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探讨影响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效果的因素,为临床选择性进行153Sm-EDTMP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首次应用153Sm-EDTMP治疗的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分别按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病灶骨与正常骨组织放射性比值(T/NT)、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放射性总计数的百分比(MC/TC)以及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总面积的百分比(MA/TA)进行分组,对以上6种因素及其它3种因素(性别、年龄、治疗剂量),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76例患者首次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69.74%.前列腺癌组和乳腺癌组疗效明显好于肺癌组(P<0.01);腰痛组和腰痛伴其它部位疼痛组疗效明显好于髋关节或下肢疼痛组(P<0.001);T/NT为1.2~2.0组疗效明显好于T/NT小于1.20组(P<0.005).影响疗效的因素依次为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MC/TC,而治疗剂量、骨转移数目、疼痛程度、性别、年龄等对疗效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前列腺癌与乳腺癌骨转移者、主要表现为腰痛或腰痛伴其它部位疼痛者及T/NT小于1.2~2.0者,153Sm-EDTMP治疗后疼痛缓解较好,宜行153Sm-EDTMP治疗.肺癌骨转移者,主要表现为髋关节或下肢疼痛者及T/NT小于1.20者疗效较差,对他们行153Sm-EDTMP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2.
^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8例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采用89Sr、博宁和放疗3种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结果:疼痛缓解率为82.4%,78例骨转移灶消退,206例治疗结束6个月以内未出现新的转移灶,总有效率59.4%。结论: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简便,无痛苦,无创伤,副作用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2036例肺癌、乳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进行分析,研究核素骨显像对诊断转移性骨肿瘤是否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方法对1196例肺癌、84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常规扫描检查方法。结果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4.51%和36.78%,肺癌骨转移单发性为30.67%,多发性为69.33%。乳腺癌单发性52.43%,多发性为47.57%。结论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以肋骨、胸骨、胸椎及腰椎为主。关于骨转移发展规律,由于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核素治疗骨转移,疗效显著,全身骨显像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的评价起到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锶89与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骨痛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磁共振骨显像明确骨转移。随机分为两组,1组选择锶89联合唑来膦酸治疗,2组选择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监测患者骨痛动态变化、血常规、肝肾功及骨扫描病灶变化。结果锶89联合唑来膦酸组骨痛反应情况及病灶消退情况明显优于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P〈0.05)。锶89联合唑来膦酸组患者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者3例,经升血治疗后3d后恢复;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者12例,7例患者3d后恢复;锶89联合唑来膦酸组及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损伤。结论氯化锶(^89Sr)联合唑来膦酸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骨痛,相较于放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骨髓抑制较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9 岁。以右侧髋部间断性肿痛1 年,疼痛加重伴行走困难4 d入院。病程中无夜间痛及休息痛,曾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对症治疗,疼痛有所缓解,但髋关节周围肿胀未见消退。入院查体院右侧髋关节周围及大腿根部肿胀明显,周围皮肤无红肿袁轻度压痛,触诊存在波动感;右侧髋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无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骨转移是肺癌患者病程中常见的重要问题。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在肺癌生长、局部进展和骨转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步被揭示。本文对BMP信号通路在肺癌局部进展及肺癌骨转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明确BMP信号通路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椎骨转移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骨转移以腰椎骨转移多见,其次为胸椎、骶椎、颈椎,占脊柱恶性肿瘤的一半以上。临床症状主要为剧烈顽固性疼痛,甚至截瘫。全身用药及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为此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主要作用:加固椎体强度、缓解疼痛和稳定脊柱。PVP应用于骨转移癌,在国外文献已有较多报道,国内报道尚少,我院自2002年2月至今,采用PVP 泰索帝 顺铂,治疗14例肺癌椎骨转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65例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65例肺癌手术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组织学类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在全身骨扫描中的表现.方法 对216例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查,并对可疑患者选择性地进行MRI、CT、X线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查.诊断骨转移时结合MRI、CT等相关检查,如果全身骨扫描存在多发或不对称异常浓聚则认为存在骨转移;如果没有明确的异常浓聚或异常浓聚部位有明确的良性病变如外伤、骨关节炎、退行性变等则被除外骨转移.结果 216例患者中共诊断骨转移104例(48.1%).骨转移以多灶性转移为主(74.0%).在组织学类型上,以肺腺癌转移率最高,达61.3%(P<0.05),其次依次为鳞癌、其他非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癌.骨转移部位以胸部最多见,为60.6%(P<0.05),其次为脊柱及盆腔等.结论 全身骨扫描是目前诊断肺癌骨转移主要手段之一,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其骨转移几率不同,其中以肺腺癌最高,不同部位肺癌骨转移概率也不同,其中以胸部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防治方法。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13年12月间住院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0例,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降低其发生率的方法。结果 1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治疗,无术中死亡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胸痛、气胸、胸腔积液、出血、咯血、肺炎、膈神经损伤和空洞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患者可耐受。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但也会引起并发症。预防并发的发生症对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肺癌肺切除术围术期系统化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6例接受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12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19.23%),其中心律失常2例、切口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1例高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死亡,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加强肺癌肺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系统化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例1男,51岁。左手小指末端原因不明的肿胀、疼痛10余天,对症治疗效果不佳。2005年5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左手小指末端肿物约1.0cm×0.8cm大小,质硬,有少许搏动感,局部软组织明显肿胀,功能障碍。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周围型肺癌9cm×6cm,并右侧肺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在诊断肺癌亚临床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对病理确诊为肺癌且自觉无全身骨骼疼痛的150例患者术前骨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肺癌患者显示单发或多发骨骼转移。结论对确诊为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锝-NDP全身骨显像,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骨转移,有利于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正>晚期肺癌发生肋骨骨转移情况较常见,患者多疼痛明显,一般治疗措施难以缓解。我院2013年3~10月为6例晚期肺癌已发生肋骨骨转移的患者行肋骨部分切除术。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62(58~74)岁。所有患者均伴有咳嗽、咳痰、明显胸痛症状,其中2例有痰中带血。实验室检查发现4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CT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6岁。因肛门部持续性疼痛伴下坠感2年收治入院。患者2年前始感肛门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并伴有下坠感,疼痛逐渐加重。近1年来感会阴部、阴道及尿道口周围亦出现持续性疼痛、下坠感和发热感,在取坐位时除感肛门部疼痛外,双大腿内侧亦感疼痛。且疼痛与大小便无关。该患者曾在外院行排粪造影检查诊断为: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阴道隔前突、混合痔。经对症治疗和混合痔切除术后,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患者,周某,男,27岁,农民。主因右膝下间断性隐疼二年,加重伴肿胀发热半月,于1981年7月6日入院。患者于两年前因患感昌,自感右侧膝部不适,膝下隐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发作时经一般对症治疗和休息,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半月前因劳累,左膝下部疼痛剧烈,继而肿胀发烧,体温38~38.5℃之间。在家曾给予对症及抗菌素口服等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体温38.3℃,脉搏108次/分,呼吸20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6年期间,57例因中晚期肺癌接受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心律失常7例,肺水肿3例,肺部感染2例,均治愈。术后获得随访52例,随访率91.2%,随访时间1~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17.3%和11.5%。结论掌握好适应证,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可明显提高中晚期肺癌的肿瘤切除率和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应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9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33~79(62.5±11.5)岁。观察术中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结果围术期无死亡。手术时间(135.0±32.5)min,术中出血量(230.0±80.4)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4.8±2.1)d,术后第3 d疼痛评分(5.3±1.2)分。共清扫淋巴结520组,1 568枚,5.8组/例、17.4枚/例;淋巴结有转移71组,阳性率13.7%(71/520)。术后发生声音嘶哑2例;乳糜胸3例,经相应的治疗均治愈。随访90例,随访时间1~24个月,随访期间因肿瘤转移死亡4例;其余生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对周围型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疼痛轻等优点。手术安全性、根治性与开胸手术相似,可作为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或联合肺动脉成形在中央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或肺动脉联合成形在中央型肺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7例中央型肺癌施行支气管或联合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术,支气管完全袖状切除32例,楔形袖状切除5例,肺动脉干袖状切除13例,肺动脉干侧壁切除4例。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吻合口瘘,术后早期肺不张5例,肺部感染3例,经支气管镜吸痰及抗感染治疗好转。心律失常4例,肺不全复张2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41.6%、31.5%。结论:支气管或联合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明显减少全肺切除和剖胸探查的比例,提高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韦良渠  查清 《中国骨伤》2002,15(11):699-699
患者,男,57岁,农民,住院号:283720.因颈伴右上肢疼痛3月余,于2001年5月22日以"颈椎病"收住院.患者自述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感觉颈伴右上肢疼痛,皮肤无汗,疼痛为烧灼样,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