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蒋晓梅  钟丹妮 《医学文选》2000,19(4):473-473
新生儿疾病是我国九十年代儿童死亡的第一位病因 [1 ] 。在新生儿组中 ,早产儿的病死率比足月儿高。为了解近年来本院早产儿疾病诊断的特点与变化 ,我们对 385例新生儿进行疾病诊断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 1999年 1月 9日至 2 0 0 0年 1月 19日收治的 385例住院新生儿。疾病诊断以出院时作出的第一诊断为准。疾病分类以国际疾病分类法 (第九版 )统一标准。新生儿分类中因无过期产儿 ,未列入分析。早产儿指孕期满 2 8周 ,但小于 37整周 ;孕期满 37周 ,但小于 42整周为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及捏脊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胎龄35~36周、顺产、体重2 0~2 5kg、阿氏评分8分以上的早产儿118例.随机选择32例早产儿作为第1组进行新生儿抚触及捏脊,30例早产儿作为第2组只进行新生儿抚触,28例早产儿作为第3组只进行捏脊,28例早产儿作为第4组进行新生儿常规护理.结果:第1、2、3组新生儿食欲强、日排便次数增多、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短,以第1组为最优.结论:新生儿抚触及捏脊可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早产儿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诊疗体会.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早产儿并发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早产儿合并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湿肺、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贫血、新生儿硬肿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结论:减少围产期早产的高危因素,对早产儿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干预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1年住院新生儿的调查,以了解目前我院住院新生儿的疾病谱,为今后确定新生儿疾病的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12月489例住院新生儿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05年全国资料作比较.结果①男女性别比为1.22:1;②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37.8%,高于2005年全国资料;③该时期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败血症比例高于全国资料.结论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比例明显升高,应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加强产、儿科合作及窒息复苏技术的推广,降低早产儿、窒息和败血症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和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常需接受一些疼痛的处置.临床护理人员常以自身的经验评估其疼痛,较少使用统一标准的疼痛评估量表,使得疼痛的处置不一.本文通过介绍目前已发展有关早产儿和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及减缓疼痛的药物和非药物措施,来论证护理人员若对早产儿和新生儿疼痛有足够的认知及合宜的疼痛处置,并能实际运用于临床工作,可避免早产儿和新生儿因疼痛所造成短期、长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4):319-321
<正>早产儿或低体质量新生儿的死亡率较高,不发达国家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的死亡率在80%以上.早产儿或低体质量新生儿父母可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父母心理干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1 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父母常见的心理问题1.1 住院期间的心理问题新生儿刚出生后,为保证其健康成长,通常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特别是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更是如此.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住院期间父母可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和新生儿病房的普及,住院治疗的早产儿日渐增多,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也就成了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在母婴同室病房实行早产儿最优化管理,从传统的保证早产儿的存活,发展到使他们的发育过程和预后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基本情况、主要病因、临床治疗、预后等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以便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NRF患儿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收集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母亲产前疾病、出生时情况等)、疾病诊断、选择性的临床治疗情况、患儿预后等。67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分成三组,胎龄<34周的早产儿,胎龄34~36周的晚期早产儿,胎龄37~42周的足月儿。结果:胎龄<34周的早产儿Apgar评分较其他组偏低(P<0.05)。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原发病,胎龄<34周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占绝大多数(72.0%),晚期早产儿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1.7%)和肺炎(41.7%)多见,足月儿则以肺炎占半数(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呼吸衰竭治愈56例(83.6%);好转2例(3.0%);放弃治疗9例,病死率13.4%。胎龄<34周患儿住院时间(20.1±6.0)d比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长[分别为(12.0±2.2)d及(10.7±2.5)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主要由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炎所至,应加强对不同时期新生儿呼吸衰竭原发病、多发病的认识。预后受原发疾病、胎龄、并发症诸多因素影响,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管理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1 500 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1 000 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在早产儿中,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 500 g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管理的重点.由于早产儿已逐渐成为新生儿领域的重要问题,新生儿学组经过讨论,制定《早产儿管理指南》,供各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接收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比较2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实施舒适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产儿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是儿科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早产儿死亡率又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差,抗病能力低,胎龄小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如何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是众所关注的问题,现将1990年~1996年收治的188例早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便积累经验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1998-2005年住院新生儿疾病构成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新生儿疾病谱及死亡疾病的年代变化趋势,为今后新生儿疾病的医疗及孕产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1998-2005年住院新生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8-2005年住院新生儿病例以早产儿、窒息、HI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感染性疾病与颅内出血为主,分别占27.22%、17.90%、14.64%、10.20%、6.21%;最多见的死亡原因是窒息和早产,新生儿窒息占新生儿病死率的13.73%,早产儿占新生儿病死率21.57%.结论:在新生儿中应加强对早产儿、窒息、HIE、感染性疾病与颅内出血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在发展中国家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早产增加了新生儿的发病和死亡风险.既往研究表明,晚期早产儿(孕34-36周出生)的短期或长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远远低于早期早产儿(孕<34周出生),有些晚期早产儿甚至体重可以达到足月新生儿的标准,出生后按足月儿护理也为了不成文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的死亡在新生儿病死率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研究表明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依次为以下疾病: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②新生儿窒息.③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目前尚无简单、易行的指标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及程度.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是肝脏、卵黄囊、哺乳动物胃肠道产生的糖蛋白[2].妊娠中晚期高水平的AFP与早产、低体质量儿有一定关系[3],而且与新生儿致命性疾病如新生儿黄疸有关.国内曾有报道甲胎蛋白在新生儿脐血的浓度,初步探讨脐血AFP浓度与新生儿免疫的关系[4],但尚少见测定早产儿脐血甲胎蛋白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Ⅲ级医院住院新生儿的调查,以了解东北地区目前住院新生儿的患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住院的新生儿4 851名.结果 ①男女性别比为1.72∶1.00;②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28.5%;③新生儿疾病谱中,发生率最高的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肺炎、早产、脓毒症、先心病(含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窒息、血液系统疾病、颅内出血、HIE、湿肺;④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胆红素脑病、惊厥、先心病、败血症、脐炎和窒息发生率高于早产儿.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呼吸暂停、颅内出血、寒冷损伤综合征、贫血等疾病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⑤新生儿转归:治愈率占55.6%,好转率占33.5%,死亡率占2.5%,早产儿的治愈率及好转率均低于足月儿,早产儿病死率占4.1%.结论 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比例明显升高,新生儿疾病病种发生了变化,有关部门应做这方面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院新生儿病房 1985~1991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1387例,早产儿210例占住院新生儿的15.1%,将早产儿按体重及时期分组,分析主要疾病发生情况。本组体重小于2500克者178例(84.8%),大于2500克者32例(15.2%),体重大于1500克者180例(85.7%),小于1500克的低出生体重儿30例(14.3%),早期新生儿173例(82.4%),中晚期新生儿37例(17.6%).全组早产儿主要疾病发生顺序为:硬肿症、感染、呼吸障碍及窒息.各组疾病发生情况大致相同,仅中晚期早产儿组感染明显增加.本文还讨论了早产儿疾病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合并疾病及治疗方法与之后发生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5年4月至2011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神经发育与康复中心就诊脑瘫患儿为病例组,同期在该院住院随访正常早产儿为对照组;以早产儿常见新生儿期疾病及治疗方法作为早产儿发生脑瘫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OR=39.87,P<0.05)、缺氧缺血性脑病(OR=4.24,P<0.05)、新生儿低血糖(OR=2.18,P<0.05)、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OR=1.72,P<0.05)、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OR=0.21,P<0.05)与早产儿发生脑瘫有关.结论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可增加早产儿发生脑瘫风险,而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可能减少高危早产儿发生脑瘫风险.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新生儿期常见的肺部疾病,也是新生儿(主要见于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RDS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需及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既往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床旁胸部X线)对患儿进行检查并观察病情变化,超声在肺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相对局限。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肺部超声成为国内外主要的研究热点,尤其对新生儿RDS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通过对德州市住院新生儿现状的调查,了解我市目前住院新生儿的疾病谱及转归.②方法 抽取全市4所医院,回顾性调查了出院的住院新生儿2 100例.③结果 男女性别比为1.564∶1;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45.7%,住院早产儿所占比例较2002年(19.7%)有明显增高;发生率最高的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黄疸、肺炎和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儿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和胆红素脑病等疾病的发生率高于早产儿;而早产儿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出血等疾病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转归:治愈率为52.2%,好转率为35.2%,自动出院占7.5%,病死率为5.1%.新生儿死亡发生在入院后24 h内占56.3%.④结论 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住院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入院后24h内,应加强入院后24h内的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新生儿病房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 根据发展性照顾理念对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病房2009年5~10月住院早产儿32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环境的照顾护理、减轻疼痛的照顾护理、"鸟巢"式护理体位、非营养性吸吮、抚触、新生儿心理护理等.结果 32例早产儿体质量增长明显,生存能力增强,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发育照顾护理,提供最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对疾病的恢复和生长发育有益,从而减少伤残发生,提高早产儿的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