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辨证治疗外感发热症300例临床观察与体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热症南方协作组制订的《外感高热症诊疗规范》,结合本地区的用药特点和具体病情,辨证治疗外感发热症3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治愈281例,占93.66%,显效10例,占3.33%,有效5例,占1.66%,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98.66%。文中将300例的一般情况,诊断标准、辨证分型、证候与病种的关系、辨证论治方案、疗效分析、病案举例等作了具体详细的报告,最后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清解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外感发热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儿退热见效时间以及退热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外感发热患儿采用清解汤治疗,有利于快速退热以及患儿身体健康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退热Ⅰ号”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所致。对发热的治疗,尤其是对合并有病毒感染的发热,目前西医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及特殊疗法,而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人体存在着一定的毒副作用,我们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设治“退热Ⅰ号”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风热表实证,自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经临床202例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系我院门诊患者,中医辨证属外感风热型,病程在2天以内,列为治疗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治疗外感发热风寒证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枝汤原载于汉代张仲景氏所著之《伤寒杂病论》一书 ,为后世医家所习用并奉为治疗外感发热之经典方剂之一。我们应用本方传统煎剂治疗外感发热风寒证 10 0例并与同期使用正柴胡饮冲剂 5 0例作随机对照观察 ,现报告于下。1 一般资料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实用肺脏病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1年 12月第一版 )关于感冒发热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 ,选择来院就诊之外感发热风寒证之病例随机按 2∶1分为两组。桂枝汤组 10 0例 ,男 48例 ,女5 2例 ;年龄 18~ 6 5岁 ,平均年龄 38± 5 42岁 ;全部病例均有发热 ,来诊时体温 3… 相似文献
5.
本文小结了治疗外感发热150例的疗效,以中药汤剂、含剂辨证施治和辨病使用中草药针剂等综合治疗,有效率87.3%,平均退热时间3.5天;合并肌注或静滴中草药针剂清开灵、清温灵、新鱼腥草素和清解Ⅰ号、Ⅱ号的疗效,认为这些中草药针剂都有一定疗效,但与国内先进单位比尚有差距,与西医药的抢救治疗手段比较,显得剂型单调,手段落后。提出要正视差距,要继承中医药学精华,加以发扬创新,改进中医的诊疗手段,改进中药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从顿挫热势、改善症状、探求高效、速效的中医药治法狠下功夫,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和人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越显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大法与成人不尽相同,临床上必须根据小儿独有的生理、病理进行辨证施治,否则,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容易酿成变证、坏证。下面谈谈本人临床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叶景华论治外感发热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发热是外感疾病的主要病症之一,见于多种疾病,如上感、肺炎,急性肾孟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炎、菌痢等。叶景华主任医师,临诊四十余载,单纯用中药治疗外感发热病症,积累了丰富绎验,现将部分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甘露消毒汤加减治疗外感发热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感发热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证.笔者于1986~1995年运用甘露消毒汤加减治疗外感发热78例,收效满意,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8例患者均为门诊治疗,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6个月. 相似文献
9.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的一类外感病证。其在内、外科发病率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影响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 4 0例 ,总有效率 95% ,与西药抗生素组35例对照比较 ,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足以说明 ,该药是清热解毒之品 ,有明显抗感染抗病毒作用 ,是治疗中医急症、外感高热症的一种较理想的用药。 相似文献
11.
12.
<正> 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几年来治疗本病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辨证论治根据外感发热的病邪、病位及病机特点不同,临证用药各有所长。肖正安将小儿高热分10型论治,(1)风热型:辛凉解表,用 相似文献
13.
顾春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1):1038-1039
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是小儿门诊最常见的疾病。19 99年 1月~ 2 0 0 0年 7月笔者采用一洲清开灵冲剂结合西医疗法治疗小儿上感发热 12 9例 ,疗效观察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12 9例患儿 ,符合《实用儿科学》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均伴有发热 (肛温 >39℃ ) ,血常规提示 WBC <10× 10 9/ L,中性、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以淋巴细胞为主。 12 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 6 5例 ,男 32例 ,女 33例 ,年龄 6月~ 12岁 ,平均 (8.6±2 .3)岁 ;第二组 6 4例 ,男 33例 ,女 31例 ,年龄 7.5月~ 12 .5岁 ,平均 (8.1± 2 .5)岁。两组患儿性… 相似文献
14.
16.
感冒滋阴清热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冒滋阴清热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用感冒滋阴清热合剂治疗;对照组52例用青霉素加利巴韦林或罗红霉素加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5例。两组显效率分别为60.0%和3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用感冒滋阴清热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银翘柴葛石膏汤治疗外感发热9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8):46-46
目的:观察中药银翘柴葛石膏汤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外感发热患者分为治疗组97例,口服中药银翘柴葛石膏汤治疗,对照组95例服用清开灵片比较,治疗2 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52例,有效3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78%;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4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78.9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翘柴葛石膏汤对外感发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柴胡葛根汤治外感发热症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金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3-34
发热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而外感发热多见于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腮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多种疾病的病程中。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为理论核心,结合临床辩病,自拟柴胡葛根汤,用来治疗外感发热,并以本方为基础加减治疗150多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