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巩红  李季  胡永刚  陈志功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8):1303-1305,13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判别冠心病不同类型间斑块性质方面的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6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对主要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数、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冠状动脉评估节段数368个,其中狭窄节段195个(35.4%)。狭窄<50%共98个节段,狭窄50%~75%共71个节段,狭窄>75%共26个节段(左前降支中段、近段、后降支中段、左回旋支近段),其中完全闭塞2个(右冠状动脉近段以远、左回旋支中段以远)。软斑块46个(27.3%),纤维斑块42个(31.5%),混合斑块78个(29.5%),钙化斑块93个(12.6%)。对应斑块测量的CT值分别为软斑块(17±26)HU,纤维斑块(97±35)HU,钙化斑块(489±195)HU。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助于显示斑块性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对探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搜集36例患者64SCTCA的完整资料,并以近期实施的冠状动脉成像(CAG)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可用于评估的342支中,共显示病变166支,其中134支得到证实;32支64SCTCA诊断存在病变而CAG显示正常;10支CAG确诊的病变在64SCTCA未能显示。64SCTCA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80.7%,特异性94.3%,准确性为87.7%,阳性预测值93.0%,阴性预测值83.8%。采用成组配对χ2检验,P=0.05,证明64SCTCA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确诊冠状动脉病变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对不同程度病变的评估上,轻度狭窄的敏感性为85.7%,准确性为83.0%;中度狭窄的敏感性为96.9%,准确性为98.5%;重度狭窄的敏感性为91.4%,准确性为95.9%。结论 64SCTCA在评价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因而它适用于冠心病的前期筛查及诊断。  相似文献   

3.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3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二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检出的斑块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各种性质斑块所引起的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63例中ACS组44例,检出软斑块30个,中等密度斑块18个,钙化斑块11个;稳定型心绞痛组19例中检出软斑块6个,中等密度斑块6个,钙化斑块18个,非钙化斑块(软斑块和中等密度斑块)与冠心病危险性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非钙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程度:轻度狭窄14处,中度狭窄14处,重度狭窄32处;钙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程度:轻度狭窄14处,中度狭窄7处,重度狭窄8处,不同性质斑块与其导致管腔狭窄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定性分析,可作为评价冠心病危险性度的一种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4.
朱应礼  徐益明  朱昭环   《放射学实践》2009,24(4):396-39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冠心病患者同期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以CCA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改良分段法,分析745个冠状动脉节段MSCT图像质量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得出有意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率≥500%)MSCT诊断的正确性,并分析钙化对其影响。结果:587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可以满足诊断要求,158个节段因运动伪影(27个节段)或管壁严重钙化(131个节段)无法进行血管评价。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97.9%、阳性预测值为93.9%、阴性预测值为97.7%。钙化积分≥1000的患者,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82%、68%、96%。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复杂性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以及对制定治疗策略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提示有至少1支冠状动脉显著狭窄(≥50%)的患者。将冠状动脉狭窄分为复杂性病变和简单病变。前者包括分叉病变、完全闭塞病变、开口病变、弥漫长病变。后者为除复杂性病变所含类型以外的病变。分又病变根据Lefevre分型进一步分为5型。所有患者均于2周内行CAG。将CTA的结果与CAG对照。结果:CTA共检出大于50%狭窄286处,其中简单病变为157处,复杂性病变为129处。其中分叉病变57处、闭塞病变22处、开口病变9处、弥漫长病变41处。57处分叉病变,按照Lefevre分型,有Ⅰ型18处、Ⅱ型21处、Ⅲ型5处、Ⅳ型6处、Ⅳa型5处和Ⅳb型2处。与CAG相比,CTA诊断简单病变的敏感度为92.16%,特异度为98.51%,阳性预测值为89.81%,阴性预测值为98.50%。CTA诊断分又病变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12%,阳性预测值为85.96%,阴性预测值为100%。CTA诊断闭塞病变、开口病变和弥漫长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可准确诊断各类复杂性冠状动脉狭窄,指导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64螺旋CT对22例冠脉搭桥术后的患者(共计44根桥血管)进行了扫描,其中1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64层螺旋CT显示22例患者发现44支桥血管,显示率100%。44支桥血管中,33支(75%)通畅、5支(11.4%)闭塞、3支(6.8%)中重度狭窄、3支(6.8%)轻度狭窄。与冠脉造影对照,诊断桥血管明显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2.9%,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100%,准确率95.2%。结论:64层螺旋CT是评价桥血管闭塞及狭窄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方法显示管腔≥50%狭窄的准确性,分析改善成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对72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在心电门控下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其中56例在2周内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本组56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50%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7.5%,阳性预测值为82.3%,阴性预测值为98.9%.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具有无创和简便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对高危人群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评价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MB)与该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关系。方法:连续收集300例因怀疑冠心病(CHD)而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的病例的资料,由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并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前降支MB。将所有病例分为前降支MB组和非MB组,利用MPR、CPR、VR等后处理技术联合观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测量前降支由于斑块所致的狭窄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结果:在300例受检对象中冠状动脉CTA发现前降支MB74例(24.7%,74/300)。MB组与非MB组前降支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6.5%与31.3%,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4.1%与45.1%,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48.4%与44.6%,两组之间钙化的发生率、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平均狭窄程度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0;P=0.18;P=0.97)。结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MB对该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256层CT冠脉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的发生率及其解剖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or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收集行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564例患者的资料,评价MB的有无、部位、长度、厚度、伴发的AS情况及MB解剖特点与AS关系。结果:564例检出MB 131例,159个,总发生率为23.2%(131/564),男性发生率28.8%(90/313)高于女性16.3%(41/251)(χ2=12.048 5,P=0.005)。第一对角支(D1)为最常累及的部位,其次为左前降支(LAD)。完全性MB 83个,不完全性MB 76个;完全性MB长度和厚度中位数分别为27.7mm(范围2.0~71.1mm)和2.4mm(范围1~6.9mm);其长度与厚度间无相关性(R=0.061 1,P=0.106 6)。不完全性MB的长度中位数为24.1mm(范围3.9~57.0mm)。桥血管及桥血管远段血管均未见AS改变。桥血管近段血管AS程度在LAD组高于D1组(χ2=7.576 6,P<0.05),完全性MB组高于不完全性MB组(χ2=7.484 9,P<0.05)。结论:256层CT冠脉成像技术能无创、清晰、可靠地显示活体内MB的存在及解剖特点,并能评估桥血管及其毗邻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研究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文献进行Meta汇总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综合性信息依据.资料与方法 以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等为检索词,检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对符合条件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异质性检验.汇总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和曲线下面积综合评价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5篇为A级,5篇为B级.异质性检验发现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汇总敏感性和特异性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19(0.903,0.933)和0.971(0.957,0.981),SROC曲线下面积为98.84%.纳入文献稳定性好.结论 64层螺旋CT是一种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但对冠状动脉具体某节段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评价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重组相位窗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8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的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将其扫描原始数据分别按45%、55%、65%、70%、75%、85%R-R间期的不同相位的横断面进行重组。结果:左主干在6个R-R时相均显示良好;左前降支在70%R-R时相的重组图像质量最佳;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在75%R-R时相的重组图像质量最佳,整体图像在75%R-R时相的重组图像质量最佳。结论:重组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64 CTCA)对心肌桥(MB)和壁冠状动脉(M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 CT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527例患者资料,测量CTCA发现MB的长度、厚度和MCA狭窄程度,与CAG表现对比分析。结果 527例患者经64 CTCA检出MB 118例(22.4%),而该118例MB患者经CAG仅检出48例(9.1%),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 CTCA发现MB的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6.1±2.5)mm、(2.5±1.6)mm,MCA狭窄程度为(47.3±11.3)%;与CAG检出的MB长度与MCA狭窄程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 CTCA对MB和MCA的诊断特异性较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64层螺旋CT斑块性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判别冠心病不同类型间斑块性质的方面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58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对主要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数、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进行比较. 结果 SAP组与UAP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UAP组在狭窄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患者以中度狭窄为主(54.6%),SAP患者则以重度狭窄为主(52.0%).两组斑块类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以软斑块为主(52.6%),混合斑块次之(35.8%);而SAP组则以钙化斑块为主(51.7%). 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助于显示斑块性质.  相似文献   

14.
16层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与导管法造影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6层CT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55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做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单或双扇区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其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55例患者冠状动脉的568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者为492节段(占86.6%),其中1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7.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和98.1%;16层CT显示高度狭窄(≥75%)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6%和98.7%,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4. 6%和 99. 3%。结论:如果冠状动脉 CT 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 16 层 CT 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很高。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以及介入治疗的筛选方面,16 层 CT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多层螺旋CT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测和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准确性。方法:搜集 4 例成人心脏标本,从冠状动脉内注入对比剂,将标本行 16 层螺旋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非钙化斑块的形态和密度,并与病理对照。结果:4例标本中,MSCT显示冠状动脉斑块8处,与病理所见斑块的位置和数目一致。脂质丰富的 3 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CT值分别为(25±6) HU、(47±9) HU和(28±7) HU。5例纤维丰富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CT值分别为(87±9) HU、(68±8) HU、(78±11) HU、(97±9) HU和(83±10) HU。部分血管节段内充满血凝块,其 CT值平均为(35±6) HU。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发现冠状动脉斑块,通过检测斑块 CT值的不同反映斑块的主要成分,从而可区分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患者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利用血管分析软件判断血管有无狭窄并测量狭窄率,其中1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A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对于不同心率患者图像质量的比较分析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等级资料)的非参数秩和榆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绝对值时间法重组心脏容积数据.对31例患者中364段血管节段进行成像质量分析:心率为47~69次/min组图像质量为优、良、中和差的血管节段数分别为85、41、5和8个,心率为70~79次/min组分别为63、16、13和15个,心率为80~105次/min组分别为46、25、23和24个,3组间成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08,P<0.01).10例与CAG进行对照,共分析冠状动脉血管125段,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为85.0%(17/20),特异度为95.2%(100/105),阳性预测值为77.3%(17/22),阴性预测价值为97.1%(100/103).冠状动脉CTA低估了3段血管的病变,过度评价了5段血管.结论64层螺旋CT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评价先天性单冠状动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先天性单冠状动脉畸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先天性单冠状动脉患者的MSCT和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CCA)资料。对比两者在显示和诊断此病中的差异。仿真内镜技术用于评价异位开口及其与邻近正常冠状动脉开口的关系,多平面重建、曲面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像等重建方法则用于评价变异冠状动脉的行径及其与邻近大血管的关系。结果 4例患者变异的冠状动脉全部为MSCT造影所显示并明确诊断。MSCT显示3例患者的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的近段,其中1例在CCA中左主干仅近段局部显影,未能明确诊断,另2例左冠状动脉虽显影,但较淡。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主干的末端,CCA则误为起源于回旋支。MSCT显示2例异常开口冠状动脉的近段狭窄,3支异常冠状动脉穿过主动脉根部和肺动脉或右室流出道的间隙,1支绕主动脉根部后方走行,而CCA均不能明确诊断。结论 MSCT显示先天性单冠状动脉明显优于CCA,凡疑及冠状动脉变异的患者,可首选非创伤性的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探索多期双流速注射对比剂-盐水混合物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4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其中,12例(A组)在团注对比剂后应用生理盐水,12例(B组)在团注对比剂后应用对比剂-盐水混合物(比例为60∶40).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测量两组升主动脉根部、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及右心室的CT值,评价冠状动脉的显示、右心室的均匀性及左心室室壁的显示.结果 经Kappa检验,两名医师均有良好的组内、组间一致性(K>0.75).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升主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肺动脉和右心室的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配对秩和检验,在冠状动脉的显示和右心室的均匀性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心室室壁的显示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团注对比剂后应用对比剂-盐水混合物可以更好地显示右心室心腔和左心室室壁,而不影响冠状动脉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