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2例初发T2DM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瑞格列奈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者的FPG、2hPG、空腹C肽、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 or 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率甘精胰岛素组高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甘精胰岛素组低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可有效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高,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少。  相似文献   

2.
为期3个月的随机开放试验,8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2次(早、晚餐前)、3次(早、中、晚餐前)组,观测两组患者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差异。结果:3次组总体血糖水平低于2次组,低血糖事件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次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次治疗组控制餐后血糖HbA1c更具优势降低更好。  相似文献   

3.
64例初诊T2DM患者予以为期4周的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胆固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上升,空腹血胰岛素明显上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提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能有效降低血糖、显著改善胰岛13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起步,平均2—3周逐步将血糖调整达标,观察治疗前后血糖,HbAIC及血浆C肽(CP)的变化。结果:血糖及HbAI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CP)有所升高(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使用双相门冬胰岛素每天3次注射可以达到强化血糖的作用,同时可以改善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强化降血糖方法。  相似文献   

5.
90例初诊TE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组和磺脲组,分别为50例和40例,观察血糖达标时间远期疗效。结果胰岛素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远期疗效好,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可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T_2DM患者23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2次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3次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组间对比(P<0.05)。M AGE,GluSD,LAGE,糖化血红蛋白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夜间低血糖2例,轻度低血糖6例,重度0例;对照组夜间低血糖17例,轻度低血糖22例,重度6例,(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注射3次治疗T2DM患者可降低血糖,控制血糖波动幅度,不增加低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组(A组):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阿卡波糖50mg每日三次口服。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组(B组):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甘精胰岛素晚9时皮下注射。共治疗2周,观察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体重增加情况、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BG)、日平均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低血糖反应少、安全性好。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组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体重无明显增加。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对体重影响小,是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年龄〉65岁的166例T2DM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用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采用前后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治疗12周后平均FBG、2hBG、HbA1c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均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门冬胰岛素降糖安全、疗效好、尤其适用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9.
计算HOMA—IR和HOMA—β评价球和胰岛素分泌情况。结果39例中28例(71.79%)停用Glargine治疗,平均31个月不用任何降糖药,血糖仍然正常。HOMA-IR下降(P〈0.002),HOMA-β明显增加(P〈0.001)。结论初诊T2DM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可以产生“蜜月期”,显示胰岛素分泌功能。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是可能唤醒被抑制的胰岛β细胞功能,这种逆转存在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  相似文献   

10.
30例门诊初诊T2DM患者分别单独应用胰岛素(16例)和联合应用格列美脲(14例)进行血糖控制。结果:治疗3月后,两种治疗方法在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独应用胰岛素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比联合应用胰岛素和格列美脲组短(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每日胰岛素剂量和体重的增加以及HOMA-IR指数均低于胰岛素组(P0.01或P0.05)。结论:对于门诊初诊的T2DM患者,联合应用胰岛素和格列美脲治疗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分析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初诊T2DM36例,以同期口服药物治疗的初诊T2DM47例为对照。按初诊时空腹血糖(FBG)浓度分为A组FBG〈13.9mmol/L,B组FBG13.9-15.6mmol/L,C组FBG〉15.6mmol/L。观察2~3月后各组FBG、P2hBG、HbA1c变化情况。结果:B组和C组胰岛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BG≥13.9mmol/L有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2.
对口服降糖药(OAD)治疗3月以上或已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但空腹血糖(FPG)仍〉8mmol/L的28例T2DM患者,采用在OAD基础上加用来得时或短效胰岛素加用来得适结果来得适治疗后血糖能平稳达标,夜间无明显低血糖事件。结论来得适使空腹血糖达标更好,且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少。  相似文献   

13.
14.
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NPH组和IG组,予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6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结果:两组血糖及HbA1c较前明显下降(P0.01),C肽分泌改善。IG组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明显少于NPH组(P0.01)。结论:IG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地控制T2DM人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是T2DM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29例T2DM住院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显著下降;两两相关检验的显示,甘精胰岛素每日剂量与年龄、体重、身高、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经回归方程分析,回归系数P值小于0.05的有体重和空腹血糖,甘精胰岛素每日剂量与体重、空腹血糖之间有线性关系。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可良好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6.
将40名FPG≥10mmol/L的肥胖2型糖尿病人(预混胰岛素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20例仍然采取原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方案。观察12周后,FPG,P2hPG,HbA1c,TG,ALT、AST、BUN、Ccr、HOMA-β和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糖水平达标快,胰岛素用量减少,HbA1c水平降低,同组间治疗后HOMA-β较治疗前增高,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血糖达标快,胰岛素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例单用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的T2DM患者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后FPG、2h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体重指数影响不大,且无明显低血糖反应。结论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具有作用佳、安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选择60岁以上T2DM患者56例,随机分为锐组26例,灵组30例,其中入选病例两组均为24例。观察12周。结果:锐组早和晚餐2h血糖(h2PG)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餐前PG,中餐后2hPG,睡前PG无差异(P〉0.05),锐组低血糖次数减少。结论:诺和锐30更适合治疗老年T2DM患者。  相似文献   

19.
110例应用OAD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50)和预混胰岛素组(n=60)。甘精胰岛素组采用三餐时各嚼服50~100mg阿卡波糖,每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组采用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结果治疗后两组HbA1c及FBG、PPG均较前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可能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对42例FPG升高的T2DM患者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根据FPG3~4天调整胰岛素剂量,直到FPG控制在4.4~5.6mmol/L,治疗3个月及一年后测定FPG,FPG,HbA1c,胰岛素,C肽等。结果血糖较前下降(P〈0.05),胰岛素,C肽,血脂较前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甘精胰岛素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FPG,对餐后血糖也有一定的控制,并能部分恢复及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