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马晶  吴苏河 《地方病通报》2015,(1):36-37,40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对健康知晓率、血压控制达标率、遵医行为形成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已进行规范化管理(干预组)和未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照组)的高血压患者各60例,比较其2012─2013年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血压测量习惯以及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情况。结果干预组平均年龄(51.00±11.54)岁,对照组(52.03±12.57)岁,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9,P0.01);高血压标准知晓率,干预组(83.33%)高于对照组(4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22,P0.05);减盐降血压知识知晓率,干预组(100.00%)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39,P0.05);血压控制率,干预组(88.33%)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7,P0.05);服药依从性,干预组(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0,P0.05);定期测量体重行为形成率,干预组(96.67%)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0,P0.05);两组间BMI行为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7,P0.05);测量血压行为形成率,干预组(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0,P0.05)。结论社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遵医行为形成率,降低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疗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在社区疾病信息管理控制平台高血压管理库中的120例高血压规范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照慢性随访要求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干预组则在家庭医生对其进行长期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参加健康讲座,督促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干预18个月后,对比两组血压达标率、生活行为方式评分、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行为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AAS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医疗干预可以使高血压患者得益,是社区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在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社区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社区收治的190例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5例,对照组行以社区健康教育,研究组行以社区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对血压、血糖、生活质量评分予以统计学分析,干预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社区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血糖以及血压水平,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管理措施对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3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180例。干预组给予6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生活行为方式干预、药物干预、心理干预以及定期随访,对照组维持原有的治疗方案及常规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教育。结果经社区综合管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较前下降,与基线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血压控制率均较前上升,与基线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F-36量表评分中,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等得分均升高,与基线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对有效控制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访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深圳市福田区登记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主动进入患者家庭或电话随访)和对照组41例(患者定期进入社区接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及健康信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及健康信念评分均显著提高并且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评分均显著提高并且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访视干预能较好地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7年3月-2019年2月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宣教,观察组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血压控制、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观察组所取得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青壮年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血压控制行为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50例青壮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25例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患者归入观察组,其余2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归入对照组,观察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疾病知识及自我控制行为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的血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疾病知识及自我控制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青壮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运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指标,可以在管理过程中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也可以为患者的自我血压控制行为干预提供帮助,所以可将该模式与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管理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研究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社区的高血压患者总共82例,将选取的8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降压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活动。在进行3个月的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后,测试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知晓率比对照组患者的知晓率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降低血压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社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能够加深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有效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我国社区慢性病防治中采取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社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引导、行为指导、知识讲解以及行为教导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压控制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2年后的调查,研究组患者血压值、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体质变化指数以及行为方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国社区慢性病防治,高血压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深圳市宝安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13个社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5例和观察组1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用药率,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BP、DBP、TG、TC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用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膳食率、戒烟戒酒率、体育锻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继而改变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生活行为,最终能达到理想的控制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以"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为核心的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高血压人群的管理效果。方法 2010年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建立以"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为核心的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选择浙江省有代表性的城市、城镇、农村社区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大规模社区干预试验。按照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制订实施方案,规范化培训干预组医生,按照方案要求对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结果截至2013年12月共管理了高血压患者20 807例。其中干预组从基线的8996例增加到12295例,规范管理率达到86.8%;干预组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下降了11.21 mmHg和8.55 mmHg(均为P<0.05),治疗率和控制率由基线时的55.4%和38.6%提高到86.7%和77.8%(均为P<0.05),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显著改善(均为P<0.05),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呈下降趋势。结论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能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率,有效改善社区高血压人群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缬沙坦合并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合并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先于对照组降至正常(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差距加大,整个治疗期间观察组的舒张压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合并吲达帕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对脑梗死患者行血浆Hcv(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作用。方法神经内科接收130例脑梗死患者,称为临床检测组。抽选健康体检者130例为对照研究人员,称为正常体检组。在入院次13且空腹12h时,于肘静脉采集血液5ml。经FPLA(荧光偏振免疫)检测Hcy。结果在临床检测组(130例)中,发生高Hcy的概率、Hcy水平都比正常体检组(130例)高,P〈0.05。临床检测组的Hcy水平和治疗前对比,下降明显,P〈0.05。倘若病情呈现加重趋势,Hcy水平就会上升,神经功能缺损显示分值会增高。各亚组(重型脑卒中、中型脑卒中、轻型脑卒中)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显示Hcy水平明显要比健康人群高,病情轻重和Hcy水平高低成正比,有效的治疗可使Hcy水平明显下降,Hcy水平是疗效观察、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临床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3%要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7%(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先于对照组降至正常(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差距加大,整个治疗期间观察组的舒张压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策略对农村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农村社区接受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132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及随机数余数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药物降压治疗,干预组再加用社区干预手段,随访8周,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血压控制率。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6.36%比70.37%,86.36%比57.41%,39.39%比18.52%,均为P<0.05),高血压治疗依从性与社区干预策略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农村高血压控制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社区干预策略能够明显提高农村高血压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知识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策略的有效性。方法对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12个城镇社区843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集中授课、发放宣传材料等健康教育措施,对比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和体质指数(BMI)达标情况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健康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所纳入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48.44%vs.58.50%)、血压控制达标率(40.95%vs.71.56%)、BMI达标率(37.82%vs.49.66%)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平均收缩压[(137.70±14.83)mmHgvs.(136.09±11.08)mmHg]及舒张压[(84.59±10.55)mmHgvs.(83.23±7.11)mmH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危险因素,吸烟率(16.03%vs.10.33%)和饮酒率(9.51%vs.6.66%)下降;合理运动率(21.36%vs.50.20%)和低盐饮食率(8.57%vs.19.46%)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水平,健康干预对高血压控制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伴肾功能不全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住院天数及出血转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病率及起病时血糖、血压、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组存在年龄高,血红蛋白含量低,血小板计数少,尿酸高以及既往脑卒中史多等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mR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住院天数及出血例数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肾功能不全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同样获益,且出血风险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状态,为全面干预危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6例高血压患者、40例血压正常者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同步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结果 高血压组OGTT检出糖耐量减低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8.3%和8.7%,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与血压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1.2±0.3和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以OGTT同步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的方法来检测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状态,不仅可使部分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得以早期诊断,而且可初步评估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1)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2)明确脑心通胶囊能否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预后。方法选取100例发病72h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脑心通胶囊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脑心通胶囊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口服,0.4克/粒,2粒/次,3次/d。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h内测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同时测定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2月后复查空腹血糖及胰岛素,再次进行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选取50例性别及年龄匹配的体检者作为健康组。结果(1)在急性期与健康组比较,脑心通胶囊组和对照组有更高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更低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月时与健康组比较,对照组仍有较高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较低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心通胶囊组有稍高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稍低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但差别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心通胶囊组和对照组在急性期比较,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2月后比较,脑心通胶囊组有较低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较高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心通胶囊组有较高的ADL评分和较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2)脑心通胶囊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岑桂珍 《内科》2009,4(6):864-86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壮族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均检测8:00、12:00、20:00三个时段的血压。比较干预前、后平均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症状、睡眠状态、工作能力、性生活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参与能力、生活满足感等生活质量评定指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高血压患者的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检测、遵医服药和心理平衡5项卫生行为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对改善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血压水平、提高其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