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2例胃癌及15例胃炎患者手术标本Tim 3的表达。结果 CD4+和CD8+T细胞均可见Tim-3的表达,胃癌组织CD4+T细胞Tim-3表达为(12.4±8.41)%,明显高于胃炎组的(6.01±1.95)%;胃癌组织CD8+T细胞中Tim-3表达为(9.56±7.48)%,明显高于胃炎组的(5.39±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Tim-3在CD8+T细胞中的表达仅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均无关(P>0.05)。结论 Tim-3在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是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核因子1(BLZF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6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BLZF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BLZF1的阳性表达率为52.56%(82/156),低于癌旁组织的95.51%(149/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ZF1蛋白表达与T分期、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N分期均无关(P>0.05)。BLZF1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42.5个月,长于阴性表达者的2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肿瘤大小、TNM分期及BLZF1表达均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BLZF1在胃癌中表达下调,且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推测其表达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癌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sc70羧基末端反应蛋白(CHI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28例乳腺癌组织中CHIP蛋白的表达,分析CHI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HIP阳性表达率为60.2%,Ⅲ、Ⅳ期乳腺癌患者CHIP阳性表达率为43.2%,显著低于Ⅰ、Ⅱ期的67.0%;伴有淋巴结转移者CHIP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Basal-like型中CHI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70.5%、50.0%和44.0%,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P表达与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有无远处转移及HER-2表达等无关。结论 乳腺癌CHIP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作为预测患者复发风险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KCNQ1OT1(lnc-KCNQ1OT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 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63 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组织和细胞通过RT-PCR法检测lnc-KCNQ1OT1的表达情况,根据其表达情况及临床病例数据分析lnc-KCNQ1OT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lnc-KCNQ1O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在胃癌细胞株HGC-27、MGC-803中,lnc-KCNQ1OT1表达水平较胃永生化上皮细胞株GES-1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lnc-KCNQ1OT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P<0.001)明显相关。K-M生存分析显示胃癌患者中lnc-KCNQ1OT1高表达者预后不良(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lnc-KCNQ1OT1的表达量高,其高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并可导致胃癌患者预后不良。lnc-KCNQ1OT1可作为潜在的胃癌预后预测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1A1(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2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ALDH1A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9%(535/1072),在癌旁组织中为43.3%(465/1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全组患者的中位OS为32.2个月。ALDH1A1阳性表达者为23.3个月,低于阴性表达者的60.4个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ALDH1A1表达、分化程度、TNM分期、年龄、淋巴结转移、癌栓、浸润深度和神经侵犯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结论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有可能成为反映胃癌预后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n B  Xu RH  Shi YX  Li YH  Luo HY  Wang F  Hou JH  Cai MY  Jiang WQ 《癌症》2006,25(11):1439-1442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发现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等多种生物学行为相关。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的表达,探讨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学蜡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α的表达,并分析HIF-1α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中,80.2%(77/96)的患者HIF-1α呈阳性表达,其中( )7例,( )29例,( )27例,( )14例;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的HIF-1α表达率分别为66.7%、87.3%(P=0.016),T1、T2浸润深度与T3、T4浸润深度的患者HIF-1α表达率分别为57.9%、88.0%(P=0.007),无远处转移与有远处转移患者的HIF-1α表达率分别为75.9%、100.0%(P=0.055)。HIF-1α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1.2%及57.9%(P=0.027)。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HIF-1α尚不能做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158)。结论:HIF-1α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关系密切;提示HIF-1α可作为评估胃癌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ACC3蛋白和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院原发性肝癌患者138例,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癌旁组织、原发性肝癌组织中TACC3、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TACC3蛋白、p5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TACC3、p53阳性率高于癌旁组(P<0.05);TACC3、p53蛋白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与TMN分期、病理学分级、复发、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有关,且TNM分期越高、病理学分期越高、有复发、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肿瘤最大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TACC3、p53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TACC3、p53阴性组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TACC3、p53阳性组(P<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TACC3、p53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与原发性肝癌的进展呈正相关;TACC3、p53蛋白低表达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Cyclin D1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胃癌分型、分期、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期胃癌共5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0例组织中cyclin D1和VEGF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cyclin D1阳性表达率(47.4%)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20.0%);cyclin D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及TNM分期无关。胃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77.2%)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5.0%);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均密切相关。在胃癌组织中,cyclin D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cyclin D1、VEGF均阳性组以Ⅲb期和Ⅳ期患者多,cyclin D1、VEGF均阴性组以Ⅰa Ⅰb和Ⅱ Ⅲa期患者多。结论 cyclin D1过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是胃癌发生过程中1个较早期的分子事件。VEGF促进胃癌的增长,促使肿瘤向黏膜深层浸润并向远处转移。cyclin D1和VEGF在胃癌的发生中起协同作用,其表达与TNM分期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胃癌手术治疗及评估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ERCC1和FGF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二步法) 检测手术切除的27例胃癌组织及27例癌旁胃组织中ERCC1和FGF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RCC1和FGFR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444%,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和81.5%,两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FGFR2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ERCC1与FGFR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在胃癌组织中ERCC1和FGFR2呈低表达,并且铂类耐药基因ERCC1的表达可能与FGFR2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1 和PD-L1 蛋白在胃癌(gastric cancer, 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7 年1 月至2007 年12 月82 例GC患者术后癌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临床病例资料,随访其生存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1 和PD-L1 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 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其生存数据,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GC组织中PD-1 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3.41%,PD-L1 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68%;术前无远处转移患者GC组织中PD-1、PD-L1 及癌间质中PD-L1 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术前有远处转移(PD-1:3.28% vs 42.86%;PD-L1:13.11% vs 90.48%;癌间质中PD-L1:13.11% vs 47.62%,均P<0.01)。胃的切除范围、PD-L1 蛋白过表达及术前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GC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P<0.05)。结论:GC组织中PD-1 和PD-L1 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术前有无远处转移和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D-L1 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RNA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1(TRDM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90例及对应癌旁组织3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上述组织中TRDMT1蛋白的表达,同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 结果TRDMT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6%(50/90),高于癌旁组织中的114%(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DMT1表达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TRDMT1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330个月,显著低于TRDMT1阴性表达者的420个月(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TRDMT1表达均为影响胃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 结论TRDMT1在胃癌中表达升高,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且对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组织芯片研究Notch1与NF-κB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卫  吴晴  彭志海  杨兆瑞  王一 《肿瘤》2007,27(6):458-461
目的:研究Notch1和NF-KB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含有168例胃癌和27例正常胃组织的组织芯片中Notch1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Notch1在胃癌中表达较正常胃组织明显上调(P〈0.01),并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明显相关;NF-κB在胃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脉管浸润明显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Notchl和NF-κB阳性组的预后较阴性组差。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Notch1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P〈0.05)。结论:NF-κB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Notch1信号通路失调介导的胃癌发生发展机制。Notch1可能成为评价胃癌预后和生存的新的指标。也可能作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nm23和CD44s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m23和CD44s基因的表达,应用x2检验和相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nm23和CD44s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8%(46/84)和40.5%(34/8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42.9%,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0.05.CD44s阳性表达与是否有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CD44s与nm23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D44s和nm23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检测两者的表达情况有助于临床预测胃癌的转移和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突触核蛋白(Synuclein)的表达模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半定量RT-PCR检测20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基因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 mRNA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32、0.61±0.32和0.72±0.3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0.41±0.27、0.40±0.25和0.45±0.25(P=0.034,P=0.026,P=0.007)。γ-synucle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23.5%(P=0.022),而α-synuclein、β-synuclein蛋白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α-synuclein、β-synuclein和γ-synuclein表达模式的8种组合中,任一种蛋白表达、α-synuclein或γ-synuclein、β-synuclein或γ-synuclein、α-synuclein和γ-synucle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α-synuclein、β-synuclei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γ-synuclein蛋白的表达与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7,P=0.048)。淋巴结转移及分期较晚者任一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分期较早者(P=0.030,P=0.040)。结论 Synucle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有增高的趋势,其中γ-synuclein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病程的发展和转归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KISS1(KiSS-1 metastasis-suppressor)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cancer,EO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接受手术的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组织标本67例,免疫组化法检测KISS1和OPN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结果:KISS1蛋白在EO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39.5%(17/43)vs 75.0%(18/24);χ2=7.765,P=0.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中KISS1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5.0%(7/28)vs 66.7%(10/15);χ2=7.094,P=0.008];在不同临床分期组中,Ⅰ+Ⅱ期EOC中KISS1的表达高于Ⅲ+Ⅳ期[61.1%(11/18)vs 24.0%(6/25);χ2=6.029,P=0.014]。OPN蛋白在EOC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74.4%(32/43)vs 37.5%(11/24);χ2=5.475,P=0.019];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OPN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89.3%(25/28)vs 46.7%(7/15);χ2=7.251,P=0.007];在不同临床分期组中,Ⅰ+Ⅱ期EOC中OPN的表达低于Ⅲ+Ⅳ期[50.0%(9/18)vs 92.0%(23/25);χ2=7.616,P=0.006]。KISS1和OPN蛋白的表达与EOC的病理类型及患者年龄无关(P>0.05)。在EOC中,KISS1与OP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7,P=0.001)。结论:KISS1和OPN可能参与了EO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可能成为EOC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早期生长反应基因3(Egr3)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75例胃癌组织及62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以上组织石蜡切片中SnoN、Egr3及SFRP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SnoN、SFRP1的高表达率为45.3%(34/75)和38.7%(29/75),均低于癌旁组织的62.9%(39/62)和58.1%(36/62);而Egr3的高表达率为69.3%(52/75),高于癌旁组织的38.7%(24/6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oN、Egr3和SFRP1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SnoN表达还与年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SFRP1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有关。SnoN、SFRP1与Egr3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r=-0.324、-0.244(P均<0.05);SnoN与SFRP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7, P<0.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SnoN、SFRP1呈低表达,而Egr3呈高表达,三者表达均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提示三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辅助胃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钠耦合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SNAT1)和上皮膜蛋白1(EMP1)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67例对应癌旁组织样本中SNAT1和EMP1的蛋白表达情况,根据二级计分法分为低表达(<5分)和高表达(≥5分),分析两者不同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2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 1和胃癌不同分化细胞株(未分化BGC823、低分化AGS、中分化SGC7901和高分化MKN28)中SNAT1和EMP1的蛋白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的SNAT1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7.1% vs. 34.3%, P<0.05),而EMP1高表达率则低于癌旁组织(40.2% vs. 62.7%, P<0.05)。胃癌组织中SNAT1与EMP1表达呈负相关(r=-0.272, P=0.014),且两者表达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均有关;另外,SNAT1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有关,EMP1与浸润深度有关。胃癌细胞株中的SNAT1蛋白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和CES-1细胞,而EMP1蛋白水平则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AT1表达在胃癌组织及细胞株中分别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细胞株高,EMP1则相反,胃癌组织中两种蛋白均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提示两者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辅助胃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bcl 2及Pancaspase 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进一步探讨bcl 2及Pancaspase 1对胃腺癌细胞凋亡基因蛋白的影响 ,为临床正确判断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估计患者预后筛选可靠生物学指标。方法 :收集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2月酒泉钢铁公司医院胃腺癌手术标本蜡块 5 4例。其中低分化胃腺癌 3 2例 ,高分化 2 2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 ,严格按照SP超敏试剂盒的说明操作 ,显微镜下观察Pancaspase 1和bcl 2在胞质 /胞核中的表达。并结合F ⅧRAg检测 ,测量MVD值。结果 :Pancaspase 1在低分化腺癌表达为2 1 9% ,高分化表达为 72 8%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Pancaspase 1表达阳性率在bcl 2阳性表达中低于bcl 2阴性中 ,P <0 0 5。肿瘤的MVD在bcl 2和Pancaspase 1的阳性表达中分别高于其阴性表达 (P =0 0 2 3 6和P =0 0 0 2 8)。而bcl 2的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Pancaspase 1在癌细胞凋亡有作用 ,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提示检测Pancaspase 1有助于确定癌细胞的分化程度 ,正确判断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血管形成可能影响胃腺癌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m-1与C-my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梅  苑中甫 《肿瘤》2011,31(1):69-73
目的:探讨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m-1和C-my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2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im-1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m-1和C-myc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P<0.05);Pim-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myc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原癌基因Pim-1和C-myc的mRNA及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富集AT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蛋白1(SATB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乳腺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4例乳腺癌组织中SATB1、Bcl-2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ATB1、Bcl-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U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两组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简称K-M法)、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分析法。结果 SAT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癌旁组织(χ2=30.03,P=0.00);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乳腺癌旁组织(χ2=5.01,P=0.03)。SATB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但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升高(P0.05);Bcl-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而表达下降。乳腺癌组织中SATB1与ER、PR表达有相关性(r=-0.31,P=0.01;r=0.29,P=0.01),与Bcl-2的表达无相关性(r=-0.21,P=0.05);Bcl-2与ER、PR表达无相关性(r=0.09,P=0.40;r=0.17,P=0.12)。SATB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χ2=32.55,P=0.00);SATB1、ER、组织学分级和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4个独立因素(P0.05)。结论 SATB1可能提示乳腺癌发展的恶性进程,其高表达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望成为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乳腺癌预后预测指标。Bcl-2高表达提示乳腺癌表现好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