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截肢后患者缺乏相关康复知识,探讨截肢术患者存在的有关问题及相关的康复对策。方法运用交谈、观察、量表对43例截肢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43例患者中30例发生了自我形象紊乱;38例发生了残肢痛;40例发生了幻肢痛;截肢患者无论年龄大小、教育程度高低均表现出相关康复知识缺乏。结论截肢术患者因失去正常完整的形体外观在心理和生理方面产生相应的问题,同时伴有严重的康复知识缺乏。临床工作中应充分重视以上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使截肢患者早日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2.
截肢术后幻肢痛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秋蔚 《上海护理》2009,9(6):54-56
截肢术是指经骨或关节将肢体截除的外科手段。它的目的是是切除病变的肢体部分和重建具有生理功能的残端。截肢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同时造成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失衡反应。截肢患者在术后几乎都有失肢依然存在的幻觉,以远端部分更为清晰,这种现象称为幻肢现象。1年后,这种现象逐渐消失。但有少数患者的幻肢发生非常剧烈的疼痛,称为幻肢痛。据调查,我国有肢体缺损者80万人,其中上肢占2/3,下肢占1/3。截肢后的并发症如感染、坏死、关节挛缩、幻肢痛等都需要积极的康复治疗,尤其是幻肢痛,尚无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幻肢痛为神经痛的一种类型,截肢后约60%-80%患者有间歇性幻肢痛或无痛的肢体幻觉。  相似文献   

3.
截肢患者幻肢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截肢术后仍存在已截除肢体的幻觉称为幻肢 ,在该幻肢发生的疼痛称为幻肢痛[1] 。幻肢痛是截肢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约 5 0 %— 80 % [2— 5] 。慢性、长期的幻肢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心理康复 ,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交往与工作能力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Sherman和Arena的研究表明 ,在有幻肢痛的患者中 ,18%失去工作能力 ,33.5 %工作能力受到影响 ,82 %存在轻重不等的失眠现象 ,4 3%社会能力降低 ,4 5 %日常活动受到影响[6 ] 。因此 ,幻肢痛给截肢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随着研究的进展与新技术的应用 ,对幻肢痛的病理机制、评…  相似文献   

4.
李放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9):3994-3995
目的:对1例截肢患进行病例讨论,以明确康复评定、康复计划及康复目标。方法:康复干预前后进行康复团队讨论。结果:患为经股骨(transfemnral,TF)下位截肢,处于假肢前期,存在髋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和幻肢痛。经2周治疗后,患的运动功能和实用功能均改善。已佩带长腿假肢。讨论内容涵盖了一般评定、截肢特征、康复计划、具体方法和目标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下肢截肢患者幻肢痛的身心体验,探讨其幻肢痛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5例下肢截肢患者采取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下肢截肢患者幻肢痛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术前患肢痛、术中伤害刺激、残肢痛与残肢觉、心理障碍、伤残接受度5个方面。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围术期镇痛护理,帮助患者采取有效应对方式解除其幻肢痛影响因素,从而降低幻肢痛的发生率,提高其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肢体截肢术和安装假肢前的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为  赵丹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84-1484
缺血性肢体截肢术是重建残肢功能的重要手段,章介绍了截肢平面的选择、截肢的共有原则及术后康复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应用现代截肢技术处理15例17个肢体截肢的体会,指出现代截肢术同传统截肢术主要区别在于残端负重点的改变,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截肢术后装配假肢带来的皮肤搬痕化等并发症,提出了术中、术后处理方法,并对患者康复期残肢训练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Orem自理护理模式在下肢截肢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下肢截肢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下肢截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按护理级别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引用自理模式在疾病的不同时期提供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支持教育的护理模式,满足不同病情患者的需要。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关知识及自我护理的方法的知晓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截肢术患者中应用自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截肢术后幻肢痛患者应用孟宪杰名老中医自拟方剂治疗后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糖尿病足截肢术后幻肢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姜黄葛根汤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6周后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负性情绪及幻肢痛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SF-MPQ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孟宪杰教授自拟方剂能够更为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负性情绪,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截肢患者幻肢与幻肢痛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幻肢与幻肢痛是患者截肢后的特殊心理不适应。这种心理不适应反应与患者文化程度、心理素质以及截肢前是否存在肢体疼痛密切相关。在64例截肢患者进行护理后,总结经验得出:对患者提供恰当的心理护理是消除患者心理不适反应的重要措施,重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的护患关系是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心理不适反应的基本保证。术前与术后的精心护理,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让患者的心理、生理处于一个最佳状态,可帮助截肢患者减轻和消除幻肢与幻肢痛这一特殊的心理不适反应;对截肢残端施行恰当的冷热敷叩击以及理疗等综合措施可有效缓解幻肢痛,加强残肢运动,尽早安装假肢,是消除幻肢与幻肢痛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肢体截肢术是重建残肢功能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截肢平面的选择、截肢的共有原则及术后康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康复治疗是纤维肌痛的基础及主要治疗, 目前缺乏基于循证的中国纤维肌痛康复指南。为此, 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风湿协作学组组织包括治疗方法学专业人员在内的多学科专家, 按照循证指南制订程序, 并运用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E)方法制订了本指南。本指南对纤维肌痛康复原则、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20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推荐意见, 旨在为康复科和风湿免疫科医生、物理治疗师及相关从业者的纤维肌痛康复实践提供最佳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护士癌痛管理认知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对癌痛管理中药物、非药物疗法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采集了10名肿瘤相关科室护士的信息,用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士普遍同情癌痛患者;护士对“三阶梯止痛方案”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药物疗法止痛中护士主要是执行者的角色;护士对非药物疗法的认识局限;护士获取癌痛管理知识的途径较少,缺乏正规的培训和教育;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对癌痛控制的重视程度不足、消极治疗等阻碍了癌痛管理方法的更好实施。结论目前,护士对癌痛管理仍缺乏全面的认识,癌痛管理中还有不理想的环节存在。要达到每个患者都享有无痛权利的目标,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4.
某院护理人员对癌痛认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某医院的护理人员对癌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及管理现状,以提出有效的癌痛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癌痛认知状况调查表对本院13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称、科室的护士对癌痛的认知状况不同;护士对癌痛管理的态度和行为较积极,但缺乏相关的知识与培训。结论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癌痛管理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护士在癌痛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患家庭康复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62例脑卒中患及其主要照顾进行家庭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居家康复的脑卒中患遗留有多种功能障碍,缺乏家庭康复训练,家庭设施未行相应改造,患的综合自理能力及主要照顾的照顾能力均较差,结论:社区脑卒中患的家庭康复存在问题较多,应加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上肢完全离断伤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再植术,但是许多严重损伤肢体虽然救治也不能存活,即使勉强做了再植术,也不能保证再植肢体成活和恢复功能,并出现许多比截肢更严重的问题。因此,截肢术仍然是相当部分病人选择的治疗方法。但是截肢术造成了病人肢体永久性缺失,在身体外形上、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此阶段给予适合的康复护理,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7~2001年共收治截肢病人17例。男13例,年龄4~59岁;女4例,年龄20~35岁。其中青壮年占82.4%。1.2护理(1)心理疏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幻肢痛的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病人2d前行右膝下截肢术,现诉右踝部(已截除)间歇性烧灼痛。这是幻肢痛,治疗上有什么办法呢? 答:幻肢痛为神经痛的一种类型。截肢后约60%。80%病人有间歇性幻肢痛或无痛的肢体幻觉。特点为间歇性出现的烧灼感、跳痛、刺痛或挤压痛。在术后早期出现较为常见且严重,但在数月后的康复期间歇性出现。  相似文献   

18.
截肢手术后大部分残肢发生幻肢痛 (phantomlimbpain ,PLP) ,对于其发生机理观点不一 ,有的认为是截肢前就存在的疼痛的转化 ,也有的认为随着传入冲动的丧失 ,对脊髓神经元抑制的解除及截肢后皮质区域的重组导致了疼痛。PLP变化多端 ,可以是过去经历、目前信仰、期望的反映 ,也可以受情绪、天气改变、饮食、疲劳等影响 ,据此 ,通过想象和暗示的方法治疗PLP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回顾既往相关文献 ,和 2例新病例的报道分析 ,为催眠疗法治疗PLP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 作者先报道 2例利用催眠想象法治疗PLP的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50例截肢术后残端综合征的康复。通过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残端综合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减轻,个别的达到临床治愈。同时讨论了今后医学和工程学怎样结合,怎样预防、减少截肢后残端综合征的发生及如何为配装假肢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首钢地区的肿瘤现患者生活质量及癌痛发生情况进行基线摸底;较全面地调查现患肿瘤病人的数量及癌痛发生率、社区医师的癌痛知识和对癌痛三阶梯方案的认识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普查。结果:全地区约13万人口中共普查出397位现存癌症患者,现患率30.5/万;其中112人曾存在疼痛,占所有癌症现患者的28.2%,61人仍有疼痛,占总疼痛人数的55%;癌症分期越晚,疼痛发生率越高;总体疼痛控制率低。结论:疼痛患者对癌痛控制的错误认识较多;社区医护人员对癌痛知识的了解较少,缺乏控制癌痛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