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前些年,我们曾经围绕揭示“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的重要性,积极促进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美国医学家Engle于1977年正式提出的,反对现有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心身二元论、生物还原论观点,提倡以整体论系统论的思想去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一样对人的健康和疾病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患纠纷的频发,对临床医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战与机遇并存,寓健康教育于临床医疗全程中,就可以进一步做到临床医疗工作的与时俱进。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临床医疗工作由单纯医疗转向医疗、预防、康复和保健的综合医治;即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6):M0004-M0004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受到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证实,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范畴心身疾病实际已囊括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认为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不仅有生物因素,更为主要的是心理和社会因素,这就是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特点是把人作为一个心身统一的整体,在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中,特别强调人在心理上的平衡稳定,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受到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证实,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6.
浅谈全科医生的基本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生的素养是在长期的医疗培训和实践中对于医疗观念、技术和能力的养成。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死因谱由以往的流行病、传染病为主转变为慢性病、心理行为等因素导致的疾病为主。医学模式也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这种形势下,WHO(世界卫生组织)和WONCA(世界家庭医生组织)认为全科医疗是基层医疗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7.
沈献芳 《临床医学》2009,29(12):117-118
现代医学模式正在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护人员在对待患者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性因素,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也即给予患者整体性的治疗和护理。然而面对这一转变,许多护士尚不适应,其服务内容、眼务方式和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需要,这就容易导致护患矛盾和纠纷。本文就医学模式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通过规范护理行为来杜绝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如何面对这一转变,不仅医学研究、医疗方式,同时护理工作也面临新的课题、新的考验。本文试就护理工作如何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观念和理念使得护理工作由单一的功能制护理转向对患者心身及相关的社会因素的综合护理。护理人员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以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心理治疗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各种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1].消化性溃疡单纯用药物治疗的疗程长,疗效低,复发率高,如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治疗则可能显效快,复发率也会明显降低.因此,从现代医学模式来探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普遍受到重视,人们也愈来愈认识到心理卫生在健康中的重要地位,以往认为没有疾病即为健康的传统观念正逐步扭转。精神障碍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精神病患在急性发作期需短期住院治疗,而长期的治疗与护理是在家庭社区之中,正确的家庭和社区康复护理指导对巩固治疗效果,臧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习及其教学模式对护理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新的革命性转变,已从单纯医学模式到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今天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1].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新转变,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为皮肤科一种常见疾病,且患病率很高,国外调查显示为2%,国内1984年全国调查为1.23%。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银屑病的研究仅限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出发,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往往未引起重视。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1987年国外才开始对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试,而我国是近年来才开始初步研究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多研究显示,银屑病属于身心疾病范畴,心理状态对该疾病的发生、治疗、预后有较为直接的影响,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妇女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分娩是否顺利,对母婴损伤大小以及对分娩环境的陌生等等均成为产妇的生理心理应激,这方面的压力又反过来影响产程的进展,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为了减少疼痛、分娩损伤及产后抑郁等,提高产科质量,必需做好产前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发展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医学模式由纯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理念亦发生根本转变,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转向护理、预防、康复和保健等综合护理,从被动局部护理转向主动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的落实不仅符合不断增长的医学需求,更代表了护理学科改革发展的趋势,同时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的综合体现。三年来我院把整体护理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提升了我院的护理质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因为目前世界各地身心疾病大幅度增加,使得人们对身心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甚至在整个医疗观念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模式和护理观念也形成了,使护理工作从单一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身心及对社会因素的整体护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已由生物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同时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内容涉及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因此,现代医学对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要求护士应具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过去实行的功能制护理,以任务为中心,把护理工作简单地划分为系列各不相关的任务。护士只是被动、机械地完成眼前的任务,很少考虑患者的个体需要,失去了系统地照顾患者、相互交流的机会。这种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现代临床护理应以病人为中心,解决患者的实际需要,满足其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需要,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整体护理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偏重于躯体因素同时转向患者的心理创伤和反应,由着眼于生物学因素分析转向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研究表明,现代造成大量死亡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是多因素致病。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程的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5〕。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也对患者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多种综合因素致病,要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及护理,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这四大因素〔1〕。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护理工作者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节患者的社会角色,稳定患者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调节情绪变化,帮助患…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的疗效评价与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能较好地解决病人的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而如何评价心理护理效果,哪些因素可影响心理护理效果报道不多.作者对其疗效评价及对心理护理效果有影响的因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