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1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和719例无PGS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PGS患者和无PGS患者在手术方式、消化道重建方式、幽门梗阻、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低蛋白、术后贫血、术后营养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毕Ⅱ式消化道重建、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贫血、术后低蛋白、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为PGS的危险因素(OR1,P0.05),腔镜手术是胃瘫的保护因素(OR1,P0.05)。联合药物治疗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单药(P0.05)。PGS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显著高于非PGS组(P0.05)。结论围术期避免上述危险因素可预防胃瘫发生,联合用药可加快胃瘫恢复。  相似文献   

2.
52例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52例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护理.方法 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持续胃肠减压、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增强胃蠕动,促进胃动力功能的恢复.结果 51例患者胃瘫恢复良好,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癌发生;1例术后确诊为输出襻梗阻并再次手术,术后仍有胃瘫,保守治疗22d痊愈出院.结论 PGS的临床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应该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可能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腹腔手术后发生PGS的25例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或胃癌根治术)胃瘫发生18例,肠梗阻术后2例,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术后2例,大肠癌术后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术后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1例;所有25例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2~5周后恢复。结论:PGS的发生与年龄、精神紧张、胃部手术、迷走神经干离断、营养因素、术后镇痛、重症腹腔感染等因素相关;绝大部分的PGS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9月-2006年8月815例上腹部外伤手术后出现PGS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PGS发生率0.74%,一般发生于术名6-0d,均经非手术治愈,15d恢复1例,16d恢复2例,18d恢复1例,24d恢复1例,27d恢复1例。结论 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等,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部非胃、十二指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10年3月2559例腹部非胃、十二指肠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PGS组和非PGS组,其中PGS组23例,非PGS组2536例.结果 比较...  相似文献   

6.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ome,PGS)是指胃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梗阻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有学者称为胃术后胃无力症。掌握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时间、早期征象,给予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可避免再次手术,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本院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诊治PGS15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3-01/2008-12胃癌根治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时间10~52 d,平均24.3 d.结论:胃癌根治术后PGS采用非手术疗法可痊愈,应避免盲目手术.  相似文献   

8.
胃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非机械性梗阻,以残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常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恢复期,即按常规解除胃肠减压进饮食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PGS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若误遭二次手术则可导致病情加重,使恢复更趋缓慢.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避免PGS患者盲目再手术具有重要意义.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保守治疗PGS 1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诊治的5例PGS进行回颐分析。结果:本组PGS发生率1.10%,3例术后8~14天恢复正常,1例术后恢复正常,再手术的1例于术后23天恢复正常。结论: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0.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为非机械性梗阻,是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0.47%~28%[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病人324例(其中发生 PGS 者15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蒋敏君  石春凤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54-1955
目的 探讨9例肝脏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对9例PGS患者保守治疗的同时,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 9例患者通过综合保守治疗胃瘫恢复良好,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充分的营养支持以及正确运用胃动力药物对PGS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8例卵巢癌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例卵巢癌术后发生PGS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持续胃肠减压、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等。结果 8例卵巢癌患者术后PGS恢复良好,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经综合治疗后体重均增加2~5 kg。结论对卵巢癌术后PGS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及出院指导工作,促进患者的营养恢复,可为其后续化疗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舒亚 《上海护理》2008,8(6):66-68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又称胃瘫、胃麻痹、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等,术后FDGE目前多被称为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和胰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手术方式、检测手段及诊断标准不同,PGS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文献报道,胃手术的PGS发生率在0.40%~5.0%左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胃十二指肠术后患者发生胃瘫综合征(PGS)的高危因素,以便更好地加强防护。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108例高龄胃十二指肠手术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GS,将48例高龄胃十二指肠术后发生PGS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PGS的高龄胃十二指肠术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术前访视、术前营养状况、胃肠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后高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术后肠外营养时间,分析影响PG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精神状况、术前访视、术前营养不良、手术时间、术后高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术后肠外营养时间是影响胃十二指肠术后发生PGS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高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为影响胃十二指肠术后发生PG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胃十二指肠术后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术后高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及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长是导致术后发生PGS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志静 《天津护理》2011,19(3):150-150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指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胃排空延缓,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也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及时诊断和正确护理是缩短病程、避免再次手术和顺利痊愈的重要措施。现就我科16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导致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瘫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7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rtoparesis syndrome,PGS)患者和687例无PGS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PGS患者和无PGS患者在年龄、基础性疾病、术前幽门梗阻、精神因素、手术时机、胃空肠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应用自控镇痛泵、日补液量和肠内营养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性疾病、B-Ⅱ式、手术时间长和精神因素为PGS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可降低PG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促进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患者按单双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留置三腔胃管、禁食、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PN+EN),以及常规护理、健康指导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实施措施的基础上辅以综合性心理干预.采用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 depression scale,CES-D)对2组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进行测评,并进行胃肠功能恢复的评定.结果 实验组患者抑郁程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症状(恶心、呕吐、腹胀)消失时间、胃管拔出时间、进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胃液> 800 ml/d引流的天数明显缩短;PGS的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结论 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能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胃瘫综合征(post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各种腹部手术改变了正常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术后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功能性胃功能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1],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为0.4%~5.0%[2]。2005年1月—2013年9月我院对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11例病人在治疗的同时进行积极护理,取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病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68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胃大部切除术后PGS患病率为3.37%,均发生于术后5~8d,全部经非手术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9d(12—50d)。结论PGS的发生可由多种因素诱发,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病变及术后炎性肠梗阻,上消化道稀钡透视、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原因的分析及其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因各种腹部手术改变了正常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术后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术后胃引流量多,持续时间长,如进食会出现上腹饱胀、膨隆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对缩短胃瘫病程、减轻患者痛苦至关重要。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共发生16例PGS,均经非手术保守治疗,恢复正常。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