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脑脊液腰池持续引流与置换疗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成脑脊液腰池持续引流组20例与置换疗法组18例,观察两组治疗SAH的有效率。结果两组继发脑血管痉挛率、基本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头痛缓解时间、头颅CT复查吸收状况、脑积水、再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腰池持续引流较置换疗法治疗SAH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例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次置换内头痛完全消失44例(88%),5例死于再出血,1例死于脑血管痉挛,但其头痛程度均有明显的减轻。结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头痛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院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2例随即分为脑脊液置换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头痛缓解的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2%。治疗后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组中位数为8.26d,对照组仅10例在9d后恢复正常,其余均为黄色脑脊液,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有头痛颈强者21例,持续时间6~12.5d,对照组头痛颈强持续时间14~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表现不同意识障碍者6例,经置换2~3次最短在4d内意识恢复正常,对照组意识障碍11例,意识障碍恢复时间6~14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蛛网膜下腔出血3大并发症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水蛭胶囊对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梗死、脑积水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病人入院后血压控制在(140~150)/(80~90) mmHg(1 mmHg=0.133 kPa),20%甘露醇125 mL静脉输注,每6 h 1次,抗纤溶6-氨基己酸12 g静脉输注,每天2次,尼莫地平1 mg/h持续泵入;两组都进行脑脊液置换术两次.3 d~4 d后,如纤维蛋白原在3.5 g/L以上,治疗组停用6-氨基己酸,加服水蛭胶囊3 g,每天3次,尼莫地平改为口服60 mg.对照组治疗持续10 d.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快,无一例脑梗死、脑积水、再出血.而对照组出现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5例,脑积水2例.结论中药水蛭对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梗死、脑积水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腰穿脑脊液置换联合静脉应用地塞米松,观察临床症状及头颅CT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后脑积水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穿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缩短SAH后头痛持续时间,在防治SAH后继发脑积水方面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大量脑脊液置换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治疗组腰椎穿刺用三通管行脑脊液置换,置换总量每次50ml~70ml.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继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但再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早期大量脑脊液置换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安全、有效手段,但并不能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腰池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研究。方法将100例a SAH患者分为置换组50例和引流组50例,两组均给予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脑保护,防止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引流组在动脉瘤填塞术后立即行腰池引流治疗,置换组在动脉瘤填塞术后立即行脑脊液置换治疗,每日一次。结束引流或置换的标准: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积血消失或脑脊液变清亮、压力正常,一般引流或置换7~10d。发病2周内,通过临床表现及TCD诊断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CT或MRI诊断脑梗死及脑积水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评价治疗后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脑脊液压力正常时间、脑脊液常规、生化恢复正常时间、CVS、脑梗死及脑积水的发生率,引流组均少于置换组(P0.05)。引流组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5),7d、14d、28d血液中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减低,SOD活性升高和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a SAH患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早期采用腰池引流治疗,能降低脑梗死、脑积水及CVS的发生率,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该措施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性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脑脊液置换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定。方法对61例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的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与同期未采用该治疗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脑脊液置换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能缓解患者头痛的剧烈程度,缩短头痛、发热、颈强直等的持续时间,减少脑积水,血管痉挛及脑梗死的发生率。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头痛缓解时间及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8.6%,治疗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少,治疗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定.方法选择1991年12月-2003年12月间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与同期未采用该治疗的53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缓解病人头痛的剧烈程度,缩短头痛、发热、颈强直等的持续时间,减少脑积水及脑梗死的发生率.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若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治疗前认真分析病情,治疗过程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CSF)置换净化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SAH病人在常规采取脱水、止血,应用钙拮抗剂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腰椎穿刺后生理盐水置换CSF净化治疗。结果 CSF净化治疗组患者不仅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缩短,亦未出现并发症(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再出血)。结论 CSF净化治疗操作容易,疗效好,尤其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介入术后患者使用亚低温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及术后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填塞术后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及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检测两组入院时及治疗7 d、14 d脑脊液和血浆内皮素(ET)、降气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比较两组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的发病情况。结果脑脊液、血浆ET水平治疗7 d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4 d时差异更明显(P0.01);两组CGRP水平治疗7 d时降至最低,后渐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血管痉挛发病率为8%,较对照组的28%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脑积水发病率为8%,较对照组的32%明显减少(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减少了SAH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ET水平上升幅度及CGRP水平下降幅度,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头痛、颈项强直消失时间,脑脊液血红蛋白(Hb)清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头痛、颈项强直消失时间,脑脊液Hb清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脊液腰穿置换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SAH疗效确切,有利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臧贻征  孟庆虎  冀勇 《山东医药》2012,52(46):68-69
目的比较腰椎穿刺(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术与反复单纯腰穿释放脑脊液辅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手术治疗后的SAH患者随机分成腰穿置管引流组与反复单纯腰穿组,各49例,采用相应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转为清亮时间、住院时间、脑积水发生率、继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继发颅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腰穿置管引流组患者的头痛缓解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转为清亮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反复单纯腰穿组(P均<0.01);脑积水发生率、继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继发颅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反复单纯腰穿组(P均<0.05)。结论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较反复单纯腰穿辅助治疗SAH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对预防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纽和对照组,前者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单纯常规治疗。比较两纽间脑积水发生率及病情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脑积水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症状相对较轻,预后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可有效降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冯彦敏  杨庆仁 《山东医药》2009,49(41):94-9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急危重症,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甚至脑梗死。尽早清除血性脑脊液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008年7~12月,我们采用微创侧脑室穿刺减压术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腰穿脑脊液生理盐水置换术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及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461例)和对照组(388例),实验组给予反复腰穿、椎管内分次注入生理盐水30~60ml进行脑脊液置换,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头颅CT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CVS和NPH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6.9%(32例)、4.3%(20例)。对照组17.2%(67例)、9.5%(36例).总有效率实验组94.8%,对照组82.5%。结论该方法在防治SAH并发CVS及NPH方面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脑脊液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应用最为普遍.我院对15例老年SAH患者给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并与65例年龄<60岁的SAH患者作对照进行观察和护理比较.  相似文献   

20.
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 2 8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SAH患者 5 2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 8例 ,男 7例、女 2 1例 ,年龄 17~ 67岁、平均 5 4 7岁 ;对照组2 4例 ,男 13例、女 11例 ,年龄 2 3~ 68岁、平均 5 2 8岁。两组患者均有头痛、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征 ( + ) ,脑脊液 (CSF)为均匀血性 ,治疗组全部及对照组 16例头颅CT示脑沟、脑池、外侧裂、正中裂等高密度影。Fisher分型 :Ⅰ型无出血 ;Ⅱ型为蛛网膜下腔局部弥漫性薄层出血 ;Ⅲ型为蛛网膜下腔有较厚出血 ( >1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