的危险因素为直系亲属哮喘史(OR23.614,95%CI7.921~70.396)、狗过敏史(OR值为5.100,95%CI值为1.069~24.335)。结论:乐从镇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40%,遗传因素、个人特应性体质、直系亲属哮喘史及狗过敏史可以提高乐从镇0~14岁儿童哮喘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吉林省吉林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流行现状、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地区儿童哮喘防治和管理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方法 2010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吉林市四个行政区抽取调查对象7 650名,首先对调查对象填写初筛表,再对确诊对象进行详细调查。 结果 吉林市0~14岁儿童哮喘累积患病率为2.94%,近1年现患率为1.70%。0~6岁哮喘的患病人数占总患病数的60%,其中1岁和3岁是两个患病年龄的高峰,上呼吸道感染、湿疹、过敏性鼻炎以及遗传因素等与儿童哮喘发病有关。 结论 2010年吉林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于2000年全国儿童哮喘平均水平,多种因素可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4岁以下儿童,尤其是托幼儿童是哮喘高风险人群,应重视过敏体质高危儿呼吸道疾病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4.
卢可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37-3538
目的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某院住院的学龄前儿童哮喘病人300例(观察组)和选取同期来院体检健康儿童300例(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影响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单因素危险因素变量中包括年龄、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个人哮喘史和肥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个人哮喘史是学龄前儿童哮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为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和个人哮喘史,应针对以上因素加强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5.
2000年包头地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包头市 0~ 14岁儿童哮喘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并与十年前调查情况相比较 ,为更好地进行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集中调查与分散家访相结合的方式 ,对我市昆区、青山区 110 80例 0~14岁儿童进行了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1)调查筛查出哮喘患儿 10 3例 ,包括可疑哮喘 7例 ,故实际患病率为0 .88%。其中儿童哮喘 5 9.2 % ,婴幼儿哮喘 2 8.2 % ,咳嗽变异性哮喘 5 .8%。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P<0 .0 1)。首发年龄 3岁前为 76 .7% ,而诊断年龄 3岁前为 5 6 .37% ,至 7岁明确诊断者为 90 .8%。 (2 )哮喘危险因素发现 1发病以冬春季及换季较高 ,分别为 2 3.35 %和 2 8.1% ,发病季节不定者为 33% ,以夜间多发为 4 9.5 %。感冒为其主要诱发因素96 .1% ,其次为天气变化 6 5 .0 %。2一级亲属中有哮喘史或其他过敏史分别为 6 .8%和 37.8%。个人过敏史以湿疹最多见73.8% ,过敏性鼻炎 7.1%。 结论 该市 0~ 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 10年前明显增高 (10年前为 0 .5 5 % ) ,具有多种引起哮喘的危险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东莞市0~14岁小儿哮喘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危险因素,为东莞市的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得东莞市0~14岁儿童9974人,经由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和专科医师得到哮喘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和经济负担。结果哮喘患病率为3.18%(317/9974),其中男童为3.81%(201/5273);女童为2.47%(116/4701),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73∶1,男女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3~6岁组患病率最高,占5.72%(180/3147)。哮喘主要危险因素为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呼吸道感染、吸入冷空气。哮喘儿童平均医疗费用为人民币(3047.3±980.6)元/(人·年),各年龄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次调查收集了东莞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资料,为东莞地区哮喘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和分析海南省海口市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儿童哮喘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调查法对2016年1月-12月海口市城区13所幼儿园、社区保健机构单位7 256例3~6岁的儿童进行儿童哮喘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了解哮喘儿童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 对海口市的学龄前儿童调查发现,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率为6.74%;影响哮喘发病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个人药物过敏史(OR=8.437,95%CI:1.538~22.643)、食物过敏史(OR=5.463,95%CI:1.578~21.727)、过敏性鼻炎(OR=7.847,95%CI:1.584~25.684)以及家族过敏史(OR=7.443,95%CI:1.843~13.614)。结论 海南省海口市儿童哮喘发病率较高,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个人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过敏性鼻炎以及家族过敏史是造成儿童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引起重视,进一步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城区儿童哮喘的流行现状、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儿童哮喘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与集中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于初筛问卷中的可疑哮喘患儿按哮喘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确诊的哮喘患儿填写哮喘儿童调查表。建立问卷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云南省两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24%。哮喘患儿中既往诊断为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为66.37%。哮喘患儿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有69.64%,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有54.76%,吸入激素治疗有60.71%。家族过敏史、早产、房屋装修、烟草烟雾暴露等因素为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省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仍需进一步规范哮喘患儿诊治方法。预防早产、减少室内外污染、及时治疗变应性疾病及预防呼吸道感染是减少哮喘患病和预防哮喘发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十堰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十堰市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将十堰市1 420例0~14岁儿童根据哮喘是否发病将其分为哮喘组与非哮喘组两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儿童哮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42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89%,男女比例为1.33∶1,男女患病率比例1.7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族哮喘史、早产、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居住环境、益生菌添加、添加钙剂及维生素D、近期呼吸道感染、咳嗽等儿童哮喘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过敏史、居住环境灰尘大、过敏性鼻炎史是影响儿童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益生菌添加持续6个月以上、添加钙剂及维生素D持续1年以上是儿童哮喘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十堰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发病率较高,应针对其发病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其诊治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向1996年7月1日零点-2010年7月1日零点出生的兰州市儿童或外地出生但在兰州居住和生活半年以上的儿童家长发放2010年第三次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统一问卷,筛查儿童哮喘及过敏疾病。筛查阳性儿童由临床医生明确哮喘诊断后做进一步问卷调查,了解其哮喘诊治情况及伴发过敏性疾病情况。所有数据使用Epi-Info3.5.3软件进行双录入,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儿童11 068名,完成初筛问卷10 566份(95.46%)。共诊断哮喘298例2.82%,其中典型哮喘患病率2.51%(265/10 566)、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0.31%(33/10 566);54.36%(162/298)为既往已诊断哮喘;男性患病率3.31%(180/5 440),女性患病率2.30%(118/5 126)(χ2=9.761,P0.01)。不同发育阶段儿童以学龄前儿童(3~7岁)患病率最高为4.31%(116/2 690)。84.90%(253/298)的患儿近2年内仍存在哮喘症状,2年现患率为2.39%(253/10 566)。既往已诊断哮喘患儿中,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方案使用过吸入激素的为87.65%(142/162),而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87.04%(141/162)。结论兰州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较十年前明显增加,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存在明显差异,仍有部分患儿未得到及时诊治,哮喘的管理水平亦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芜湖市城区3~6岁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芜湖市9所幼儿园的1 912名儿童,使用问卷调查收集学龄前儿童既往确诊的过敏性疾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为40.8%,男童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57.1%)显著高于女童总患病率(42.9%),(P<0.05),不同年龄组别过敏性总患病率无显著差异;学龄前儿童发生的过敏性疾病症状发生率最高的是湿疹(32.5%),依次为过敏性鼻炎(7.8%)、食物过敏(6.4%)、哮喘(4.1%)、过敏性结膜炎(2.2%);男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高于女童患病率,剖宫产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高于阴道分娩的儿童,而母乳喂养、饮食习惯等不同儿童的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已成为儿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李文  王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12):1298-1300
目的 分析0~6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及家庭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提出对策。方法 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0~6岁儿童哮喘病人110 例(观察组) 和同期来院的无喘息发作史的0~6岁儿童110 例(对照组) 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0~6岁儿童哮喘的变量包括性别、食物过敏史、吸入性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和被动吸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食物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被动吸烟是0~6岁儿童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物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被动吸烟均是0~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患儿家属及临床工作者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同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干预,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 1 0年来 ,小儿支气管哮喘 (哮喘 )的患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合肥市 0~ 1 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同时为了配合全国 0~ 1 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2 0 0 0年对合肥市 0~ 1 4岁儿童进行了哮喘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市区、西市区共 1 0 1 0 5名 0~ 1 4岁儿童进行调查 ,所有资料用EPI软件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诊断标准根据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制定的标准[1 ] 。本次调查男 5 1 89人 ,女 4 91 6人 ;男、女现患例数分别为 2 4 7例、1 4 7例 ,现患率分别为 4 .76 %、2 .99% ,现患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苏州市儿童哮喘患病率、起病年龄、发病诱因及防治现状,为进一步制定儿童哮喘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分两步:第一步问卷筛查得到疑似哮喘儿童资料,第二步对疑似病例进行临床确诊,同时了解其发病诱因及防治情况。 【结果】 收回初筛问卷10 805份,筛出喘息相关儿童622例,经临床确诊哮喘5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5例,可疑哮喘77例。哮喘累计患病率为5%,男女患病率分别为6.22%、3.51%。过敏性鼻炎1 130例,患病率为10.46%,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2.37%、8.13%。湿疹884例,患病率为8.18%,男女患病率分别为8.85%、7.35%。哮喘在3岁以内起病占77.17%。98.23%哮喘儿童反复应用过抗生素,59.97%在急性发作期接受吸入治疗,但在缓解期进行维持治疗的仅为8.89%。 【结论】 2010年苏州市0~14岁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为5%,较10年前有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儿童哮喘起病年龄大多数在3岁以内,发病高峰在春秋换季时,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诱发因素。大多数哮喘患儿治疗不规范,正确、合理、规范治疗儿童哮喘的新知识、新药物要宣传、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湘潭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好发季节与治疗现状。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湘潭市岳塘区、雨湖区、湘乡市、湘潭县、韶山市5个市县区0~14岁儿童14 136例进行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湘潭市14 136例0~14岁儿童中,共诊断儿童哮喘206例,哮喘患病率为1.46%,其中男、女性别之比为1.29∶1;春季发病为36.9%,冬季为34.0%;发作时间主要在夜间(42.7%)和清晨(17.5%);呼吸道感染是主要发作诱因。发作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达到90.8%,而规范化治疗仅为10.7%;疾病影响学习的儿童为72.9%。结论:湘潭市儿童哮喘患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中南地区平均水平;规范化治疗比例低,儿童哮喘知识的宣教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宝鸡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宝鸡市城区0~14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宝鸡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4.82%,男、女患病率分别为5.68%和3.82%,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65,P<0.001)。两年内有发作的现患哮喘患者发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98.96%)和天气变化(87.08%)为主,发病季节以秋(42.71%)和冬季(21.55%)为主,好发时间以午夜(43.13%)和清晨(29.38%)为主;首次发病年龄在3岁以内者占(71.04%);抗生素使用率为(85.2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无感冒或流感的情况下,有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或眼痒现象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反复的皮肤瘙痒或关节屈侧皮疹、过敏性鼻炎、进食某些食物后出现过敏症状或类似过敏情况、剖腹产、6个月内添加蛋白质辅食、使用抗生素、房间墙面使用油漆、塑钢门窗、夏天采用自然通风制冷、蚕砂枕头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冬天采暖使用暖气、夏天通风或制冷使用电风扇、羽绒被褥是保护因素(P<0.05)。 结论 宝鸡市城区0~14 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2000年明显升高,儿童哮喘危险因素较多,需加强儿童哮喘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