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可有效地减低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输血相关病毒的危险,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可去除血液中99.9%的白细胞,可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病毒及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性输血反应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白细胞引起的发热性输血反应临床上时有发生,但尚未引起临床医师及血库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本期登载《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性输血反应4例报告》和《白细胞配血防止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2例报告》两篇报道,希望能引起大家注意。对于白细胞的输注,目前国外持慎重、谨慎的态度。因为:①反复、大量输注白细胞容易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②输入的白细胞成活率低,疗效差。③检查白细胞抗体的方法:目前广泛使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检查HLA抗体,但对于粒细胞抗体的检查,尚无准确、有效的检出手段。为了避免白细胞输注的输血副作用,真正达到安全有效的输血目的,建议临床医师和输血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尽量避免或少输白细胞制剂。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去除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输血可因输入同种异体血液及其制剂而导致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病毒的传播。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则可有效地减低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病毒的危险。成分血液因制备时采用白膜法,通常可去除全血中2/3的白细胞。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则可去除血液中99.9%的白细胞,可以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白细胞去除可减少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另外,白细胞去除对治疗心外科病人因白细胞介导的炎症和器官再灌注损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和神经性疾病等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去白细胞输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较常见,其中非溶血性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7%。这种以发热反应为主要特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于受血者多次输入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使机体产生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同种免疫所致。因此,只要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的输入,就能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5.
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可有效地减低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输血相关病毒的危险。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 ,可去除血液中 99 9%的白细胞 ,可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 ,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病毒及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儿科血液病或癌症病人常因血小板减少及贫血而需要输血。输血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包括那些少见但却潜在威胁病人生命的一些输血反应,如ABO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输血相关性脓毒血症、循环超负荷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是较常见的两种输血反应,它们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或降低输血疗效。过去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高达30%。而使用少白细胞血液制品(包括单采血小板)后,其发生率仅有0.03%~2.18%,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则小于1%。发热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可能是病人输注手工混合血小板及未经去白细胞处理的血液制品。这种情况,临床上通常在输血前给予扑热息痛、苯海拉明或者两者合用。尽管临床至今没有实验证实输血前给药的效果,但估计输血前给药率为61.5%~80%。目前,由于血液保存前进行去除白细胞处理、或使用单采血小板及限制血小板储存时间减少了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因此输血前常规给药的作用变得不明确。在一个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中,Wang等报道输血前合并使用扑热息痛及苯海拉明不能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血前常规给药并非绝对有益。如反复给予治疗剂量的扑热息痛会引起肝损伤,严重过量则会导致肝中毒。苯海拉明对人的记忆力、精神行为和情绪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影响。两种药物尽管都相对便宜,但常规输血前给药增加病人的费用及护理时间。  相似文献   

7.
输血和成分输血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认识到异体白细胞是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以前,血液及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输注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全血或血液成分,能引起多种不良输血反应。常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R)。输血后移植物抗宿病(GVHD)等输血反应。这主要是由于多次输入的供者白细  相似文献   

8.
去白细胞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较常见,其中非溶血性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7%。这种以发热反应为主要特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于受血者多次输入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使机体产生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antigen,HLA)同种免疫所致。因此,只要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的输入,就能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机理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在临床输血中十分常见,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发生机理有多种可能,但主要是由于输入的血液或者血液成分中含有白细胞,…  相似文献   

9.
推广成分输血,提高输血疗效,减少输血反应,是当今输血技术的一大进步。浓缩红细胞(Red Blood Cell Concentrate,RCC)和少白细胞红细胞(Leukocyte-Poor Red Blood Cell,LP-RBC)是目前血站供给临床使用较多的血液成分制剂。随着血液质量的提高,临床上细菌性发热反应和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已很少发生,约90%的输血反应系非溶血性、非细菌性输血反应,这些反应大多与输入的白细胞有关,因白细胞抗体的产生而造成输血失败。为此笔者对RCC和LPRBC制剂在临床使用时发生输血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两种血液成分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背景 输血前去除血小板血浆层可有效预防细胞因子引起的急性输血反应。保存前去白细胞血小板中由于去除了白细胞以及细胞因子未积聚在成分中,预防输血反应的效果更好。本研究评估了去血浆以及两种保存前去白细胞预防急性血小板输血反应方法的效果。研究设计和方法 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为恶性血液病的成人,随机输注以下3种血小板之一:去除血浆层加入血小板保存液的血小板;全血制备的保存前用滤器去除白细胞  相似文献   

11.
12.
Blood pressure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Munsch C 《Perfusion》1991,6(4):245-252
  相似文献   

17.
18.
19.
Blood minded     
McKenna C 《Nursing times》2000,96(14):27-28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