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中国传统医德之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植根于传统社会的组织结构、文化观念和行医模式之中,具有鲜明的德性论与义务论特点。从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医疗关系越来越复杂化,医学伦理所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广泛;传统医德的单一性与狭窄性受到现代医学伦理观念的挑战。解决传统医德困境使其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作用,出路是仔细探讨新旧医德思想的相容性、互补性,将传统医德思想的精华有机融合进现代医学伦理学规范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医德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德行和德性修养品质,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医德教育必须遵循德育规律,严格区分医务人员医德教育和医学生医德素质教育的不同,对还处在学习阶段的医学生,应以医德规范的学习、牢记为目标;在进入临床实习后,适当引导他们关注德性修养。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医德素质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形成,既是个体进行医德辨认、医德选择、医德调整的过程和主体由医德无知到有知再到责任自觉的过程,也是体现个体医德自由、医德自主,追求医德进步的过程,更是一个由知到行、知行统一,实现医德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论医学生医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鲁超  王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1):51-51,53
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医学生形成稳定的医德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在教育过程中医德教育只有不断适应医德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医德心理的发展,保证医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德文化建设,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医学领域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和谐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医德文化包括先进文化、德性文化、修身文化与生命文化四个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引力;以生命文化渗透为主题,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当代医德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孙宁宇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2):123-124
私欲膨胀被认为是医务人员医德退化的原因之一。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私欲与医德之间的辩证关系,肯定私欲的客观存在,提出以医德引导实现合理私欲、以法治遏制私欲膨胀。  相似文献   

7.
情感文化与医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情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在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得以形成、存在、积累、传递、发展和发挥的永不停息的活动过程及其成果,即为人类所积累的各式各样心理感受的总和;情感文化与医学道德密切相关,医德情感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评价医德关系和医德行为以及调节个人医德认识的作用,从而积极影响和控制医德行为。因此提出,要巩固和强化决战SARS所取得的医德情感文化成果。其主要包括:1.与人为善与关爱他人的亲切感;2.履行救死扶伤天职的责任感;3.敢担风险与乐于奉献的使命感;4.求是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欲望感。  相似文献   

8.
医德信念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中,医德信念因其特性决定,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注重对医学生医德信念的教育,有利于其良好医德品质的形成和医德境界的提高。1医学生医德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医德信念是医务人员在已经形成的一定的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和医德意  相似文献   

9.
论医德医风建设与医德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医德档案的特点及来源医德档案的形成是医院在新形势下对医务人员实行监督、制约、教育的结果 ,是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医德医风监督制约教育机制。其特点是 :医疗工作者个体道德行为所引发的外界对单位总体行为的评价。医德档案的特点决定了其资料来源渠道有别于人事档案、科技档案等其他种类档案。其来源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自我鉴定形成的医德材料。主要有主体与医院签订的《职业道德责任书》 ,执行医院加强医德建设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各项规定的情况 ,执行岗位工作制度、服务规范的情况 ,执行《医院医德…  相似文献   

10.
医德情感的形成受到医务人员个体的一般道德情感的心理基质、对医德知识的学习态度、医德认知过程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是这些因素的不断运动与交互作用规定了医务人员的医德情感。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的医德系统教育探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医德教育中,医德认知是基础,医德情感是动力、医德意志是保证、医德行为是目的。医学生的医德系统教育,应着力培育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磨练医学生的医德意志,最终促使医学生养成医德行为。  相似文献   

12.
医德档案制度是医疗职业道德建设载体的新探索.以“医德档案”普及率、认可度调查结果为切入点,着手对“医德档案”推广阶段的决策、传播、教育、控制、测评、关联等环节的实践进行回顾分析,提出医德档案系统化建设中的八个着眼点,即制高点:以“素质工程”的目标追求,统领绩效考核系统;切入点:以“职业精神”为引领,建立职业行为“痕迹管理”;关键点:坚持“充分尊重”原则,规避医务人员群体心理逆反;控制点:以“联席办公”机制,催生便捷互认共管效应;测评点:以多层的采集信息平台,形成客观具体多级管理系统;转化点:以“自律”为根本,营造自我道德情操提升空间;区别点:以“阳光”定位,测评结果向本人透明;延伸点:以“开放”为原则,融入人力资源综合管理体系等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实践中走向成功——纪念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30周年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在实践中由成长逐步走向成功的30年。从中西方医学伦理学研究差异、传统医学伦理与当代医学伦理冲突及市场机制下医学伦理研究三个维度对文化背景在医学伦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在现代科学技术视阈下应引导大众树立科学的生死观,重视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及在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医学伦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并回顾了本人从事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一些史实。  相似文献   

14.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引入德育美学观具有如下意义:医德教育审美化是古代传统优秀文化的回归,是真善交融哲学的找寻,是新型医学精神的探索。但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现状中审美元素有一定缺失:如超越精神的丢失,怡情教学的欠缺,审美情感的遗忘。因此,需要从医德教育的准备环节、开展环节、评价环节进行审美补偿,应注意医德教育目标引领性和关怀性的统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核时理论与实践并重。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医德教育与职业化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尚的医德是医学生职业化素质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医学生的就业和就业稳定,影响着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以及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医德教育,能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良好基础,能解决引起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的源头性问题,为医德医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还必将促进学生就业和就业稳定。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醒立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176-177,219
当前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存在对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德教育缺乏科学的整体设计、忽略医德的养成及医德教育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问题。因此,倡导加强学习,提高师生对医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研究,探索一条科学系统的医德教育新途径;同时,提出重视医德养成教育及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具体对策,旨在提高当前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医德考评是医院制度伦理、管理伦理极为关键的一环。医德考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考评全员提升医德素质。在医德考评全过程中,转化他律的规范作用为其自律导向,才能克服其自身的局限性,才能够充分保证医德考评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目前,必须在医德宣传教育的自律导向、各种评价的自律导向、考评效应的自律导向、全方位活动的自律导向等方面,有效地、综合性地加以强化。  相似文献   

18.
医德情感形成的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德情感的形成要经过感性、知性、理性、升华等四个阶段。在这些阶段,医德情感主要表现为对医德原则规范的顺从、选择与认同、内化及升华。伴随医德认知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丰富的医德情感,从而实现了医者医学伦理素质内在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结构要素——医德情感素养的螺旋式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暨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之际,回顾医学伦理学学科在山东大学发展的历程,认为重视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具体应做到:始终把医学伦理教学视为该学科的基本使命;始终认为医学伦理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始终坚信人才培养为学科发展注入不竭生命力;始终坚持学术交流,为学科发展开阔视野、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