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秋英 《护理与康复》2012,11(2):189-190
总结87例社区肠造口患者的院外延续护理.肠造口患者出院时建立健康档案,电话随访每周1次,上门随访每月1次,及时解决患者造口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每3月集中授课1次,每3月举办造口患者联谊会,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造口护理的认知水平.院外延续护理持续1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马雪玲  白燕 《天津护理》2014,(4):283-286
目的:研究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工具对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期间自我皮肤管理的作用,为造口患者的加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DET评分及AIM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指南研制肠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工具手册,将120例康复期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造口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人发放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工具,指导并教会患者使用方法。在2组患者出院前,出院后4周和12周时评价其造口周围皮肤DET得分,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再就诊次数和费用。结果:观察组出院后DET评分、再就诊次数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将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工具应用到肠造口患者的康复指导中,有助于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节约医疗成本,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肠造口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施加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有专科护理经验护士以家庭随访或电话询问等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包括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护理指导等.每周1次,每次30~60 min,持续时间为3个月,3个月后两组分别采用问卷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造口护理门诊对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经直肠癌Miles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出院后半年内定期在造口门诊接受造口护理及心理指导的80例患者为实验组,出院后来在造口门诊就诊、仅术后半年上门随诊1次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并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实验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比例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在造口门诊干预前后比较也得到同样结果.2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造口门诊采取针对性生理、心理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保持较佳的心理状态,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成立延续护理服务小组,规范服务内容和流程,主要通过造口门诊服务、电话随访、上门服务及网络交流方式对患者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结果:患者出院时对疾病的知晓率较低,随着延续护理的进行,对疾病的知晓率逐渐提高,与时间成正比,且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采用最合理、最人性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这类特殊群体开展延续护理,使其生活质量更为改善,并帮助其更加有尊严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互联网+“云门诊”平台为泌尿造口患者在出院后提供便捷、省时、经济、可视化的、专业、优质的护理延伸服务,提高泌尿造口患者院外自我照护技能及生活质量。方法纳入泌尿造口出院患者8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出院时登录“云门诊”功能,与医院内“叙事护理专家”,享受一对一“叙事对话”护理人文服务,健康指导、康复意见输入后提交,被咨询对象在线系统给予反馈评价。对照组执行传统常规出院指导及每3个月定期随访。观察组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治疗依从性、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结果出院后随访,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外治疗依从性、造口知识掌握程度、患者出院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后泌尿造口患者利用“云门诊”开展叙事随访延伸护理服务,不仅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造口的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出院患者随访及专业健康指导提供便捷、省时、经济的优质护理服务,开启智慧医疗时代现代护理专业化人文护理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6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胃肠外科制定的肠造口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胃肠外科制定的肠造口常规护理及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以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SSCS)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造口自我护理总分。结果:对照组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的得分均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护理干预策略,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上海市某综合医院胃肠外科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并留置永久性肠造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造口护理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学科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与造口生命质量量表评分,以及局部出血、水肿、回缩、机械性损伤及皮炎等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 多学科一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关琼瑶  任翠  陈娟 《当代护士》2006,(12):85-87
分别从手术前、手术后、康复期3个阶段分析了39例肠造口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术前加强访视,做好造口定位和疾病知识宣教工作。护理要点为术后适时进行有效的护患交流,认真观察和分析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和躯体变化,给予心理指导和造口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康复期做好出院宣教,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使其解除后顾之忧,尽快回归社会。肠造口术患者入院后不同时期均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良好的心理指导和生活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回肠膀胱术腹壁造口的护理,预防和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施行的81例回肠膀胱术腹壁造口的护理,总结术前的心理护理,造口相关知识的讲解及术前造口定位;术后造口引流管的护理,造口及周围皮肤的观察护理及康复期造口护理和出院指导等.结果:本组大多数患者手术后恢复顺利,效果良好,出院时对造口相关知识都基本掌握.结论:做好回肠膀胱术腹壁造口的护理对预防和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曹习平  郑红 《护理研究》2014,(8):2895-2896
回肠造口并发症较多,住院的病人可由护理人员随时对造口周围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认真观察;出院后全靠病人及家属的护理,护理人员无法及时有效监管,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013年初,我们尝试对已出院的回肠造口病人进行彩信、电话跟踪回访,及时指导、帮助造口病人正确护理,以减少造口并发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出院后随访管理对膀胱肿瘤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的影响,明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膀胱肿瘤住院接受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的患者23例,实施出院后随访管理.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和造口自理状态的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与出院时比较,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指数和造口自理状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后随访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造口相关知识的知、信、行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医院-社区延续护理服务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Miles手术后永久性肠造口住院患者65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干预组(n=33)。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随访方法,干预组与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实施为期3个月的以纽曼保健模式为框架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服务。项目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社区护士核心能力情况。结果 出院后1个月、3个月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评估显示,干预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 运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社区护士的核心工作能力,减轻医院延续护理服务的压力,带动社区造口专科的发展,同时也为专科护士提供多点执业模式,提高社会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出院后电话随访对泌尿造口患者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对58例行全膀胱切除泌尿造口患者在术后1、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正确的护理指导,分析总结患者的护理需求。结果:术后1个月内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差,3个月内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非常需要得到专业人员指导。结论:电话随访有利于提高泌尿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和减轻造口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永久性肠造口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对照组(58例),干预组采用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出院时两组患者在满意度、造口护理正确例数、自我护理能力及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肠造口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造口护理正确例数、自护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造口狭窄和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在出院后3个月内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能使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得到标准化、规范化及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有效降低造口并发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延伸护理服务对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0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和联谊活动等延伸护理服务.采用生活质量量表(cor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延伸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和1年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和社会交流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信息化延续性护理服务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实施信息化延续性护理服务,在院期间给予相应指导,出院后通过微信、QQ、电话随访给予持续性指导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在院指导,定期复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信息化延续性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并发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服务的专科化,我国肠造口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而院外延续护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检索大量文献,对肠造口患者院外延续护理模式进行总结,旨在为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在出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4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对肠造口有关知识掌握水平、造口并发症、自我照护能力情况、排便规律性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肠造口有关知识掌握水平、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排便规律性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地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孙艳 《天津护理》2014,22(5):395-39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出院的miles术后造口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出院前、出院6个月应用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