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 :采用MSCT评价完全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CRLRV)变异,以提高对该类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60例受检者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于动脉期和静脉期观察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采用MPR、MIP和VR等重建技术,对12例CRLRV变异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CRLRV变异12例,发生率1.25%(12/960),CT示左肾静脉主干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主要位于L2~3椎体前缘水平,向右注入下腔静脉或左侧髂总静脉。其中2例出现血尿,1例合并胸腔异位肾,1例合并左侧性腺静脉曲张。结论:MSCT可准确评价CRLRV变异,对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和减少左肾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对肾静脉解剖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探讨肾静脉解剖变异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肾静脉影像资料,观察肾静脉的解剖变异并进行分型.结果 肾静脉解剖变异的发生率为7.1%(20/280).右肾静脉变异8例,均为副肾静脉.左肾静脉变异13例,包括Ⅰ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4例,Ⅱ型(主动脉后左肾静脉)1例,Ⅲ型(回流异常)3例,Ⅳ型(左肾静脉汇合过晚)5例(其中1例伴右副肾静脉).11例肾静脉变异患者同时伴有肾动脉变异.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肾静脉解剖变异,结合肾动脉解剖变异,可为Ⅰ临床提供可靠的肾血管系统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观察肾动脉变异及左肾静脉(LRV)解剖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名正常人的64层螺旋CT肾血管影像资料,观察肾动脉变异及LRV解剖,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的夹角(α)、SMA与AA夹角间隙内LRV中心水平SMA的后缘与AA前缘之间的距离(D1)、SMA与AA夹角间隙内十二指肠中心水平SMA的后缘与AA前缘之间的距离(D2)、SMA与AA夹角间隙内LRV中心与SMA起始根部中心的距离(D3)、SMA与AA夹角间隙内十二指肠中心与SMA起始根部中心的距离(D4),同时测量LRV通过α角时的内径(a),近左肾侧最大内径(b),计算b/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05名正常人共210只肾脏,肾动脉变异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32.4%(34/105)和17.6%(37/210),其中Ⅰ类(肾门前肾动脉分支)13只肾脏,Ⅱ类(肾副动脉)24只肾脏.α、D1、D2、D3、D4、a、b、b/a的均值分别为(51.2±18.5) °、(13.4±6.0) mm、(17.0±7.2) mm、(20.3±5.0) mm、(56.9±12.5) mm、(5.8±2.0) mm、(10.5±2.3) mm、(2.0±0.9),α角与D1、D2、a 存在正相关,α角与D3、D4、b/a之间存在负相关,α角与b不存在相关性. 结论 64层螺旋CTA可清晰显示肾动脉变异、LRV和十二指肠的解剖关系,并准确测量SMA与AA之间的夹角,对指导肾脏手术及诊断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和十二指肠淤积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诊断左肾静脉变异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8层螺旋CT对8例患者行上腹部增强扫描,重建层厚2.5mm,间隔1.25mm,行多平面重组(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hin-MIP)及容积再现(VR),对左肾静脉进行二维及三维观察。结果:8例患者中,共发现腹主动脉后左肾静脉3例,腰静脉注入左肾静脉4例,双左肾静脉伴腰升静脉注入左肾静脉干1例。在重建技术中,thin-MIP显示左肾静脉操作简便,8例均显影清楚,VR显示3例,MPR只能节段显示左肾静脉。结论:MSCT结合thin-MIP后处理技术可以显示左肾静脉变异情况,图像清楚,诊断明确,能够为外科手术及血管造影术前提供重要的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5岁。主因劳累后或运动后发现尿色变深、间断性肉眼血尿4年余。无尿频、尿痛、尿急、高血压及浮肿病史。在当地医院口服消炎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查体:血压95/70mmHg,全身及眼睑无水肿,心肺、腹无异常、肾区无叩击疼。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多次尿常规RBC++~+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在冠状静脉系统成像中的价值及冠状静脉窦(CS)及其属支的CT影像特征.方法 利用64层螺旋CT进行300例受检者的冠状静脉成像,观测CS及其属支的形态、数目、直径、角度及相邻冠状动脉的伴行关系.以年龄、性别及有无冠心病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各冠状静脉主要分支的直径进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可见CS、心大静脉(GCV)及心中静脉(MCV),273例受检者(91.0%)可见1~3支PVLV,心小静脉(SCV)及左房斜静脉分别显示56例(18.7%)、24例(8.0%).3例显示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引流,1例显示CS憩室.后降支(PDA)与MCV伴行189例(63.0%),相交96例(32.0%).左旋支(LCX)与CS伴行122例(40.7%),与MCV相交15例(5.0%),LCX与PVLV相交104例(34.7%).CS口(CSO)、MCV、PVLV 3项指标,不存在年龄、性别及有无冠心病之间的交互作用,不同年龄、性别或有无冠状动脉疾患组的CSO前后径、MCV及PVL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的CSO上下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7,P<0.05).结论 冠状静脉系统解剖变异较大,64层螺旋CT可以作为显示CS及其属支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为心脏电生理治疗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连续性AD患者行64层螺旋CTA,对所有数据进行MPR、MIP、VR等重建分析。结果:CTA结果显示依据DeBakey分类法,Ⅰ型夹层14例,Ⅱ型2例,Ⅲ型4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明确的撕裂内膜片及真假腔,动脉期真腔平均CT值较假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所有患者均明确显示了初始破口的位置,55例显示了一个或多个再破口,3例Ⅲ型患者未显示再破口。39例Ⅲ型患者初始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降部或降胸主动脉近端,其近端瘤颈长度、宽度分别为0.4~10.8cm(平均3.5cm)、2.2~3.6cm(平均2.8cm),瘤体最大径为3.2~9.2cm(平均5.4cm)。图像准确显示了所有患者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以及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快速、准确性高等优点,是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术前评价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肝动脉解剖变异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蕾  杨学华  高剑波  张永高  张智栩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228-1231
目的:评价64层CT血管成像(MSCTA)对显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肝脏4期增强扫描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动脉早期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结合原始横断面、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曲面重组(CPR)图像观察患者肝动脉解剖变异。结果:28例患者显示有肝动脉解剖变异,6例为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9例替代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4例肝左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4例副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2例替代肝左动脉起自腹腔干,2例替代肝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1例替代肝右动脉起自腹腔干。有DSA对照的10例,MSCT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MSCTA可以准确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对肝脏病变的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双椎动脉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 6336例行头颈64层螺旋CTA检查,发现双椎动脉变异10例(1.58‰).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应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和高级血管分析等后处理技术对其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椎基底动脉发生起源、路径等变异的部位及数量.结果 10例中,7例起源异常;10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路径变异;5例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2例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1例伴左侧颈内动脉动脉瘤.结论 64层螺旋CTA能够清晰地显示双椎动脉的解剖变异,对了解双椎动脉影像表现及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广金  刘剑羽   《放射学实践》2012,27(5):524-52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技术在肾移植供体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亲属供肾者行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等技术进行肾血管重建,评价供肾血管情况,将影像学表现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结果:40例供肾者1次屏气完成扫描,均获得满意的轴面图像,应用VR、MIP、MPR等后处理技术重建肾血管,可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2~4级分支。9例单侧肾由副肾动脉供血,其中8例单侧肾见单支副肾动脉,1例双侧肾各见1支副肾动脉;9例存在肾动脉分支过早,其中1例双肾动脉均为肾动脉分支过早,共10支血管距离肾动脉开口在1.5cm以内;2例显示肾静脉解剖变异。CT血管成像对供肾动静脉主干、副肾动脉、肾动脉分支过早、肾静脉主干变异的显示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是肾移植术前评价活体供肾血管的一种无创、安全、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分析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45例患者行全身各部位CTA检查,其中胸主动脉4例,腹主动脉15例,肺动脉10例,共29例是通过对比剂智能跟踪兴趣区监测来确定扫描延迟时间;颅脑血管4例,颈部血管6例及双下肢动脉6例,共16例采用对比剂智能跟踪目测观察手动触发确定扫描延迟时间。原始图像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及立体容积漫游技术(VRT)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结果依据图像质量评定标准,图像质量为优的有37例,为良的有8例,无图像质量为差的病例,并且应用智能跟踪自动触发和手动触发技术的CTA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就大血管疾病诊断而言,64层螺旋CTA完全可取代DSA,MIP及VRT是2种非常重要的血管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对原始数据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成像(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高级血管分析(AVA)处理.32例主动脉病变均经临床、手术证实.结果 32例主动脉病变中,主动脉夹层16例、假性动脉瘤7例、真性动脉瘤4例、主动脉弓缩窄3例、主动脉离断2例.MPR对内膜破口、附壁血栓显示较佳.内膜片及初始破口显示率为81%(13/16),7例假性动脉瘤周围血栓,显示率100%(7/7);CPR简单、直观显示病变全程,显示率100%(32/32);MIP对钙化及管径精确测量颇有价值,显示率84%(27/32);VR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和周围血管关系,显示率100%(32/32);AVA对测量血管管径、血管横截面积具有意义,显示率44%(14/32).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64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方法连续3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4.6岁)行64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64SCT原始数据均行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横断面重建。对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探讨64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3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396节段冠状动脉(直径≥2mm)图像中,64SCT提供优良图像可供分析为385节段,可评估率为97.2%。与SCA对照分析,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22%、94.56%、89.44%和96.88%。对冠状动脉≥50%狭窄的检出准确率为95.90%。结论64SCT对检出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准确性,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可用于冠心病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14.
肾动脉狭窄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对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5例临床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行SCTA ,其中 12例经X线血管造影 (XRA) (包括DSA)对照。层厚 2~ 3mm ,重建间隔 1.0mm ,螺距 1.0~ 1.2 5 ,管电流 12 0~ 15 0mA ,管电压均为 12 0kV。造影剂使用欧乃派克 3 0 0mgI ml 75~ 10 0ml ,采用高压注射器方式经肘静脉给药 ,注射流速 3ml s ,延迟 2 2~ 2 7s扫描 ,扫描结束后行MPR和 3D重建。结果  2 5例中SCTA显示肾动脉正常 3 9条 ,肾动脉狭窄 13条 ,共 5 2条。 12例有XRA对照者 ,显示肾动脉正常 11条 ,肾动脉狭窄 13条 ,SCTA显示的情况与之完全符合。结论 SCTA合理的成像技术和综合的图像分析 ,能清楚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的狭窄部位和程度作出可靠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胡芸  金朝林  王翔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1):1452-1454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可疑下肢血管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 IP),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以及曲面重建(CPR)。结果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自髂总至足背整个动脉系统病变的准确部位、范围及侧枝血管。90例患者中67例(77%)患者血管呈不同程度粥样硬化表现。其中轻或中度狭窄49例(56.3%),重度狭窄18例(20.7%),7例(8%)完全闭塞患者可见侧枝循环血管形成。结论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对33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Wizard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合常规血管造影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CTA)的准确性。结果在693个动脉节段中,683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以DSA图像为标准,对于动脉完全闭塞,CT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6%(95%CI,94.9%~100.7%)、98.9%(95%CI,98.0%~99.8%)、98.7%(95%CI,97.9%~99.5%)。CTA显示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9%(95%CI,97.4%~100.4%)、99.4%(95%CI,98.7%~100.1%)、99.3%(95%CI,92.4%~99.9%)。结论64层CT血管成像在评估下肢动脉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急重症胸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胸心部血管性病变所致急重症胸痛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经证实的由血管性病变引起的急重症胸痛患者,利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以及容积再现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 结果 CT血管造影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13例,急性肺动脉栓塞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2例,所有病例最终经过临床证实. 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急重症胸痛诊断中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急重症胸痛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头颈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成像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成像(64-SCTSA)的检查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头颈部血管64-SCTSA的影像资料,讨论其技术特点、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范围,诊断结果与手术或DSA比较。结果本组检查及成像参数合理、有效,患者检查全部成功。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分别达很好51例(60.7%),好29例(34.5%),一般4例(4.8%)。84例中发现阳性病变79例,其中颅内血管病变58例,颈部血管病变21例。64-SCTSA诊断结果与手术或DSA检查比较,结果基本一致。结论64-SCTSA技术能减少骨结构等对血管的阻挡,有利于显示头颈部血管病变,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MSCT重组技术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SCT重组技术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RVES)诊断中的方法与价值. 资料与方法 26例(LRVES)患者经16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 结果 MSCT通过MPR及VR三维成像可清楚地显示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CT征象.正常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在下降之前从腹主动脉呈近似直角分出,其平均角度为(85.6±10.5)°,经过左肾静脉中点垂直腹主动脉的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相邻边缘的直线距离为(15.4±4.2)mm,而病变组则分别为(35.6±9.5)°和(5.7±3.6)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左肾静脉受阻远端前后径的最大值与夹角段前后径的最小值之比平均为3.6±1.5. 结论 MSCT重组技术能直观显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影像特征,是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