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儿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其疗效。结果绝大部分患儿均具有发热,触痛性红斑、松弛性大疱、表皮剥脱;16例患儿口周首发红斑及放射状皲裂。经静脉滴注抗生素、局部皮肤用药处理及支持治疗后,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 SSSS好发于婴幼儿,特征性临床表现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早期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是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临床特点及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对1例确诊SSS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触痛、皮肤潮红或红斑、表皮剥脱、口周放射状软裂,以及尼氏征阳性、外周血白细胞及CRP增高.经应用抗生素、局部皮肤用药处理及输人免疫球蛋白支持治疗后,患儿于1周后痊愈出院.结论 SSSS好发于婴幼儿,患儿皮损均始发于口周或眼周,皮疹特点为皮肤大片潮红、疱疹,似烫伤样皮损,早期、及时、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正确处理创面,适当免疫支持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对36例确诊的SSSS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儿中有25例(69.4%)为3岁以下婴幼儿,眼周口周红斑或渗出结痂、口周放射状皲裂、皮肤触痛、烫伤样皮疹及尼氏征阳性为临床特征性表现,所有患儿经及时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均获痊愈,平均疗程6.8d。结论SSSS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依据临床特征尽早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早期合理使用一种敏感抗生素配合正确的创面处理及适当的支持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杨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86-187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2011年6月住院的82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有59例有感染的诱因,82例患儿均有皮肤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烫伤样皮损、皮肤触痛、口周放射状皲裂。外周血白细胞升高71例,皮损处分泌物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7例。所有患儿经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皮肤创面处理及支持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SSSS发病诱因多为感染,典型皮损有诊断意义,早期、足量、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配合正确的创面处理及支持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儿童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1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SSSS患者中27例发病前有明显的感染史;好发于4岁以下儿童,发病突然,部分患儿临床表现凶险;对头孢噻腭钠(或头孢呋辛)、新型青霉素Ⅱ敏感.结论:SSSS一经确诊应及早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强调皮损的特殊处理以及加强全身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齐烨 《医药论坛杂志》2011,(7):58-59,61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儿均存在口周放射状皲裂、皮肤红斑、表皮剥脱及皮肤触痛,尼克氏征阳性。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局部皮肤护理,3d后症状明显改善,5~7d内皮损基本消失,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SSSS对婴幼儿的伤害是极大的,应尽早适量的使用抗生素治疗,再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患者的治愈,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科收治的26例2~7岁小儿SSSS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儿均存在口周放射状皲裂、皮肤红斑、表皮剥脱及皮肤触痛,尼克氏征阳性。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局部皮肤护理,3d后症状明显改善,5~7d内皮损基本消失,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早应用抗生素,保护创面,避免继发感染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4月-2010年8月治疗的38例患有金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给予抗生素+激素+丙球治疗,对照组(18例),单纯采用苯唑西林钠(100mg/kg/d)静脉滴注.连用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皮肤松解控制时间以及皮疹停止发展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SS近几年来常有发生,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应尽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在联合了大剂量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有利于患儿的治愈,并且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4月—2010年8月治疗的38例患有金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给予抗生素+激素+丙球治疗,对照组(18例),单纯采用苯唑西林钠(100mg/kg/d)静脉滴注。连用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皮肤松解控制时间以及皮疹停止发展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SS近几年来常有发生,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应尽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在联合了大剂量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有利于患儿的治愈,并且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外用复方黄柏液治疗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抗生素全身治疗基础上,实验组55例,用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对照组55例,用乳酸依沙溶液湿敷治疗。结果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基础上,外用复方黄柏液治疗SSSS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辅治儿童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SSSS)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SSSS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全身抗感染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乳膏外用涂抹皮损部位治疗,同时注意皮肤、眼部和口腔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肤红斑和触痛时间、剥脱糜烂创面愈合时间、复查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辅治SSSS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价廉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nme,SSSS)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方法 对2002~2004年住院的6例ssss患儿林穿一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因皮肤剥脱为首发症状入院。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肤大片红斑,其上可见松弛大疱及大片表皮松解,口角放射状皲裂。剥脱皮肤后露出潮红渗出面如浅二度烧伤面。尼氏征( )。治疗:足量抗生素。暴露疗法。结论 儿童ssss起病急,症状重,常并发败血症,呼吸道感染,及时足量抗生素及暴露疗法对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林建军  徐勇  樊慧苏 《海峡药学》2013,25(3):184-185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小儿SSSS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其疗效。结果 34例通过万古霉素、激素、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运用,4~6天皮疹基本消褪,6~8天病情临床治愈。3例未使用万古霉素、激素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情出现反复,时间长达2~3周后好转。结论 SSSS好发于新生儿及幼儿。早期诊断,及时应用万古霉素,激素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支持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近半年来收治的1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治疗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将患儿置于单间病房,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给予适当的饮食;勤换床单及衣被,衣物用开水烫洗或消毒;诊疗护理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烦躁抓伤,做好眼部及皮肤护理;有脓性分泌物的皮肤破损,采用0.5%碘伏液清洗,然后涂上莫匹罗星软膏;保持输液通畅,应用静脉留置针。结果 11例全部治愈出院,未留皮肤瘢痕,住院时间4~13 d,平均8 d。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除有效的全身用药治疗外,环境、饮食及各项支持护理是康复的重要环节,正确、有效的护理对该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住院的8例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皮肤黏膜、病情变化等方面密切观察,并采取加强口腔、皮肤护理,给予心理支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 8例患儿中7例痊愈,仅1例因有合并重症肺炎转上级医院,7例患儿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优质周到的护理,可以提高本组疾病的治愈率,促进患儿创面早日结痂愈合,避免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各种严重并发症,保障患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张敏  何勤  马锦媛  龙娟 《贵州医药》2012,36(9):807-808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以全身皮肤急性泛发性红斑、松弛性水疱和表皮剥脱为表现的急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尤其是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ET)引起[1].由于5岁以下儿童后天适应性免疫尚未发育完善,体内抗表皮剥脱毒素的抗体不足,肾排泄毒素的能力不足,故本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2].鉴于以上特点,正确选择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成功治愈该病、减少死亡率,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更可以减少或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现将我科2006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4例SSSS患儿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钦峰 《天津药学》2004,16(3):22-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ed skin syndrome,SSSS)是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皮肤科2002—2004年1月住院治疗的30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9年5月至2001年11月,我们使用亚胺培南(商品名泰能)治疗金黄色葡葡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ome,SSSS),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例SSSS患儿来自我科和我院儿科,均为住院患者,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1.5~7岁,平均3.5岁,病  相似文献   

19.
闫恕 《医药世界》2010,(11):1559-1559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由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表皮颗粒坏死,造成皮肤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起病急骤,病情重,若不及时治疗,易并发肺炎、肾炎、败血症等,危及生命。我科于2009年收治39例SSSS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一种起病较急、临床表现较重、对婴幼儿危害较大的疾病。该病常用抗生素治疗,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现将我科2000~2006年间诊治的50例SSSS患儿,其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