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5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bA1c水平将其分为三组:A组,45例(单纯冠心病患者,HbA1c<5.7%);B组,48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6.5%);C组,57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6.5%)。比较三组患者AMI发生率及冠脉病变特点有无差异。【结果】①C组A M I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P<0.05);B组AMI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 P <0.05)。②B、C两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多支、多节段弥漫性病变,A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单支病变,其次为双支病变,B、C两组多支病变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B、C两组冠脉病变支数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病变的血管分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③三组Gensini积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水平控制不佳会增加AMI发病率,加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致命性冠心病的死亡原因──10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冠心病为死亡主要或重要原因100例的尸解所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冠脉主支有≥Ⅲ级者占98%,多个主支有≥Ⅲ级者70%,主支有完全或几乎完全阻塞性病变者35%。单纯AMI者18%,兼有AMI与OMI51%,急性缺血性心肌病变6%;多处心梗病变者85%。25例发生心室壁瘤,14例发生心脏破裂。经统计学处理死亡原因居首位为急性左心衰竭(含泵衰竭)占85%;第二位为严重心律失常40%(含猝死为55%)、心源性休克42%(含泵衰竭38%)、呼吸衰竭31%;第三位为心脏破裂14%与多脏衰16%,三者间有很显著差异(P<0.01)。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在院前及发病早期占死亡原因的首位。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占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绝大部分。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药物治疗以及机械血运重建技术的进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成形术和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发展,心脏病加强治疗病房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显著下降。最近的SHOCK研究发现,部分AMI合并CS患者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其平均射血分数(EF)值是0.30.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技术。【方法】对本院120例心电图检查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脉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冠脉动脉造影检查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其中,10例为单纯左主干狭窄病变占8.4%(10/120);43例为单支血管病变,占35.8%(43/120),以前降支者多见,占15.8%(19/120);67例为2~3支血管病变,占55.8%(67/120),前降支和右冠脉者占28.3%(34/120)。【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早期诊断,对于指导早期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3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时冠脉造影情况,进一步认识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危害及其严重性。方法2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观察组,糖尿病病史1-15年;对同斯随机抽现32例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对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型病变观察组占72%,对照组占6%(P<0.01);A型病变观察组占8%,对照组占75%(P<0.01);B型病变两组分别为20%、1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冠脉病变多为严重、弥漫、多支、多处病变,应积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减少冠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53例住院的老年(年龄≥60岁)和34例中青年(年龄〈45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老年组中高血压危险因素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但中青年组吸烟、家庭史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7.36%),分别占49.06%、28.30%,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73.53%),双支和多支病变分别占17.64%、8.83%。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占总病变支数的91.96%(103/112),而中青年组占63.27%(31/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明显高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重于中青年男性患者,说明老年冠心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血清ICAM-1和VCAM-1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在冠心病(CHD)中的作用,并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和ICAM-1、VCAM-1的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各30例。对冠脉造影结果采用Genisini积分系统定量测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以冠脉造影正常者(55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可溶性ICAM-l、VCAM-1,酶法测定LDL。结果除SAP组的VCAM-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各组患者血清ICAM-1、VCAM-1、LD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组、UAP组患者的ICAM-1、VCAM-1、LDL与SAP组比较皆明显升高(P%0.01或P%0.05);AMI患者的ICAM-1和LDL显著高于UAP组(P%0.01),而VCAM-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MI组、UAP组LDL与ICAM-l呈正相关,与VCAM-1无相关性。结论ICAM-1、VCAM-1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CHD病变过程中LDL与ICAM-l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DM)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高危因素,并且是加重病情及最终导致其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且近年来AMI合并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临床资料表明,DM病人的最终死亡原因大多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死于各种严重的并发症。AMI是冠心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病情发展迅速,占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首位。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了DM并发AMI患者48例,对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康复与长期治疗是AMI治疗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AM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在临床也愈来愈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就其术后配合运动疗法的康复护理经验介绍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其中男38例,女4例,平均年龄11~55岁。无呼吸系统疾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支血管病变18例(42.9%),2支血管病变8例(19%),3支血管病变16例(38.1%),病变部位为前降支(LAD)36例(45%),回旋支(LCX)24例(30%),右冠状动脉(RC…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多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介入治疗(PCI)完全再血管化(CR)与非完全再血管化(ICR)的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冠心病PCI CR与ICR的资料。结果:老年人多支冠脉病变PCI-ICR组患者有较高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40.2%与31.8%,P<0.01),发生MI、再行冠脉旁路手术(CABG)以及死亡的比率稍高于PTCA-CR组,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人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PCI非完全再血管化的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88例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美琳  张育君 《新医学》1997,28(8):404-405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因,同时了解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以指导临床对冠心病治疗并估计预后。方法:对我院88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结果:冠脉狭窄≥50%者72例,占总数82%;冠脉正常16例,其中冠脉痉挛10例,X综合征6例。老年组冠脉狭窄89%,非老年组74%(0.025<P<0.05)。冠脉单支受累老年组22%,非老年组50%,冠脉双支、多支受累老年组78%,非老年组50%(0.001<P<0.025)。结论:老年人冠心病病因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冠脉病变以双支、多支受累多见,预后较差。非老年人冠心病病因常为多因素,冠脉病变以单支受累多见,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并不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类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入选100例因胸痛或胸闷不适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早发冠心病的患者。以HDL-C水平分为两个亚组,并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分型,与10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血清HDL-C(1.07±0.27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16±0.26mmol/L,P〈0.05);早发冠心病患者中HDL-C低于0.9mmol/L亚组中,临床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比例高(69.2%),且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3.9%,P〈0.05)。冠状动脉为C型病变组HDL-C明显低于A、B型病变组(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HDL-C水平与临床类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1—01/2005—12 70岁以上AMI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13例,病死率18.1%。心律失常死亡6例(8.3%),泵功能衰竭4例(5.6%),其他原因3例(4.2%)。结论:70岁老年人的AMI起病常不典型,因此,对70岁以上老年人AMI要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并发症或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前年青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1/2007—01疑诊为冠心病而住院的绝经前女性患者8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40例,平均年龄(42.6±5.8)岁;对照组46例,平均年龄(43.8±4.6)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例分别为67.5%vs13.0%、50.0%vs8.7%、55.0%vs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脂蛋白a[L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冠心病家族史、吸烟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Lp(a)在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两个亚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典型心绞痛多见(30/40例,75.0%vs4/46例,8.7%)(P〈0.05),特异性心电图变化均高于对照组(34/40例,85.0%vs15/46例,32.6%)(P〈0.05)。ST—T改变多见于冠心病组(26/34例76.5%vs3/15例20%)(P〈0.05),单独T波改变多见于对照组(8/34例,23.5%vs12/15例,80%)(P〈0.05)。冠脉病变以单支局限性狭窄多见,占80%,前降支最易受累。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为绝经前女性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绝经前女性典型心绞痛伴ST—T改变应高度怀疑冠心病。冠脉病变以单支局限性病变多见,前降支最易受累。单独T波改变不能反映冠脉有无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类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llified Albumin,IMA)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对我院确诊1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IMA、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MB(CKMB)、肌红蛋白(MYO)、心电图(ECG)、冠脉造影(CAG)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IMA:除稳定性心绞痛(sA)组外,不稳定心绞痛(uA)、急性心梗(AMI)、陈旧心梗(EMI)组均与健康对照组(73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cTNI、CKMB、MYO:AMI组与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2)按冠脉病变支数分四组,血清IMA及心肌损伤指标浓度比较显示:各组间IMA无显著性差异P〉0.05。(3)IMA与冠脉病变支数cTNI、CKMB、MYO相关性比较:r=-0.036、-0.355、-0.333、-0.280。(4)病人患高血压(HBP)时间与IMA、cTNI、CKMB、MYO相关性比较:r=0.220、-0.083、-0.132、-0.122。(5)ECG、IMA、cTNI、CKMB、MYO对各组的敏感性比较显示:IMA〉ECG〉cTNI、CKMB、MYO,IMA在各组中敏感性均最高,在AMI组可达98.8%。特异性比较显示:cTNI、CKMB、MYO〉ECG〉IMA,AMI组cTNI特异性最高可达97.5%。结论IMA是一种较理想的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指标,能够辅助医生早期明确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IL-18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2~12月在湖北襄樊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91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和对照组5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A组(50%≤冠脉狭窄〈70%)、B组(70%≤冠脉狭窄〈90%)及C组(90%≤冠脉狭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动脉血IL-18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ACS组和SAP组)与对照组相比IL-18明显增高(P〈0.01);IL-18在C组中明显升高(P〈0.01)。结论 IL-18水平与冠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国产Excel药物支架治疗冠脉弥漫性病变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Excel支架冠心病患者356例,其中375处病变均为弥漫性病变(狭窄长度〉20mm),375处病变植入418个Excel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住院期间及1年内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9.8%,术中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356例患者均随访超过6个月,1例在院外猝死,6例出现心绞痛症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6%。6~12月的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率为1.98%,靶病变重建率为0.28%。结论国产Excel药物支架治疗冠脉弥漫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其支架再狭窄率明显低于普通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3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及其临床特征。结果 348例AMI患中冠脉造影正常31例(8.9%)。与冠脉病变组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该组患临床特征表现为年龄较轻,急性心肌梗死前大多无心绞痛史、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异常史,而吸烟较多,发病前大多有紧张劳累。结论 AMI患中冠脉造影正常并非少见,冠脉痉挛在心肌梗死的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性血栓形成并血栓自溶是其病理改变之一,吸烟、大量饮酒可能是冠脉痉挛的诱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Holter)在冠心病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病人36例,进行Holter监测,分析心律失常和ST-T变化。结果:29例检出严重心律失常(80.6%),26例(72%)检出有缺血性ST段,有症状心肌缺血10例(27.8%),无症状心肌缺血23例(63.9%),显多于有症状心肌缺血(P<0.01),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的缺血性ST段检出率,SMI发生频率两无差异,结论:Holter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和SMI检出有重要意义,可评估危险性,但无法提示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80例选择性冠脉造影(CAG)结果与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的关系及其治疗进行分析,获得较全面认识,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方法:(1)对80例经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作左、右冠脉造影,记录冠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分布优势类型等。(2)证实病变≥50%直径狭窄者,依年龄、性别、病变累及冠脉数量程度及冠脉优势性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检出率为80%(64/80例),男性发病为女性3.3倍;右优势分布者占81.25%,左优势分布者占11.25%,均衡型占7.5%;随着病变累及冠脉支数增多平均年龄增加;LAD受累最多,计38支(40%);重度以上狭窄支数占55.26%,其中22例心梗中20例≥90%。结论:冠心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冠脉分布多数为右优势;病变多累及LAD,其次为RCA、LCX,病变范围多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心梗患者病变多为严重狭窄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