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浙江省结核病控制对策及实施效果?方法根据全省结核病报表分析结核病人登记及治疗效果?结果结核病传染源发现和治疗效果逐年提高,1997年涂阳病人新登记率为1994年的2.3倍,涂阳新病人1996治愈率1996年全省平均达到89.1%?结论本省实施的结核病控制对策,在控制传染源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结核病控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河南省结核病控制现状。方法 根据全省项目报表及各县年报表分析病人的发现和治疗情况。结果 至2000年河南省DOTS策略人口覆盖率达67.7%。项目区涂阳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传染源发现率及新发活动性病人中涂阳百分比分别为:15.4/10万、33.5%和40.0%,分别为非项目区的1.73、1.74和1.40倍。结论 进一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是河南省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长必县2000年-2005年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执行的成效。方法对长兴县2000年-2005年来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县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加强结核病综合防治措施,肺结核病人的转诊率和到位牢及传染源发现牢和治愈率逐年提高。结论长兴县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肺结核病人发现模式和效果分析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充分发挥综合医院作用,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通过全面推行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实行以综合医院为中心的归口转诊模式,明确结核病诊治机构和综合医院职责和分工,建立综合医院转诊制度。结果全省传染源发现率平均已达55.7%;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新登记率从2001年16.37/10万上升到2003年25.60/10万,增长了55.5%;转诊率从2000年77.8%上升到2003年95.9%,增长了44.2%。结论全省以综合医院为中心的归口转诊制度的推行,有效提高了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人的转诊率和涂阳病人的发现工作,因此如何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发挥综合性医院的作用,对结核病控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海盐县结核病控制“九五”规划实施情况与效果。方法:对1996——2000年全县规划指标,依法防治,归口管理,工作规范,痰检质量控制,强化化疗督导等措施进行评价。结果:5年中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339例,是“八五”期间的1.97倍。新登病人查痰率维持在95%以上,涂阳检出率年均45.0%,涂阳发现率从17.99/10万提高到23.57/10万,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由90.9%提高到93.3%。结论:海盐县“九五”期间传染源发现有了明显加强,病人治愈率提高,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可疑者就诊率和DOTS实施质量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1992—2001年海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海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和经验。方法:根据全省各市(县)上报的结核病报表和有关总结材料,分析结核病现状,防治对策及效果。结果:海南省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以来,1992-2000年共检查可疑肺结核病患者192077例,查痰48670例,查痰率25.3%,发现并登记活动肺结核病人31822例,其中涂阳病人22946例,涂阳新登记率从1992年12.8/10万上升到2000年48.4/10万,至2001年12月上,共治愈了21625例涂阳病人,总治愈率达94.2%,结论:海南省结核病疫情严重,近10年来经过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取得显著成效,证明该策略是控制结核病流行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石市1996年进行了改进可疑肺结核病人转诊方式和改变疫情报告登记管理单位,提高传染源登记率的实施性研究。结果:全市综合医院可疑病人转诊率由1995年32.1%提高到1996年92.0%;疫情漏登率从42.9%减少到6.49%;全市期间登记率由31.4/10万提高到46.8/10万,其中转诊发现占期间登记率由27.9%上升到47.8%,催访发现从4.8%上升到13.8%。本研究为完成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任务提供了新举措,同时使本市期间登记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1987—2000年结核病监测结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浙江省14个结核病监测结果。方法:收集并分析1987-2000年浙江省监测报表及有关调查资料。结果:本地人口中,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新登率分别下降71.2%和13.9%,涂阳新登记率上升32.0%,肺结核死亡率下降了97.8%,新登涂阳病人治愈率人1995年80.6%提高到92.3%,传染源控制效果从20.5%提高到44.8%,流动人口中,涂阳登记率和新登记率分别增加140.1%和129.4%,80%以上的病人年龄在20-39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治愈率低,。结论:浙江省结核病控制效果明显,但流动人口结核病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CIDA/WHO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CIDA-WHO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二轮的效果.方法 收集各项目县季报表及督导检查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第一轮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6 526例,涂阳新登记率32.15/10万,传染源发现率为69.9%,治愈率达86.9%;第二轮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8 674例,涂阳新登记率34.92/10万,传染源发现率为75.9%.均达到项目各项指标要求.结论 浙江省CIDA-WHO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二轮成效显著,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项目目标,为浙江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分析新疆博湖县实施世界银行货款结核病控制项目12年来,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转归等综合分析,以评价博湖县传染源控制效果。方法以1993~2004年所登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就诊、涂阳病人痰菌阴转情况等,分析登记满1年时的转归。结果项目实施12年,把工作重点放在对项目的宣传、病人的发现、管理和治疗等方面,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因此病人的发现率、治愈率等有明显提高。初治、复治平均治愈率分别为98.4%和94.7%。结论分析评价结核病传染源控制效果,能全面反映博湖县传染源控制的实际情况,对所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实施全监化疗控制传染源对结核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县实施全监化疗控制传染源的成效,对初治、早期复治及慢性传染源一年痰菌阴转率分别达95%、90%和80%以上,切实做到了控制传染源的目的。1980~1988年人口传染源率下降了92.7%,年递降率27.9%,显示对结核病流行的良好控制效果。充分证明以化疗为武器,实施全监化疗控制全部传染源的技术政策,是控制一个地区结核病流行的卓有成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石市1996年进行了改进可疑肺结核病人转诊方式和改变疫情报告登记管理单位,提高传染源登记率的实施性研究。结果:全市综合医院可疑病人转诊率由1995年32.1%提高到1996年92.0%;疫情漏登记从42.9%减少到6.4%;全市期间登记率由31.4/10万提高到46.8/10万,其中转诊发现占期间登记率由27.9%上升到47.8%,催访发现从4.8%上升到13.8%。本研究为完成世行贷款结核病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实施结核病监测18年的效果。方法 根据1980年~1997年结核病的监测和统计资料,分析结核病人登记及治疗效果。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及新登记率各下降72.0%、11.1%。涂阳比例增加15.2%,肺结核死亡率下降80.0%,治愈率从92.9%上升到97.3%,平均治疗期缩短24.8个月,慢性排菌病人比例下降44.1%。结论 武钢实施结核病监测工作对控制结核病疫情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CIDA-WHO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二轮的效果。方法 收集各项目县季报表及督导检查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第一轮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6526例,涂阳新登记率32.15/10万,传染源发现率为69.9%,治愈率达86.9%;第二轮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8674例,涂阳新登记率34.92/10万,传染源发现率为75.9%。均达到项目各项指标要求。结论 浙江省CIDA-WHO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二轮成效显著,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项目目标,为浙江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结核病控制措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国以来,武汉市结核病控制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消毒隔离;2.中心登记及监测研究;3.中心登记、非中心化监测;4.开展“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全面实施DOTS。40多年的结核病控制效果证明:“发现-化疗”传染源是结核病控制的主要对策,DOTS是控制传染源的最佳措施,行政干预、机构建设、组织和管理则是影响结核病控制措施和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云南10年涂阳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评价控制涂阳肺结核措施的效果,为制定肺结核传染源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991-2000年结防机构中诊治的涂阳肺结核8609例,新发涂阳病人7465例及云南3次结核病流调资料。结果:云南涂阳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991年至2000年平均年递增率为4.8%。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涂阳病人高峰年龄在25-34岁组,10年累计新发肺结核传染源7465例,仅占应发现数的10.5%,治愈率为74.3%。结论:低治愈率、低发现率是导致涂阳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加强政府承诺,行政干预,全面实施结核病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石市1996年进行了改进可疑肺结核病人转诊方式式和改变疫情报告登记管理单位,提高传染源登记率的实施性研究。结果:全市综合医院可疑病人转诊率由1995年32.1%提高到1996年92.0%疫情漏登率从42.9%减少到6.4%;全市期间登记率由31.4/10万提高到46.8/10万其中转诊发现占期间登记率由27.9%上升到47.8%,催访发现从4.8% 上升到13.8%。本研究为完成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任务提供了新举措,同时使本市期间登记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益分析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评价浙江省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 根据项目实施以来,2001-2(X)4年全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季报、年报及有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全省结核病控制策略以县为单位覆盖率100%、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新发现率达73.5%、治愈率达87.0%,三大指标已提前达到WHO和卫生部要求到2005年的目标。结论 浙江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以DOTS为核心的现代结核病控制技术策略已为浙江省各级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所接受和掌握,项目实行的各项技术政策是成功的,促进了浙江省结核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实施结核病控制管理项目效果。方法 依据鹤壁市结核病防治所1995~2004年门诊结核病人登记卡和结核病人登记本分析肺结核病人登记管理效果。结果 通过结核病控制管理项目的实施使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痰菌阴转率及治愈率都有了提高。结论 结核病控制管理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鹤壁市的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肺结核病人耐药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掌握浙江省肺结核病人耐药特征,衡量全省结核病控制实施效果。方法 1997年20个监测点的门诊结核病人进行耐药8测定。药敏试验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结果 709例肺结核病人的初始耐药率为18.6%,对一药的耐药最高(10.5%)。初治敏感与药病人的化疗效果几乎同样好。复 耐药率为68.5%,以耐RH二药最高(38.7%)。复治耐药病人的化疗效果较差,治愈率为39.5%。结论 浙江省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