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内皮细胞功能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调脂等);治疗组7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复方通络饮,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NIHSS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血浆TM、VWF、ET指标的改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减少内皮损伤相关活性因子的释放,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合并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DM慢性并发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自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29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在基础治疗、服用缬沙坦的同时加用益气滋阴通络法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缬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滋阴通络中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方面主要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检测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sphere protein,β2-MG)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较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4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镇肝熄风汤,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糖尿病性脑梗死有较为满意疗效,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治疗急性脑梗死佳法。方法:以降纤酶静滴配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对预防和治疗急性脑梗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以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硫唑嘌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外治及针灸分期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2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EDSS评分及年复发次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改善临床神经功能障碍,减少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32例,并观察其对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急诊住院及留察患者,共5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62±4.83)岁;平均病程(3.75±2.51)h。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75±5.04)岁;平均病程(3.34±3.14)h。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确诊。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益泻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其肾保护作用。方法: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降糖西药和并发症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益泻浊方,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疗效和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d1一微球蛋白(α1—MG)、尿B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8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组均能显著降低UAER、尿α1-MG水平但治疗组治疗后UAER、尿α1—MG、血β2-MG、尿NAG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补益泻浊方能明显提高DN疗效,且具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痴呆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痴呆的疗效。方法 :69例脑梗死后痴呆患者分为2组 ,治疗组3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 ,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长谷川简易智能检查及得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2 85 %与97 18 % ,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痴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通络化瘀汤治疗脑梗死患者5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2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基本治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29%(95%C I=81.19%~97.39%);对照组临床基本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9.05%(95%C I=55.23%~82.8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844 3,P=0.006 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其收益为OR=0.27(95%C I=0.09~0.78),NNT=5(95%C I=2.8~22.6)。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7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死(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以常规西药赛莱乐、奥利达、降纤酶、速避宁治疗;治疗组7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络醒脑汤(胆南星、天竺黄、枳实、黄连、法半夏、地龙、丹参、川芎、瓜蒌、水蛭)和醒脑针刺法(主穴为百会、人中、内关、太冲,辅穴为三阴交、足三里)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4.7%,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治愈率18.8%,总有效率70.3%。2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并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I比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23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和研究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确切阐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我们从 1 984年 3月~ 1 998年 3月 ,对住院及门诊 45 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并对全部病例进行了平均 6年的追踪治疗观察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按 WHO公布的糖尿病暂行诊断标准确认。 45 6例病人中 ,胰岛素依赖型 3例 ,非胰岛素依赖型 45 3例 ;男 2 1 6例 ,女 2 4 0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74岁 ;病程最短 3年 ,最长 2 1年 ;临床治疗追踪观察最短 3年 ,最长 1 4年 ,平均 6年。2 研究方法因考虑到长期观察治疗对病人…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3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泄浊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健脾补肾泄浊方,疗程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PRO)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尿RBC)、尿β2-微球蛋白(β2-M)、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为52.6%,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尿PRO定量、尿RBC排泄率、尿β2-M、UA、Scr、BUN均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肾泄浊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痛风性肾病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肾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期(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及优质低蛋白饮食(0.8g/kg·d),格列喹酮口服,或予诺和灵30R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滋补肝肾、化瘀通络中药汤剂,每日1剂。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脂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4%,对照组为5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减少,血肌酐、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减少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干纳呆、大便秘结等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补肝肾、化瘀通络法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调节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主要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减退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将65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35例,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30例;疗程45天。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纽痊愈4例,显效1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46.67%。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足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优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肾病期(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及优质低蛋白饮食(0.8g/kg·d),格列喹酮口服,或予诺和灵30R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滋补肝肾、化瘀通络中药汤剂,每日1剂.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脂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4%,对照组为5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减少,血肌酐、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减少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干纳呆、大便秘结等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滋补肝肾、化瘀通络法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调节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主要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减退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3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以及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糖尿病的妊娠期糖尿病。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3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2月~2010年2月期间,我们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