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观认知疗法对40名大学生心身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适用性.方法:使用招募海报的方法招募46名在校大学生,用改良后的内观认知疗法进行为期7天的治疗,40人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男13名,女27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参与动机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参与动机调查显示主动接受心理治疗的大学生多数认为自身存在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并对心理治疗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完成治疗者中治疗前SCL-90的阳性检出率为42.5%,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分在内观认知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如SCL-90总分:治疗前为(160.8±44.9),治疗后为(123.2±31.0),P<0.001].结论:改良后的内观认知疗法可行性高,治疗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改善,可进一步推广和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内观认知疗法进行改进,缩短治疗周期从7天到3天半,提出短程内观认知疗法,评价其对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改进法对1例心理亚健康状态者应用,治疗前确定主要心理问题,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主题绘画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心理亚健康状态者的SCL-90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主题绘画内容前后对照分析结果呈显著差异,事前设定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结论短程内观认知疗法对心理亚健康状态有肯定疗效,由于缩短了疗程,扩大了适应人群,对内观认知疗法的推广普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改善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疗效.方法 对78例医学生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及元认知问卷,评价非理性信念情况,分别予以内观认知疗法、内观疗法干预,在干预结束时和1年后进行复测,与治疗前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干预后,内观认知组非理性信念总分(t=7.632,P=0.000)及概况化评论分(t=4.516,P=0.000)、低挫折忍耐(t=6.007,P=0.000)、绝对化要求(t=3.571,P=0.001)、糟糕至极(t=3.457,P=0.001)显著性降低,内观组非理性信念总分(t=2.721,P=0.010)及低挫折忍耐分(t=3.303,P=0.002)量表分有显著性降低.干预1年后,内观认知组非理性信念(t=5.955,P=0.000)及概况化评论分(t=2.440,P=0.019)、低挫折忍耐(t=4.945,P=0.000)、绝对化要求(t=5.569,P=0.000)、糟糕至极(t=3.140,P=0.003)与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与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观组概括化评论分量表分(t=-2.603,P=0.013)较干预前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非理性信念总分(t=-3.932,P=0.000)及概况化评论分(t=-3.250,P=0.002)、低挫折忍耐(t=-2.603,P=0.013)、糟糕至极(t=2.706,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观认知组干预后元认知总分(t=3.096,P=0.004)、认知自信(t=2.726,P=0.010)、失控和危险感(t=3.409,P=0.002)、思维的控制需要(t=3.673,P=0.001)显著降低,内观组干预前后元认知失控和危险感(t=3.224,P=0.003)分量表分显著降低.结论 内观认知疗法能矫正医学生非理性信念,降低元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网络成瘾障碍内观认知疗法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内观认知疗法治疗医学生网络成瘾障碍(IAD)的效果。方法采用自编《网络成瘾调查问卷(QIA)》筛查某医学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对得分较高者(〉5分)经临床面诊确定15例IAD患者并组成研究组,将未达到IAD诊断标准的其他25人组成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内观认知疗法进行7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情感平衡量表(AB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容纳他人量表(AOS)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后相比SCL-90、ABS、PSSS、SES、SCCS、AOS多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对IAD有效,但不是IAD的特异性治疗方法,预计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普遍具有治疗作用,对青少年具有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的影响。方法:60名网瘾大学生,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时间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TSCS、CSES总分分别为(226.55±23.46)分、(28.48±4.35)分,对照组TSCS、CSES总分分别为(226.49±23.24)分、(28.35±4.29)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研究组SCS、CSES总分分别为(261.72±21.28)分、(35.29±3.41)分,对照组SCS、CSES总分分别为(239.53±25.16)分、(30.15±4.33)分,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3.69、5.11,P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提高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评价水平,具有较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内观认知疗法对医学研究生感恩水平和利他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符合心理学原理的新方法和参考.方法:根据筛选标准在天津医科大学选择60名被试,随机分成内观组(n = 30)和对照组(n = 30).内观组接受为期6周,每周1次,每次2.5h的半集中式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组自行阅读大学生守则,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和谐内隐观的构成及其在年级、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以词汇学假设作为研究的方法学基础,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形容词调查表,然后进行正式调查。结果①因素分析发现,心理和谐内隐观各因素贡献率在1.28%~28.86%之间,解释了总方差的63.99%,各因素的题项数在1~13个之间,题项内因素最高负荷为0.784,最低负荷为0.404;②对各因素进行MANOVA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理和谐内隐观在年级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502,P<0.05),在性别(F=0.235,P=0.628)、专业(F=1.293,P=0.256)等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对心理和谐这个概念的认识主要有如下17种理解:坦诚重情谊、沉着自制、积极乐观、淡定、宽容、合群易相处、热情、奋斗进取、爱社会、自我健康、知足、平衡、信任、豁达、爱家庭、理智性、独立,并且,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受年级高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疗法配合心理支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应用及对心理韧性、希望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57)与干预组(n=57),对照组患者予以心理支持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团体认知疗法干预。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压力水平、心理韧性、希望水平以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尿素氮(t=4.99,P0.0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生理压力源(t=3.15,P0.05)、心理压力源(t=3.14,P0.05)、社会压力源(t=2.033,P0.05)3个维度评分及HSS量表总分(t=4.83,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坚韧(t=4.66,P0.05)、力量(t=3.08,P0.05)、乐观(t=8.27,P0.05)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积极的行动(t=4.04,P0.05)、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t=5.61,P0.05)、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t=3.46,P0.05)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4.001,P0.05)。结论:对MHD患者应用团体认知疗法配合心理支持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降低压力水平,增加患者心理韧性,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男女不育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心理、社会等影响因素。方法:对176例不育患者5 179例已生育有子女的健康人群进行心理社会方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L:不民健康对照人群相比每周性生活次数少、性生活满意程度低,68.2%的患者因不育而感到痛苦、有压力,18.2%的患者导致夫妻关系紧张。症状自评量表结果表明,病例组较对照组心身症状多,心理压力大。Eysenck个性问卷分析发现,不育患者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性格内向、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感戴能力关系以及内观疗法对二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22名大学生施测。结果①内观组SCL-90前后得分差异显著下降了(t=5.036,P=0.000),另外内观组大学生感戴能力在内观前后显著提升(t=-5.928,P=0.000)。团辅组SCL-90得分前后差异显著(t=2.220,P=0.037),而感戴能力在处理后也得到了显著提升(t=-3.017,P=0.006)。空白对照组在施测一周后SCL-90得分明显下降(t=5.485,P=0.000),但感戴能力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至)3组SCL-90前后测差异不显著,内观组和团辅组感戴能力前后测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F=9.822,P=0.000)③感戴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线性关系(B=-0.132)。结论①内观疗法和团体辅导活动均可提升大学生感戴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②大学生感戴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恢复及精神症状的改善在治疗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来自我院住院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药物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组)30例,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利培酮单一药物治疗,研究组每周进行1次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于基线期,2、4、8、12周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症状评定,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在治疗第二周时研究组PANSS阳性症状项目减分高于对照组(t=2.24;P=0.02),第4、8周末阴性因子分研究组减分高于对照组(t=2.61,P=0.01;t=3.67,P=0.001),12周末研究组在阴性因子分(t=3.54,P=0.001)、总分(t=2.07,P=0.04)比较上减分高于对照组。通过MoCA量表对认知功能评定,研究组在第二周时执行功能分值高于对照组(t=2.29,P=0.02),第4周较执行功能(t=2.14,P=0.03)、抽象(t=2.30,P=0.02)和总分(t=3.09,P=0.00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第8周执行功能及总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的同时出现注意(t=2.63,P=0.01),延迟回忆(t=2.58,P=0.01)高于对照组,第12周末时两组间比较执行功能(t=2.05,P=0.04),注意(t=2.38,P=0.02),延迟回忆(t=2.57,P=0.01),总分(t=3.11,P=0.003)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症状的改善和认知功能的恢复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军事医学研究生学习动机的现状,为研究生管理部门加强教育引导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学习动机简易评定量表,比较研究生总体、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录取类别、不同培养层次、不同身份、不同学位类型、不同专业研究生学习动机的强度。结果研究生总体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χ2=2.548,P=0.636)、不同年级(χ2=9.852,P=0.131)、不同录取类别(χ2=9.978,P=0.267)、不同培养层次(χ2=3.026,P=0.554)、不同身份(χ2=5.061,P=0.536)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学位类型(χ2=9.605,P=0.048)、不同专业研究生(χ2=26.550,P=0.022)学习动机强度有所不同。结论军事医学研究生整体的学习动机强度适中,科学学位研究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动机较弱。  相似文献   

14.
高校研究生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研究生的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高校一年级研究生的睡眠和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PSQI总均分为5.28±2.96,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1.60%;PSQI总分与幻想,退避,合理化,消极应对,自责有显著性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自责的应对方式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减少消极的应对方式,增强积极应对方式,可以改善研究生的睡眠情况。  相似文献   

15.
军校研究生应付方式和抑郁状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军校研究生应付方式和抑郁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86名军校医科类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军校研究生的抑郁和解决问题、求助应付因子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和合理化显著正相关;高抑郁组被试和低抑郁组被试在各应付因子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责、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对抑郁的预测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军校研究生的应付方式和抑郁状况密切相关,加强军校研究生应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缓解其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生读研期间创新能力各属性的变化情况,寻找其薄弱环节。方法:以某军医大学一、二年级研究生为对象,应用Williams创新能力量表,比较研究生总体、不同年级、不同学历研究生1年后创新能力各属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所观测的1年中,1研究生总体冒险性和好奇性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想象力得分下降(t=6.203,P0.001),而挑战性得分升高(t=-5.566,P0.001);2一年级研究生想象力得分下降(t=6.258,P0.001),挑战性得分升高(t=4.466,P0.001);二年级仅挑战性升高(t=-3.068,P0.01);3博士研究生好奇性和想象力下降(t=2.910,2.917;P0.01),而挑战性升高(t=-3.732,P0.001),硕士研究生想象力得分下降(t=5.304,P0.001),挑战性得分升高(t=-4.433,P0.001)。结论:想象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科研训练对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007级研究生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研究生SCL-90各项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Q评分总体人格特征属于中间型。EPQ的N分和P分与SCL-90各项因子存在正相关,而E分和L分与SCL-90各项因子存在负相关。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的N分与P分均较高,且与不同个性类型间问题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其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高神经质、高精神质和性格内向明显者出现不良心理问题的倾向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