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4~2010年收治的43例消化道类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多见(76.7%),其次为胃(18.6%).内镜下大多直径≤1.0 cm.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阳性率为100.0%(36/3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率为69.2%(9/13),嗜铬粒蛋白A(CGA)阳性率为55.6%(20/36).2例合并其他恶性肿瘤,部分合并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胃黄色素瘤、大肠息肉和结肠黑变病.治疗方法主要是内镜切除和外科手术切除.21例随访3个月至5年,局部复发3例(14.3%),均无死亡.结论 消化道类癌以直肠部位最多见,大多直径≤1.0 cm,可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提高诊断,内镜切除和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瘤 ,是一种生长相对缓慢、具有潜在恶性的内分泌肿瘤。我室 1991年10月~ 2 0 0 0年 12月 ,经内镜检出消化道类癌 17例 ,其中 11例经内镜高频电成功摘除了病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7例中 ,男 9例 ,女 8例 ,年龄 34~ 75岁 ,平均 5 2 .9岁 ,病程 1月~ 2 0年 ,本组病例均无类癌综合征表现。1.1 内镜表现食管 3例均为隆起型病灶 ,表面糜烂 ,直径 0 .8~ 3cm ,边界清楚 ,1例为多发灶并伴随食管粘膜不典型增生。 5例胃类癌中 2例表现为 0 .6~ 1.0cm宽基息肉样 ,表面糜烂 ;1例为 0 .4cm微隆充血区 ,2例呈溃…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消化道类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断的38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表现,内镜及超声内镜特点及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表现有:上腹不适(10/38),腹痛(7/38),腹泻(3/38),便血(2/38),排便习惯改变(12/38),左下腹不适(4/38);其中出现类癌综合征患者3例,均合并有肝转移。发病部位:食管1例,胃7例,小肠2例,回盲部2例,横结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24例。消化内镜检查发现病变37例,超声内镜检查33例(病变位于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腹部增强CT检查38例(其中小肠病变2例伴肠系膜转移,肝转移瘤3例)。经内镜下切除24例(病变直径<10mm,胃2例,直肠22例),手术治疗14例(食管1例,胃5例伴肝转移1例,小肠肿物伴肠系膜转移2例,回盲部2例,横结肠1例伴肝转移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2例伴肝转移1例);术前病理诊断类癌33例,5例为术后病理证实。结论消化道类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合并肝转移患者可出现类癌综合征;消化道类癌内镜下组织活检进行免疫组化的病理诊断率很高;超声内镜是提高类癌拟诊及指导内镜下切除类癌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内镜下病变切除及外科手术治疗是类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胃镜和肠镜发现的消化道直径大于2 cm的隆起病变行ESD治疗:在病灶周围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灶、处理创面.结果 28例患者,8例病灶位于食管内,11例位于胃内,9例位于结直肠内,病灶直径20~35 mm(平均24 mm),病灶均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食管内病灶,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4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早期鳞癌2例.胃内病灶位于胃窦5例,胃底2例,胃体4例.其中增生性息肉4例,异位胰腺1例,管状腺瘤伴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早期胃癌侵犯黏膜肌层1例,间质瘤1例.结肠内病灶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5例,其中绒毛状腺瘤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绒毛状腺瘤伴局部癌变1例,类癌1例,平滑肌瘤1例.ESD时间50~120 rain,病灶整块切除26例,分块切除2例.食管及胃内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3.5 d.结直肠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4.6 d.所有患者术中有少量出血,给予电凝或氩气止血,有1例胃窦管状腺瘤ESD术后出血,电凝、氩气止血无效,给予2枚钛夹止血.有1例直肠病灶ESD术后出现小穿孔,保守治疗16 d后康复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和肠镜,创面愈合良好,有1例胃窦增生性息肉有少量残留,给予圈套切除,余未出现复发.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可使该类患者免于剖腹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34年来收治的消化道类癌56例(直肠36例、胃14例、阑尾3例、食管2例、十二指肠1例),探讨其临床生物特性,比较不同部位类癌、肿瘤大小及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胃类癌的发病年龄高于直肠和阑尾;(2)直肠和阑尾类癌常<20cm,而胃、食管类癌常>2cm;(3)直肠类癌局限在粘膜下层,而胃、阑尾类癌易浸润至浆膜层;(4)胃类癌的淋巴转移高于直肠和阑尾;(5)不同部位消化道类癌的生物学行为不同;(6)肿瘤的转移与肿瘤的大小、部位、表面情况、浸润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内镜超声指导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指导下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内镜结合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起源层次、生长特性和性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53例.结果 53例病灶直径0.6~3.5 cm.一次直接或吸引圈套切除病灶35例,双通道内镜切除病灶11例,尼龙绳结扎后圈套切除治疗1例,分片切除病灶5例,分期切除病灶1例.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良性间质瘤16例,增生性或化生性息肉病变7例,腺瘤17例,食管乳头状瘤4例,食管黏膜内癌1例,胃乳头绒毛状腺瘤癌变1例,胃异位胰腺2例,胃脂肪瘤1例,胃嗜酸性肉芽肿1例,十二指肠Brunner's腺瘤3例.发生迟发性出血1例,无穿孔并发症.结论 超声内镜检查指导下对起源于黏膜下层以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扁平息肉性病变、癌前病变和早期癌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诊断为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占住性小病变的性质.方法 超声内镜诊断为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占位性小病变,通过内镜下组织活捡术获得病理诊断,从而确定不同部位的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占位性小病变的性质.结果 33例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占位性小病变中,18例食管病变平滑肌瘤15例(83.3%),间质瘤、潴留性囊肿、发育异常-包涵性囊肿各1例(5.6%);9例胃病变中间质瘤5例(55.6%),平滑肌瘤4例(44.4%);6例直肠病变中类癌占100%.结论 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占位性小病变,在食管以平滑肌瘤多见;在胃以间质瘤多见.其次为平滑肌瘤;在直肠以类癌多见.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癌前疾病,可通过内镜予以摘除,避免外科手术治疗.国内文献屡有报告.本文在1060例内镜检查中发现息肉28例,对其中22例经内镜注射酒精治疗均获成功,无并发症,现将经验体会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 本文22例均系门诊病人,男12例、女1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7岁,以40~55岁为高峰.胃息肉17例(77.23%),位于窦部大弯8例,胃体下后壁2例,多部位息肉5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5例(占22.77%)息肉直径0.5~1.0cm,有蒂18例,无蒂4例.息肉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良性大肠类癌的肠镜诊断与治疗。方法 经肠镜发现取材病理确诊良性大肠类癌 16例 ,根据类癌大小分别采用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和改良的内镜下挖洞式切除术切除。结果  16例中 ,直径 <1.0cm类癌行肠镜下电灼切除术 11例 ,1~ 6年随访 ,无复发无转移。直径 1.1~ 1.9cm 5例用内镜下挖洞式切除 ,1~ 3年随访 ,无转移。结论 大肠类癌肠镜下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硬隆起型黏膜及黏膜下肿物。直径 <1.0cm者首选肠镜下电灼切除 ;直径 1.1~ 1.9cm者可以内镜下挖洞式切除或外科局部扩大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 对经常规内镜检查提示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行MPS检查,了解病变的性质及来源.结果 2008年4月~2009年9月共93例患者,其中食管32例,胃51例,十二指肠10例.根据小探头超声结果,对其中82例隆起性病变行内镜下治疗,并送检病理,其中,3例早期癌的患者做了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结果证明确实为早期癌,未浸润至粘膜下层;1例食管肉瘤患者超声示考虑息肉,怀疑恶变,结果证实为食管肉瘤;其余病灶根据病变大小及深度分别行圈套器电凝电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ESD.其中有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食管间质瘤由于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于外科行手术切除,5例较大胃间质瘤行胃镜、腹腔镜两镜联合切除.结论 小探头超声内镜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及结构,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够提示病变的性质,对进一步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消化道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该科3年来对13例贲门失弛缓症、1例食管下段血管瘤、1例十二指肠腺瘤、2例乙状结肠息肉和1例乙状结肠癌实施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的临床经验。该组分别实施腹腔镜内镜联合食管下段贲门肌切开、胃底折叠(Dor)13例,其中1例同时实施肝左外叶血管瘤切除、胆囊切除;腹腔镜内镜联合食管下段血管瘤切除+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Toupet)+胆囊切除+阑尾切除1例;腹腔镜内镜联合十二指肠腺瘤切除1例;腹腔镜内镜联合乙状结肠切除1例;腹腔镜内镜联合乙状结肠部分肠壁切除1例;腹腔镜内镜联合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60~360min,术中出血5~40mL,术后8~24h下床活动,12~72h排气、拔胃管进流食,2~5d拔除引流管,6~14d出院。随诊1~36个月,病人术前症状消失,复查内镜肿物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消化道疾病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6例明确诊断为MALT淋巴瘤的患者。结果消化道MALT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以胃体为主,胃体部10例(62.50%),其次为胃部多部位受累3例(18.75%),胃窦部1例(6.25%),食管1例(6.25%),直肠1例(6.25%)。病变内镜下表现类型以溃疡型多见(8例,50.00%),其次为隆起型(4例,25.00%),平坦糜烂型(3例,18.75%),凹陷型最为少见(1例,6.25%)。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率为75.00%(12/16)。结论消化道MALT淋巴瘤内镜下表现多样。胃MALT淋巴瘤与Hp感染密切相关。溃疡型及隆起型易在内镜检查时发现,但平坦糜烂型及凹陷型由于与其他炎症性疾病难鉴别,很难早期发现,故早期诊断率较低。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年轻患者及早期MALT淋巴瘤患者的重视,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5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12/2007-12笔者应用高频电凝电切仪通过电子胃肠镜治疗胃、大肠息肉52例共90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18~65(38.5±11.4)岁。主要症状为腹上区疼痛及饱胀,便血、腹痛及腹泻,内镜诊断52例中胃息肉3例,十二指肠6例,升结肠4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16例,直肠17例。其中单发息肉40例,多发息肉12例,均为亚蒂及长蒂息肉,直径0.5~3 cm,表面呈暗红色、淡红、蓝及充血、出血。病理诊断:绒毛状腺瘤8例,管状腺瘤19例,幼年息肉5例,炎性息肉20例。1.2术前准备检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乙肝表面抗原,进行胃肠道准备(治疗时避免使用甘露醇)及常规胃、肠道内镜检查。大于60岁者测血压、做心电图检查,以防发生意外。1.3治疗方法仔细观察息肉的大小、部位、有或无蒂、息肉表面情况、所有息肉均行病理活检排除恶变后再行切除。根据息肉的形态选择不同的圈套器,改变体位使息肉能适当清晰暴露在有效视野中。术者与助手配合好,防止息肉脱落,收紧过程中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息肉被机械性撕脱而出血。直径<0.5cm息肉,用活检钳即可切除;直径>2.0 cm息肉,尽量充气使肠...  相似文献   

14.
内窥镜检消化道息肉的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大肠息肉,本院检出率12.89%,其中腺瘤与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应予重视。 我院二年来在内镜下给予高频电摘消化道息肉100例,其中大肠息肉80例,胃十二指肠息肉20例,男性74例,女性26例,年龄32~84岁。大肠息肉的分布以乙状结肠最多,其次为直肠,升结肠,横结肠,回盲部及肝曲。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97年 4月~ 1999年 10月采用内镜结扎术对 18例消化道息肉进行结扎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 12例 ,女6例 ,年龄 2 6~ 72岁 ,平均 5 3岁。息肉位置 :食管 2例 ,胃底 2例 ,胃窦胃体交界处1例 ,胃窦 7例 ,其中 1例胃窦部共有 4枚息肉 ,且均有分叶 ,十二指肠球部 1例 ,直肠 3例 ,乙状结肠 2例。共有息肉 2 1枚 ,息肉直经 0 3~ 2 0cm ,蒂型和亚蒂型息肉16枚 ,宽基无蒂型息肉 5枚。本组病例中下消化道息肉均为蒂型息肉。为了解结扎术对息肉病理检查的影响 ,对全部息肉均于内镜结扎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超声内镜(EUS)对早期胃类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2005年5月-2014年7月4例病理结果为胃类癌但经EUS误诊为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及EUS的影像特征。结果 4例患者至今均健在,无肝脏转移,均为早期胃类癌;4例患者年龄48~69岁,平均56.8岁,男3例,女1例;临床表现为2例腹痛,1例腹胀,1例黑便,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肿瘤指标未见异常;胃镜下4例病灶均为单发,有3例位于胃体,1例位于胃底,3例病灶表面可见有凹陷性红斑;超声内镜下病灶直径大小分别为0.6 cm×0.8 cm,0.6 cm×1.0 cm,0.8 cm×1.0 cm和1.0 cm×1.0 cm,病灶均起源于胃黏膜肌层,病灶处呈低回声团块,回声尚均匀,边界清楚。结论对病灶位于胃体及胃底,直径大小1.0 cm,超声图像示病灶起源于黏膜肌层,呈低回声、回声尚均匀、边界清楚时,需仔细观察病灶中央是否有凹陷性红斑,除需考虑胃间质瘤外还要排除胃类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内镜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检索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所有经手术治疗的GIST,选择病变部位在食管、胃、十二指肠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胃镜表现,辅助检查、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30例患者中,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11例(36.7%),腹痛的患者6例(20%),腹部不适的4例(13.3%),查体发现的3例(10%)。GIST部位:胃底12例(40%),胃体7例(23.3%)。胃镜下表现:(1)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整,12例;(2)黏膜下隆起伴顶端溃疡7例;(3)溃疡型肿物4例;(4)黏膜下隆起顶端凹陷3例;(5)黏膜下隆起表面增殖糜烂1例;(6)黏膜下隆起伴糜烂2例;(7)胃镜阴性:1例。其中14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多数病变来源于固有肌层。29例病理为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CD117阳性29例(96.7%),CD34阳性27例(90%)。结论上消化道GIST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以消化道出血和腹痛、腹部不适为多。胃镜下表现不一,表现为黏膜隆起性病变,40%的病例黏膜表面光整,56.7%的病例呈溃疡表现或糜烂,少数病例肿物表面增殖,与胃癌不易鉴别。超声胃镜的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该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腺瘤、癌前病变及黏膜膜下肿瘤等病变40例(食管10例,胃25例,直肠5例),术后进行1个月~2.5年的随访,对术后病理、并发症、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平均切除病变大小(2.2±0.81)(1.2 ~ 6.0)cm,平均切除时间(77±28)(20~ 150)min,切除成功率92.5%(37/40),整片完整切除率83.8%(31/37),术后病理诊断早期食管癌4例,早期胃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直肠侧向生长型腺瘤5例,食管及胃平滑肌瘤5例,胃窦异位胰腺2例,其余18例均为食管及胃黏膜平坦隆起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术中1例大出血、2例黏膜下侵犯内镜难以切除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食管平滑肌瘤术中穿孔由内镜钛夹成功封闭,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经内科保守疗法治愈,随访至术后3个月创面均基本愈合,随访期内均未见肿瘤残留与复发.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安全、有效、可行,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初学者应加强相关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 患者男性,59岁,因"上腹疼痛、返酸半月"就诊,体检无特殊.内镜检查:距门齿19 cm食管右侧壁可见一1.0 cm×1.2 cm大小片红斑,边界清晰,无明显隆起性病变,表面未见糜烂,行活检术.食管其他黏膜色泽正常,弹性好,齿状线清晰,胃底、胃体黏膜潮红伴片状糜烂,未见溃疡及占位性病变.胃镜诊断:浅表性胃炎、食管炎.病理诊断:食管胃黏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20.
1993年 8月~ 2 0 0 1年 8月 ,我院应用微波治疗仪在内镜下共摘除消化道息肉 2 44枚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消化道息肉患者 12 7例 (共计 2 44枚息肉 ) ,男 89例 ,女 3 8例 ;年龄 7~ 77岁 ;单发 10 6例 ,多发 2 1例 (其中 1例大肠息肉多达 3 0枚 )。息肉分布 :食管 6枚 (中段 2枚 ,下段 4枚 ) ,胃 17枚 (胃底 2枚 ,胃体 4枚 ,胃窦及幽门部 11枚 ) ,十二指肠球部息肉 12枚 ,大肠息肉 2 0 9枚 (回盲部 2枚 ,升结肠 3 3枚 ,横结肠 42枚 ,降结肠 3 7枚 ,乙状结肠 63枚 ,直肠 3 2枚 )。息肉直径0 .3cm~ 2 .0cm ,息肉有蒂 3 4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