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精神科医护人员工作应激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国内关于不同职业群体的职业倦怠(job bumout)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职业倦怠是指个体由于长期工作压力所致的以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以及非人性化等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群。工作应激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试图对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应激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积累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压力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GS)和职业压力指标问卷(OSI-2)中的压力源分量表对192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41.7%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有36.6%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远;40.6%的被试者没有职业效能感。(2)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相关;年龄和婚姻状况与职业倦怠没有显著相关。(3)工作负荷对情绪衰竭具有正相关作用;人际关系对情感疏远具有正相关作用;日常烦忧、管理角色对职业效能具有负相关作用。结论部分医务人员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而不同来源的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护生的职业倦怠现状,为行有效心理干预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用MBI量表对155名医护生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比例的被试者均有一定程度的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缺失、去人性化现象;(2)职业倦怠在去人性化、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等三方面与性别、年龄、学历、实习时间等有关。结论:其职业倦怠严重程度堪忧,应给与临床医护生必要的心理干预进行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急诊科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机制、影响,最后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选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8名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与90名其他科室护七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两组的具体情况.结果:急诊科护士在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性化、情感枯竭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科室护士调查结果(P<0.05).结论: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令人堪忧,医院应该主动为其改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培训、制定更有效的激励政策等,最大限度降低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年龄、工龄、学历、待遇、工作岗位与护士职业倦怠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长沙市五所综合三级医院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结果:长沙市三级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量;人口统计学变量中七个变量均是影响因素.结论:护士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有显著...  相似文献   

6.
护士职业需要健康的体魄,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特别是情绪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注意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稳定健康的情绪,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方法:西宁市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核医学,放射治疗人员随机抽取109名,采用MB I-GS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职业倦怠现状及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进行测量。结果:放射工作人员中等以上程度的情感衰竭占79.0%;在去人性化方面(即玩世不恭,缺乏对人群的关心)占63.5%;有72.8%的被试者没有个人成就感。放射医师的情感衰竭(t=3.032,P=0.003)。去人性化方面(t=2.176,P=0.032)高于其他工作人员,在个人成就感方面(t=1.711,P=0.090)低于其他工作人员。职业、职称、成就感、学历应对方式等因素与职业倦怠有关(f=4.832,P〈0.001)。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容乐观,明确和稳定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角色,加强将康教育,对于预防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来源,并分析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调查问卷的形式,对74名湛江市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压力源评分比较及职业倦怠水平分析。结果护士的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不同,压力来源各不相同,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初级职称以及学历为中专的儿科护士更容易感到压力,护理工作及专业、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交往3方面的影响较大。情绪耗竭和低个人成就容易造成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其中,年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均对职业倦怠产生一定影响。结论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及身心健康均有严重影响,应引起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缓解,保证儿科护理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武汉市3所三甲医院的135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平均值为85.43分,属中度压力水平,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8.50%。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呈正相关(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4个方面(除外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呈负相关(P〈0.01)。结论儿科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浙江省温岭市某医院护士情绪智力对其职业压力的影响。方法:对浙江省温岭市某医院23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情绪智力和职业压力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探讨情绪智力对职业压力的影响。结果:护士情绪智力和职业压力总分分别为3.53±0.51分和26.43±4.5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士情绪智力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压力各方面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情绪智力中的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及识别他人情绪均为护士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情绪智力是影响其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医学院校辅导员伦理困惑与职业倦怠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其图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240-241,246
医学院校辅导员出现的伦理困惑和职业倦怠如不及时纠正,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学业和日常生活,还会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针对医学院校辅导员出现的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兴趣降低、职业焦虑、职业角色矛盾、价值观冲突等伦理困惑与职业倦怠症状,应采取加强辅导员人文关怀、提高辅导员经济收入、关注辅导员心理健康等措施;探索辅导员转业新路径,集合各方力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义教育;提升医学院校辅导员自我认同感,及时、有效地纠正、疏导其伦理困惑与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3.
刘美星  丁静  季燕  陈雪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3):1656-1664
背景 国内外研究表明,家庭医生是职业倦怠高风险人群。家庭医生作为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职业倦怠情况直接关系到签约服务的质量。目的 调查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的职业倦怠情况,探讨焦虑、抑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分析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综合管理及对策的提出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9年5-7月对北京市西城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附属卫生站的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MB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SAS、SDS得分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医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82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有效回收率为97.5%。本研究中的家庭医生以女性(85.5%,235/275)、已婚(86.9%,239/275)、本科学历(72.4%,199/275)、中级职称(63.6%,175/275)为主。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6.0%(154/27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AS、SDS得分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S、SDS得分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SAS、SDS得分是情绪衰竭的影响因素(P<0.05);气质类型、收入水平、签约患者总数、医患关系满意度、SAS得分、SDS得分是去个性化的影响因素(P<0.05);SDS得分是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家庭医生职业倦怠情况不容乐观。为了减少职业倦怠应关注和干预家庭医生焦虑、抑郁情绪,注重多血质气质类型者稳定性格的培养,适当减少签约患者人数,提高薪资待遇,并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卫生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52名卫生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卫生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71,低于量表常模水平(P<0.01);不同性别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和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教龄、职称的教师在情感衰竭上有统计学差异;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教龄和职称可以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结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存在密切关系,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背景 近年来,医生离职事件屡见不鲜,而家庭医生作为社区的健康管家,若产生离职意愿不仅影响其职业发展,更不利于实施全民健康规划。目前,国内的家庭医生主要由基层全科医生担任,在自身工作外还需提供上门服务,更容易使家庭医生产生职业倦怠。如何避免家庭医生离职,增强其职业认同是关键所在。目的 探讨社会弹性对家庭医生职业认同的影响,以期提高家庭医生的职业认同,促使家庭医生制度可持续推进,为基层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6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浙江省行政区分类作为分层的依据,根据经济发展程度,选取杭州、宁波、温州、金华、湖州、舟山、台州、丽水8个城市,再根据基层卫生院的发展状况抽取321个卫生院,选取其中的2 500名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及《家庭医生职业认同调查表》。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社会弹性与家庭医生职业认同各维度间的关系。结果 共发放问卷2 500份,收回2 319份,有效问卷2 261份,有效回收率为90.44%。家庭医生职业认同总分(3.6±0.7)分,职业期望维度得分(3.0±1.0)分,职业归属维度得分(3.4±1.3)分,职业价值观维度得分(4.1±1.2)分,职业认知维度得分(3.5±1.0)分,职业行为维度得分(4.1±1.1)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创新能力、心理弹性、社区包容、机会平等、社会支持是家庭医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P<0.05),创新能力、机会平等是家庭医生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P<0.05),创新能力、心理弹性、社区包容、机会平等、社会支持是家庭医生职业归属的影响因素(P<0.05),心理弹性、社区包容、机会平等、社会支持是家庭医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P<0.05),创新能力、社区包容、社会支持是家庭医生职业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创新能力、心理弹性、社区包容是家庭医生职业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浙江省家庭医生的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仍有提升空间。社会弹性中的创新能力、心理弹性、社区包容、机会平等、社会支持均能影响家庭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其中机会平等是影响家庭医生职业认同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护士工作压力、生活质量与工作倦怠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压力源、生活质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抽取昆明市某综合医院的护士476人,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ith 100 Questions,WHOQOF-100)、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进行评估.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压力源、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压力源、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压力源及病人护理方面压力源感到压力较大的护士更倾向于有较高的情绪疲惫感;而在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压力源感到压力较大的护士则有较低的工作成就感.在生理领域、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生活质量较高的护士,情绪疲惫感较低,而工作成就感较高.结论对于有高度情绪疲惫感的护士,护理管理者首先应帮助其提高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增加其作为护士的荣誉感;第二应注意其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合理性;第三改善其工作环境及提高其可利用资源;最后提高其护患沟通能力.而对于工作成就感较低的护士则应注意改进对其的管理方式,并帮助其调整与其他医务人员的人际关系.提高护士的身体健康,增强其精神和信仰领域的生活质量有助于降低情绪疲惫感,提高工作成就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心理衰竭是个严重影响运动员积极性和运动成绩提高的心理现象,应引起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产生运动员心理衰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医师职业性格调研及其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医院文化熏陶下医师职业性格的成长,为加强培育医师职业人格及人文素质工作提供教育依据。方法采用著名人格量表卡特尔16PF量表,对完成3年新医师轮训前后的新医师分别进行测试比较,分析其心理人格内涵的变化。结果已完成3年新医师轮训的医师在兴奋性上高于一般人,而在怀疑性上低于一般人(P〈0.05);对比新医师轮训前,已完成3年轮训的新医师在稳定性、有恒性上较之前有所降低、忧虑性上则高于以往(P〈0.05);在乐群性上高于一般医师;在敏感性上仍高于优秀医师,在有恒性上低于优秀医师(P〈0.05)。结论新医师在职业性格表现上逐渐向一般医师和优秀医师靠拢,但在一些心理因素上与优秀医师还是有差距的。及时了解医师在从医生涯中其职业性格的成长规律,才能为进一步制定医院医师再培训计划提供依据和针对性的指导,并有利于医院提高卫生人力选聘及继续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既是医疗服务机构的主办者,又是医疗服务的管理者,因此,遵循职业伦理主要是他律。那么,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能否使中国的医务人员将遵循职业伦理变成自觉呢?笔者认为是可能的,这就需要:首先,使遵循职业伦理者真正得到好处,使医学职业伦理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其次,发挥不同主体,例如社会、政府卫生行政机构、医师协会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Maslach倦怠量表(MBI-KS)对522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分别有43.5%、45.9%和26.5%的高校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去个性化;女性高校教师在情绪衰竭方面要显著高于男性高校教师;大学以下学历教师的低成就感水平要高于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36-40岁年龄段的高校教师情绪衰竭要高于其它年龄组教师。结论在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女性教师、中青年教师和低学历教师,个人、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