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由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猝死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体表心电图 QT离散度 (QTcd)的异常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本文旨在观察各期高血压病与 QT离散度的关系及 QT离散度的临床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取高血压病患者 16 0例 ,其中男 98例 ,女6 2例 ,年龄 36~ 78岁 ,平均 5 2岁± 11.2岁。所有病例均在非药物状态下 2次以上非同日所测血压值在 14 0 / 90 mm Hg以上 ,其中单纯高血压病 (无心室肥厚、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 ) 4 0例 ,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 4 0例 ,高血压病伴心功能不全 4 0例 ,高血压病伴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7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c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单盲法分析 10 0例 7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 2 4h内首次心电图未校正的QT离散度(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 (QTcd)。结果  5 5例QTcd大于 6 0m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QTcd小于 6 0ms的患者。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QTcd增高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早期测定QTcd是防止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的重要检测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院干部保健对象 12 1例进行 QT离散度 (QTd)测定和 1.5~ 3.5 a的跟踪随访 ,以了解 QTd延长组与心源性猝死之间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测定 QTd>5 0 ms、QTcd(心率效正后 QT离散度 ) >5 0 ms为 QTd延长组 ;QTd≤ 5 0 ms及 QTcd≤ 5 0 ms者为正常对照组。心源性猝死诊断标准按 WHO规定的 ,为发病后6 h内死亡者。全部患者均经过 1.5~ 3.5 a随访。QTd延长组 :共 5 1例 ,男 46例 ,女 5例 ,年龄 5 0~ 87岁 ,平均年龄 72 .0 6岁。5 1例中 ,冠心病 37例 ,陈旧性心梗 8例 ,高血压病 14例 ,糖尿病 11例 ,心功能不全 5…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期间离散度及其近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对其近期预后分析的意义。方法:观察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的QT间期离散度,并对比观察1周内发生与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QT间期离散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期间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大于对照组(P<0.01),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QT间期离散度显著大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QT间期离散度的增大是预测短期预后的较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律变异性 (HRV )与室性心率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88例冠心病患者 ,根据动态心电图上室性早搏 (室早 )频次分为冠心病频发室早组 ( 4 2例 )和冠心病无室早组 ( 4 6例 )进行比较 ,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 3 0例 )进行比较 ,观察HRV的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结果 冠心病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 dex、rMSSD和PNN50 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0 .0 1) ,而冠心病频发室早组除rMSSD外 ,余各项指标也明显低于冠心病无室早组 (P <0 .0 5~ 0 .0 1) ;SDNN与冠心病室性早搏频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HRV减低 ,反映了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衡 ,尤其在伴有频发室早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冠心病室早的发生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 ,通过长时HRV分析 ,能对此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唐艳红 《临床荟萃》2001,16(17):781-782
QT离散度 (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 QT时限的变异程度 ,而 QT间期本身又是反应心室各部心肌的复极情况最简便而无创的指标。QTd采用静息 12导联心电图上最长 QT间期(QTmax)与最短 QT间期 (QTmin)之差表示 ,心率校正后的QT离散度 QTcd=QTcmax- QTcmin。近年来对 QTd与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自主神经张力改变之间的关系有许多研究报道[1~ 3] ,本文分析对照了 338例患者的心电图 ,以期进一步了解心肌缺血和缺血性严重程度对 QTd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近 5年的住院患者中 ,据 2 4小时动态心电监…  相似文献   

7.
背景有近50%的冠心病患者在第1次发生心肌梗死前没有心脏病的征兆,因此尽早可靠地检测到冠心病、心肌缺血尤为重要.目的采用心磁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复极时间变异进行测量,探讨无创的心磁图检查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作用.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德国埃森Philippustift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1998-03/2002-12在德国埃森Philippustift医院心内科住院,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52例,另选择10例确诊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以上患者均知情同意.对照组为32例年龄大于40岁的自愿参与观察的健康人.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普通12导联的心电图、负荷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血生化检查及心磁图检查;对照组只行普通12导联心电图及心磁图检查,比较患者与对照组间心磁图、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异程度.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有1支狭窄≥75%.对于心脏复极时间变异的指标,采用心磁图QT离散度及离散度均一性指数(每个心磁图探头信号与周围探头QT离散度的平均数)进行测量.主要观察指标各组观察对象的心电图QT离散度、心磁图QT离散度及QT离散度均一性指数.结果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10例及对照组3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2组,冠心病组27例,无冠心病组25例.[1]心电图QT离散度的比较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心磁图QT离散度的比较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1.3±21.5,52.4±13.6(f=13.113,P<0.05)].[3]QT离散度均一性指数的比较心肌梗死组与冠心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6±4.2,14.9±4.1,10.2±2.7(f=2.403,3.332,P<0.01)].结论心磁图能更好地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脏复极时间均一性的变异,优于普通心电图,而离散度均一性指数优于QT离散度.因为心磁图对心切线电流更为敏感,而当心肌缺血、梗死时心肌电流在心前区表现为切线电流.  相似文献   

8.
现已证实 QT与 QTc离散度延长可以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危险性 ,本文旨在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口服开搏通 6年内 QT与 QTc离散度的变化。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1  EH组 :按 WHO诊断标准选择 EH患者 6 0例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 32~ 6 8岁 ,平均 (5 9. 83± 8.35 )岁。 3周以上时间内 3次测量坐位舒张压 95~ 114mm Hg(1mm Hg=0 .133k Pa)均未经治疗 ,无其他心血管疾病 ,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1.1.2 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35~ 79岁 ,平均 (5 1.8± 10 .81)岁 ,均经全面体检排除高…  相似文献   

9.
背景:有近50%的冠心病患者在第1次发生心肌梗死前没有心脏病的征兆,因此尽早可靠地检测到冠心病、心肌缺血尤为重要.目的:采用心磁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复极时间变异进行测量,探讨无创的心磁图检查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作用.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德国埃森Philippustift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1998-03/2002-12在德国埃森Philippustift医院心内科住院,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52例,另选择10例确诊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以上患者均知情同意.对照组为32例年龄大于40岁的自愿参与观察的健康人.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普通12导联的心电图、负荷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血生化检查及心磁图检查;对照组只行普通12导联心电图及心磁图检查,比较患者与对照组间心磁图、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异程度.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有1支狭窄≥75%.对于心脏复极时间变异的指标,采用心磁图QT离散度及离散度均一性指数(每个心磁图探头信号与周围探头QT离散度的平均数)进行测量.主要观察指标:各组观察对象的心电图QT离散度、心磁图QT离散度及QT离散度均一性指数.结果: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10例及对照组3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2组,冠心病组27例,无冠心病组25例.[1]心电图QT离散度的比较: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心磁图QT离散度的比较: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1.3&;#177;21.5,52.4&;#177;13.6(f=13.113,P<0.05)].[3]QT离散度均一性指数的比较:心肌梗死组与冠心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6&;#177;4.2,14.9&;#177;4.1,10.2&;#177;2.7(f=2.403,3.332,P<0.01)].结论:心磁图能更好地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脏复极时间均一性的变异,优于普通心电图,而离散度均一性指数优于QT离散度.因为心磁图对心切线电流更为敏感,而当心肌缺血、梗死时心肌电流在心前区表现为切线电流.  相似文献   

10.
QT离散度反映心肌复极的非同步性,而心室复极不均一程度又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病有无左室肥厚者QT离散度及警告性定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分析,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危险性进行探讨。1监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病程2~14年的患者196例,其中94例有左室肥厚者作为观察组,102例天左室肥厚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64例,女30例;平均年龄60.3岁,平均病程5.15年;对照组男69例,女33例;平均年龄59.7岁,平均病程4.91年。所有病例均无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12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 78例患者 ,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 (5 0例 )和未再通组 (2 8例 ) ,测定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 (QTd)、校正的QT离散度 (QTcd) ,并观察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溶栓前两组Q T离散度无差异 ,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再通组 (P <0 0 5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再通组与未再通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再通组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可缩短QTd、QTcd ,改善心肌电稳定性 ,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桂娟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0):867-868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 (QTd)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的关系以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 2 5例冠脉病变狭窄程度≥ 80 %冠心病患者并对其病变血管实施PTCA术。 3支冠脉中 1支有病变者归入单支病变组 (A组 ,10例 ) ,2支以上有病变者归入多支病变组 (B组 ,15例 )。测定两组患者PTCA术前及术后第 1、第 7天的标准 12导联心电图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结果 术前及术后第 1天B组QTcd显著大于A组 (P <0 .0 1)。术后第 7天A组与B组QTcd无显著差别 (P >0 .0 5 )。术后两组患者的QTcd均显著小于各自术前 (P <0 .0 0 1) ,B组术后第 1天QTcd仍显著大于术后第 7天 (P <0 .0 5 ) ,而A组术后第 1天QTcd与术后第 7天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QT离散度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成功地行PTCA术可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 ;多支病变QT离散度减少速度慢于单支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时 (AMI) QT间期离散度增加和心室颤动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比较分析2 0例 AMI发病后 2 4h内并发心室颤动的患者 (心室颤动组 )和 2 0例未发生心室颤动的 AMI患者 (对照组 )在急诊入院时体表同步 12导心电图的心前 QT间期离散度和 QTc间期离散度。结果 心室颤动组 QTc间期离散度和 QT间期离散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70 ms± 30 ms与 32 ms± 15 ms和 6 7ms± 30 ms与 31ms± 17ms,P<0 .0 0 1)。结论 AMI时心前 QT间期离散度增加产生心室颤动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的形态特点、发生的疾病谱及其与活动量、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等因素的关系.结果79例老年人中冠心病占45.6%,多于其他单个病种(P<0.01);室速的类型左束支型46人,右束支型33人(P>0.05);老年组室连在静止时的发生率和心率变异总异常率分别为57.7%和49 4%,而59岁以下者分别为22.2%和16.7%(P<0.01);老年组中有3例QT离散度超过50 ms者均死亡.结论对老年室速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QT离散度(QTd)的应用已涉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和随访、缺血性心脏病、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领域.作者分析了24例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心电图,以探讨PTCA对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QT离散度(QTd)的应用已涉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和随访、缺血性心脏病、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领域.作者分析了24例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心电图,以探讨PTCA对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QT离散度(QTD)增大可见于多种心脏疾病,且与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溶栓治疗能明显减轻梗死后心肌复极的离散度[1].本文旨在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术对冠心病患者心肌复极电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42例AMI患者心电图的QTd,对有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进行比较。结果AMI有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结论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QTd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观察分析81例AMI患者QTd,QTcd睾室性世箜失常竺苎至磊况:并写对照组比较。结果:AMI组的QTa、QTcd均较对照组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MI早期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预测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老年冠心病多源性室性早搏的心电监护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源性室性早搏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以致猝死 ,而在老年冠心病中多源性室性早搏也较多见。本文对6 4例老年冠心病多源性室性早搏病人进行心电监护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收集 1997~ 2 0 0 0年心电监护老年冠心病多源性室性早搏 6 4例 ,其冠心病诊断均按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1979)而确立。其中男 5 9例(92 19% ) ,女 5例 (7 81% )。年龄 6 0~ 6 9岁 37例(5 7 81% ) ,70~ 79岁 2 1例 (32 81% ) ,80岁以上6例 (9 38% )。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 19例(2 9 6 9% ) ,合并高血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