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对人工气道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引起气道堵塞,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临床上常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置入人工气道内湿化;将一次性氧管鼻塞处剪掉连接头皮针软管置入人工气道内吸氧。  相似文献   

2.
张义辉 《成都医药》2014,(4):309-311
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人工气道建立在临床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其不仅解除了患者上呼吸道梗阻,而且有效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了气道通畅,达到了改善通气、纠正缺氧的临床治疗目的,极大地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成为抢救患者必备技能之一。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因此,保持气道达到理想的湿度是气道护理的关键。如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也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而湿化过度则可引起频繁咳嗽,痰液过度稀释,呼吸急促,甚至发生肺水肿。所以如何有效安全地进行人工气道湿化成为临床护理关注的重点之一。现将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静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5):86-86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成为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黏膜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群度的降低而升高。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环节坦。为减少并发症,2000年8月~2003年6月对104例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常规湿化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环节。为减少并发症,2001年2月~2004年3月对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常规湿化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非常重要的措施.当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气管原来的加温和湿化功能丧失,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引起气道痉挛,甚至堵塞气道,从而导致严重并发症[1,2],因此,人工气道的湿化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临床护理人员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湿化液的选择对于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气道痉挛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以α-细辛脑作为湿化液,对建立人工气道非机械通气的患者,探讨对解除人工气道痉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气管切开术是人工气道建立的一种方式,手术后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及过滤作用。长期大量吸入干燥气体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进而形成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及肺部感染等问题[1]。气道湿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的发生。气道湿化是指应用不同手段将溶液或水分形成极细微微粒,使进入气道和肺内的空气含有合适的水分,达到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纤  相似文献   

7.
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情况下,人的上呼吸道对吸人气体具有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人工气道是一种通过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人导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丧失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干冷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膜粘液分泌和纤毛活动受影响,气道自净能力降低或消失;影响咳嗽功能;气道失水增多(800—1000ml/d),分泌物易变粘稠而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影响通气功能;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到破坏,肺顺应性下降,引起或加重炎症、缺氧;易诱发支气管痉挛;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因此人工气道必须充分湿化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的适当粘度,才能维持气道粘液.纤毛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防御机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人工气道的湿化问题已成为当今呼吸治疗和危重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近年来有关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以及湿化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施伟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606-3607
气道湿化是指应用人工的方法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的微粒,以增加吸入气体的湿度,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的目的,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方法。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功能消失,咳嗽反射、防御功能减退。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1]。合理的气道湿化,可起到稀释痰液,使痰液及时排出并保持气道通畅、湿润,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对人工气道湿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现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罗小平  钟汝梅 《江西医药》2011,46(7):683-684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因而它是救治危重患者最为关键的措施之一。人工气道的建立后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此时如对人工气道湿化不够,未经鼻腔黏膜湿化过滤的空气就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造成呼吸道管腔内水分丢失,分泌物黏结发生阻塞,  相似文献   

10.
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1]。人工气道建立在临床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其不仅解除了患者上呼吸道梗阻,而且有效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了气道通畅,达到了改善通气、纠正缺氧的临床治疗目的,极大地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成为抢救患者必备技能之一。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因此,保持气道达到理想的湿度是气道护理  相似文献   

11.
刘新会  孙磊  杨秀娜 《河北医药》2013,(21):3281-328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常用方法之一[1],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在患者吸气过程中上呼吸道黏膜丧失了加温、加湿及过滤等功能;加之反复的吸痰导致气道黏膜、纤毛等结构受损,出现气道失水,黏膜干燥,黏膜分泌物增多且痰液黏稠、结痂,痰液排出不畅,气道阻塞,继而增加了肺炎、肺不张的发生率,影响患者呼吸功能[2]。因而有效的气道湿化、充分的痰液引流等护理措施是降低气道切开术后肺炎发生率的重要措施。试验证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气道湿化的程度呈反比关系[3]。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方法比较,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更有利于呼吸道黏膜的湿化、痰液的稀释以及气道的通畅引流等,从而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我院RCU和ICU对气管切开脱离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管理气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ICU中,机械通气由于建立了人工气道,气管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加之患者声门失去作用,不能形成咳嗽前的气道高压而有效咳嗽,使分泌物黏稠结痂不易排出,影响通气功能,甚至阻塞气道.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湿化及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冲洗治疗需要患方签字认可,有报道显示,对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使用纤支镜吸痰灌洗存在一定的风险[1],因此应慎用.我科于2008年5月在EICU开展了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大气道灌洗技术,临床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机械通气是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建立人工气道破坏了口鼻等器官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功能,易造成气道廓清障碍等不良后果[1]。行机械通气患者须提供温暖湿润的气体条件,以减少低温干燥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反应。呼吸机气体的湿度与温度是通过灭菌注射用水在湿化罐内蒸发而提供的,湿化罐内恒定水位是温暖湿润气体的保证。临床会出现护士给湿化罐加水时忘记及时夹闭,造成罐内水加多或未及时加液使液面过低,导致患者误吸或湿化不完全。人工气道功能湿化不足,将导致患者人工气道堵塞、防御功能减退等情况,对患者肺部功能造成损伤[2-3]。  相似文献   

14.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42(3):301-302
<正>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使人工气道患者呼吸道失水增加,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黏膜上的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可能导致气道堵塞、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气道湿化是保持气管切开后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措施,稀释分泌物以利于吸痰或痰液咳出,防止分泌物结痂引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气流绕过大部分上呼吸道,直接进入气管,其湿化、温化作用丧失或部分丧失,呼吸道的水分蒸发较正常平均状态下显著增加,当湿度低于75%,温度32℃以下时,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功能停止。主动排除肺内的分泌物和异物能力下降,痰液易粘稠,不易排出。同时对空气的过滤功能丧失,增加了肺部的感染机会,随着气管湿化的降低和湿度的降低,通气性的相关肺炎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系统对吸入气体进行有效加温、湿化,可缓解或避免呼吸道干燥,利于排痰,同时其高流量的给氧方式又能提供准确的氧浓度,可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提高氧疗效果,纠正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1-3].自2013年以来,我科对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系统,总结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60例使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系统的护理经验,阐述该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护理重点,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系统的使用及患者气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是救治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和防御功能,患者气道反射性保护作用减弱,咳嗽反射减弱或完全被抑制,痰液难以排出,易发生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气道管理是降低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术后空气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呼吸道,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加湿和加温、清洁和过滤作用,呼吸道水分的丢失每日可达到800~1 000 mL[1],气道的过滤、加湿、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吸入适宜湿度和湿度的气体,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正常运动的重要条件,若气道湿化充分,即使咳嗽反射差的患者仍可以靠纤毛运动和体位引流排除分泌物,持续吸入未经湿化或雾化不足的气体易损伤气管黏膜,气管内的分泌物容易结痂堵塞呼吸道.  相似文献   

19.
20例重症新生儿破伤风的呼吸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新生儿破伤风对建立开放性人工气道管理[1].方法 通过对开放性人工气道加温湿化,模拟人体正常呼吸道功能,有效,适时吸痰,并对吸痰管进行改良等.结果 能帮助患儿顺利渡过急性痉挛期,防止喉头痉挛,代替使用呼吸机通气.结论 能降低医疗成本费用,可以在基层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52例带有人工气道患者非机械通气时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方法持续气道加温湿化;充分补充水分,保证液体平衡;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准确评估湿化效果。结果 52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湿化过度,改为间断湿化。均无气道阻塞、出血、痰痂形成,湿化效果满意。结论对非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湿化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